Banana Pi 測試 – Bananian 篇

參加自由軟體研討會,啟宏老師借測的,在此表示感謝,之前在國華國中參加 Arduino 研習時,魏裕常老師有請我幫忙調整過中文環境,感覺在效能上比 Raspberry Pi(樹莓派) 好很多,值得一試。
Banana Pi 直接翻成中文,有人稱為香蕉派,在網路上可以找到的相關資料:
Banana Pi – A Highend Single-Board Computer
香蕉派 – 台灣名片型雙核心電腦正式上路!
葉難: Banana Pi:開箱簡介
[@more@]截至 2014-08-19 為止,Banana Pi 共支援 8 種用途或系統的映像檔
Image Files – Resources – Banana Pi | A New Generation Single-board Computer

之後會挑選 Bananian / Android / Lubuntu / Raspbian /  Scratch /  Fedora / OpenSuse / ArchLinux 等系統來進行測試

首先是 Bananian 映像檔

開機畫面

可以發現系統是 Base on Debian 7
登入畫面 帳號/密碼:root/pi
登入後可以執行 bananian-config 進行設定

設定 root 密碼

設定時區 Asia

時區設定,選擇 Taipei ,並選擇 OK

設定 locales,選擇 zh_TW 開頭的三個,並選擇 OK

設定預設的 locales,並選擇 OK

設定主機名稱

最後的部分是擴展 root 分割區的大小,把剩下的空間用完

至此,設定完成,請重新啟動系統,但也完了,因為系統無法執行 X Window System,所以接下去不知道能拿來做什麼?Linux Ser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