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介面中文化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是一套免費的還原軟體,不過操作介面是英文的,對英文不太熟悉的我,也看的很吃力,後來發現它的語言檔 Language.ini,是純文字檔,項目也不多,所以就大概翻譯了一下。

[@more@]1. 選擇隱藏圖示中的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2. 在圖示上按滑鼠右鍵,選擇 Exit

3. 確認要退出

4. 如果有設定密碼,則要輸入正確密碼後,才能退出

5. 將下載下來的 Language.ini 的 7-zip 壓縮檔解壓縮後,複製到 C:Program Files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目錄之下,並覆蓋原檔
不過還是建議先備份原檔,免得覺得我翻譯的很差,看不下去。

6. 重新執行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7. 成果

免費的還原軟體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也是一套免費的即時還原軟體,功能比 Reboot Restore Rx 2.0 更加強大,支援密碼保護 / 排除的資料夾或檔案,系統也更加的隱密,不會隨便被發現並關閉。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官方網站:http://www.toolwiz.com/products/toolwiz-time-freeze/

[@more@]1. 安裝過程
選擇語言,這裡選的是 English(英文),並按 OK 繼續

雖然看起來有支援中文

但應該是簡體中文

Next 繼續安裝

軟體授權,請按 Accept 繼續

選擇安裝的路徑,按 Next 繼續

上方是設定 Time Freeze 可以使用的 Cache 容量
1. 是每次開機時都要還原系統分割區 C 磁碟
2. 在 Windows 安全模式時取消 Time Freeze 的功能
3. 設定密碼保護,如果在這裡沒有設定,也可以在安裝完後設定

設定密碼,按 OK 繼續

完成選擇性設定,按 Next 繼續

Install 繼續安裝

安裝完成

2. 設定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在隱藏圖示中,可以找到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按滑鼠右鍵,選擇 Show Program

如果在安裝時有設定密碼,這裡就須要輸入密碼

1. 停用 Time Freeze
2. 讓 Time Freeze 在 Windows 開機時一併啟動
3. 選擇不要還原的資料夾或檔案
4. 啟用密碼保護
5. 在桌面上顯示 toolbar
6. 隱藏圖示

如果勾選 Show toolbar on your Desktop

則在桌面上會出現 Time Freeze On / Off 的提示

如果勾選 Hide the tray icon

則在隱藏圖示中就會找不到 Time Freeze,如果要設定的話,就要從開始功能表去執行

Time Freeze Cache 存放的位置

台南之旅

7/3~7/4 與 DOC 志工到台南旅遊,感謝秋芬開車帶我和素英、雪芬前往,也感謝筠珊幫我們安排二天非常棒的行程。
四草 – 綠色隧道
[@more@]安平樹屋

安平古堡

赤嵌樓

林百貨頂樓 – 日本神社

台南海邊 – 黃金驛站

台糖蘭花園

白河賞荷

關仔嶺 – 出米洞

關仔嶺 – 水火同源

警光山莊泡泥漿溫泉

免費的還原軟體 Reboot Restore Rx 2.0

Reboot Restore Rx 2.0 是一套免費的還原軟體,重新開機之後可以立即還原,支援 Windows 7 / 8 / 8.1 x86 / x64 等常用的 Windows 作業系統。。
Reboot Restore Rx 官方網站:
http://www.horizondatasys.com/en/products_and_solutions.aspx?ProductId=18

[@more@]1. 安裝方式:
選擇安裝路徑,並按 Install 安裝

選擇安裝的語言

Next 繼續安裝

軟體授權合約,按 Next 繼續安裝

選擇要還原的分割區,如果有個分割區可以一併挑選,按 Next 繼續安裝

Next 繼續安裝

Finish 完成安裝,如果有勾選 Restart now,則會重新開機

2. 重新開機畫面

系統還原中,速度很快

3. 在隱藏的圖示中可以找到 Reboot Restore Rx 圖示,如果有啟動還原,圖示是橘色的

可以按滑鼠右鍵,選擇 Disable Reboot Restore Rx,取消 Reboot Restore Rx 還原功能

OK 確認

取消之後 Reboot Restore Rx 還原功能之後,如果想要重新開啟

4. 可以選擇隱藏圖示中的 Reboot Restore Rx,因為目前沒有啟動還功能,所以圖示是灰色的

可以按滑鼠右鍵,選擇 Enable Reboot Restore Rx,啟動 Reboot Restore Rx 還原功能

OK 確認

個人覺得 Reboot Restore Rx 的功能和使用者介面,都做的不錯,也很簡單,沒有太花俏的功能,唯一最大的缺點是不能設定密碼保護,如果有這樣的須求,可以使用 Reboot Restore Rx 的進階商業版本,如:RollBack RxDrive Vaccine,或考慮使用也是免費的 Toolwiz Time Freeze 2014

diskpart 硬碟分割指令

一般來說很少用到 diskpart 這一個指令,因為通常會在安裝作業系統之前,先用其它的磁碟工具先行切割。
[您要在哪裡安裝 Windows ],選擇要安裝硬碟畫面如下,按「Shift」+「F10」組合鍵開啟「命令提示字符元」。執行 diskpart 來分割硬碟。

命令提示字元

[@more@]執行 diskpart 硬碟分割指令,並執行 select disk 0 選擇第一顆硬碟

執行 clean,清除原本的磁碟分割區

執行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align=1024 size=30000,建立第一個主要分割區,磁碟大小是 30G

執行 format fs=ntfs unit=4096 quick,格式化第一佪磁碟分割區

執行 select partition 1,選擇第一個分割區

執行 active,讓第一個磁碟分割區可以開機

執行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align=1024,將剩下的磁碟空間分割成第二個主要的磁碟分割區


執行 format fs=ntfs unit=4096 quick,格式化第二佪磁碟分割區

執行二次的 exit,退出

回到原來的畫面,請按 重新整理

畫面上即會出現磁碟的分割狀態

diskpart 分割硬碟指令如下:

依序輸入的指令

指令說明 

diskpart

執行磁碟延伸工具

select disk 0

選擇第一顆磁碟做為要處理硬碟

clean

移除磁碟所有磁碟分割或磁碟區的格式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align=1024 size=30000

建立主分割區(primary)1024K 對齊(align 單位為 KB),分割區大小

30GB(size單位為 MB)

format fs=ntfs unit=4096 quick

格式化分割區,檔案系統(FS)NTFS,配置單位大小(unit)4096 位元組,快速格式化(quick)

select partition 1

選擇第一分割區

active

將第一分割區設為啟動分割區,

create partition primary align=1024

繼續建立第二個主分割區(primary)1024K 對齊(align 單位為 KB),分割區大小不指定,表示要用磁碟剩餘空間做為分割區大小。

format fs=ntfs unit=4096 quick

格式化第二個主分割區

exit

離開磁碟延伸工具

exit

離開命令列提示模式

IPv6 Firewall

一般在設定 Server 的防火牆規則時,大部分都集中在 IPv4,不過目前宜蘭縣的 IPv6 環境應該非常完整,所以 IPv6 的部分也不能忽視。
參考網站:ip6tables: IPv6 Firewall For Linux

原本沒有設定的畫面
# ip6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FORWARD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ACCEPT)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more@]以 Ubuntu Server 14.04 為例
IPv6 的防火牆規則寫在 /etc/rc.local 檔案之中

# vim /etc/rc.local
###—————————————————–###
# 設定 ip6tables 的路徑
###—————————————————–###
echo “Set path of ip6tables”

IP6TABLES=”/sbin/ip6tables”

###—————————————————–###
# 設定對外的網路卡編號
###—————————————————–###
FW_IFACE=”eth0″

###—————————————————–###
# 清除先前的設定
###—————————————————–###
echo “Flush fiter table ……”
echo

$IP6TABLES -F
$IP6TABLES -X
$IP6TABLES -Z

$IP6TABLES -t mangle -F
$IP6TABLES -t mangle -X

###—————————————————–###
# 設定 filter table 的預設政策
###—————————————————–###
$IP6TABLES -P INPUT DROP
$IP6TABLES -P OUTPUT DROP
$IP6TABLES -P FORWARD DROP

# 允許已建立連線和回應的封包通過
$IP6TABLES -A INPUT -i $FW_IFACE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IP6TABLES -A OUTPUT -o $FW_IFACE -m state –state NEW,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 預定開放的服務 22 / 80
$IP6TABLES -A INPUT -i $FW_IFACE -p tcp –dport 80 -j ACCEPT
$IP6TABLES -A INPUT -i $FW_IFACE -p tcp -s 2001:288:a229:1::/64 –dport 22 -j ACCEPT

# 開放 ipv6 icmp
$IP6TABLES -A INPUT -i $FW_IFACE -p ipv6-icmp -j ACCEPT
$IP6TABLES -A OUTPUT -o $FW_IFACE -p ipv6-icmp  -j ACCEPT

讓設定生效
# service rc.local start

IPv6 防火牆規則
# ip6tables -L -n
Chain IN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all      ::/0                 ::/0                 state RELATED,ESTABLISHED
ACCEPT     tcp      ::/0                 ::/0                 tcp dpt:80
ACCEPT     tcp      2001:288:a229:1::/64  ::/0                 tcp dpt:22
ACCEPT     icmpv6    ::/0                 ::/0

Chain FORWARD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Chain OUTPUT (policy DROP)
target     prot opt source               destination
ACCEPT     all      ::/0                 ::/0                 state NEW,RELATED,ESTABLISHED
ACCEPT     icmpv6    ::/0                 ::/0

原來是 IPv6 惹的禍

有時在上電腦課時,並沒有必要使用到網路,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專心上課,所以會把網路關掉,但後來發現某些網站還是可以上,如:Facebook…等。
因為學校的電腦教室是採用 NAT+Proxy 架構,IPv6 的部分是由 radvd 來處理,通常只要把 Proxy Server 關閉,照理來說,學生就會沒有辦法上網,但一些其它的服務,如:Samba / FTP 等服務還是可以使用,所以心裡很納悶。[@more@]後來使用 netstat 指令查看一下連線的狀態

原來這些網站都是使用 IPv6 來連線,所以只要把 IPv6 關閉就 OK 了!
# service radvd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