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學思達信眾視為回娘家的初階師培工作坊,就辦在台北市中山女高,張輝誠老師開放教室,孕育學思達的學校。

我從宜蘭北上參加研習,路途上我思考着為什麼要來。走進中山女高的校園,看著路上兩旁學思達的旗幟,我驟然想起去年早已參加過初階工作坊,似乎連中階都參加過了,今年沒想太多,純粹是參加臉書好友濱江國中李記萱老師的分享而來。

聽說報名人數四百人馬上就秒殺,全場 300 人坐滿滿,還有晚來的老師臨時用折疊椅坐在走道上,現場的老師堪稱 16 年一貫,有幼兒園老師、國高中老師及大專院校老師。開始致詞的中山女高校長提到,常有人問她,中山女高有多少老師用學思達呀?她說,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刷子,都很優秀,都用自己的方式讓學生更好。也祝福現場蒞臨的老師聽完學思達之後,能轉換成屬於自己的教學法。

我也聽過第二屆與第三屆的學思達年會,有別於以往都是不同領域或不同教學階段的老師分享實施學思達的心得,這次開場請來了中山女高第一屆學思達專班的學生來分享心得,她們現在已經要升大二了,她們講完之後播了一部影片,聽起來是學思達專班的學生們的口述心得,暖心又感動。我以為我的教學熱情沒有減少,我以為我已經有了很多把刷子,可以盡情揮灑繽紛的顏色。就在聽完學思達專班學生們分享時,內心莫名泛起陣陣漣漪,原來我又習慣了現況,原來我又忘了學生的感受。幸好我有再來充電,幸好我仍然覺得不虛此行,今日一沉思就是:「教師的學習之路沒有終點,得一直走下去。」

接著上場的是台南護專王宏仁老師的分享,他說國文科在 2017 年被高中生票選為最廢的科目,他以為是別科,沒想到是國文。

既然高中生不喜歡國文,他的教學就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A) 一開始教學也是板書寫好寫滿,發現底下的大學生不抄的就是不抄,(B) 轉變成 PPT 重度使用者,開始使用簡報教學,但還覺得這樣沒辦法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C) 準備一堆冷笑話,這些冷笑話在現場逗得現場大家笑聲連連,可是他發現這些對教室裡的學生沒有長久的效用,學生除了睡覺之外,他的大學課堂台下竟然有學生在開團購還有勾毛衣?,最後他遇到了 (D) 學思達,才覺得像個老師。現在的教育場域裡,仍可看得到像上述 ABCD 四種不同階段的老師們,或許有老師覺得他用粉筆盡情揮灑也很快樂呀,那我也祝福這樣的老師能繼續保有這份順遂。

上午的大場分享還有另一個主題是薩提爾,不知怎麼回事,我總覺得在學思達場合分享薩提爾的老師們,有種類似的憂鬱氛圍存在,說話的語調與儀態讓我覺得好像只是長得不一樣的複製人,而且有一種背後自帶灰色斜線陰影的感覺… 只有聽李崇建老師分享薩提爾的時候比較自在。

講師首先發給在場每位一張 A4 紙,要大家折成九宮格,我心想在這坐得滿滿的會場,難不成要大家動起來 @@? 講師先要大家在紙上正中間那格寫「姓名」,在左上角第一格寫參加今天研習的「情緒」是什麼。第二格「記錄重點與問題」,然後就這樣,寫不下就繼續往下的其它格子寫…嗯,這樣也不一定要折成九格嘛。

接著講師提出一個教學情境,並將冰山圖分析出來。

然後才揭開水面下的冰山,原來有這麼多的背後原因。講師說她現在都不生氣了,都會先去了解學生背後的原因。這點我還在學習,我偶爾還是會直接用比較快的指責或生氣去解決問題。我心想也疑惑,難道她都遇不到真的沒原因,就是懶惰不寫作業的學生嗎?

最後講師要大家在紙上回答以下這些問題:
1.你用什麼方式進行學習?
2.左右夥伴的方式與速度相同嗎?
3.找出空格寫感受與收穫。
4.請寫出可能的行動是?(例如下次會停三秒再動作,也是初步願意改變的小行動)
5.倆倆分享。

來了,這場合沒辦法走動,講師要大家左右互相分享。我右邊的女老師就找她右邊老師分享,我左邊的男老師沒動作,因為我自己也沒寫重點,不好意思主動找對方分享,這時整間演講廳人聲鼎沸,我也努力度過這尷尬的一分鐘分享,比平常感覺還要久的一分鐘。

沒想到接下來,講師要大家互相跟左右邊的老師牽起手,我右邊的老師主動抬起手,我看到兩手也往左右打開,然後講師要大家一起舉右手,感受左手被拉起來的感覺,再換舉左手,接著舉雙手,我越來越尷尬與不適應,沒想到講師要我要舉著開始跟著她念一些誓詞,真的是非常難熬的一刻,我很不喜歡這種感覺,但我知道會有人被這種場面而感動,我雖不願意也只好配合,我覺得這不是有沒有勇氣的問題,而且能不能選擇的問題,好比像一位基督徒跟著大家出遊參觀,走到廟裡,導遊叫大家拿香祭拜,如果教徒沒有選擇的權利,必須配合大家一起拿香,心中想必非常抗拒,我心中也同樣難受。

整體說來,學思達舉辦的研習、工作坊、年會…都有品質保證,也能遇到一群熱情的老師,而且像自助餐一樣,可以任選喜歡的配菜 (分科工作坊),就算沒有手牽手,也會一起為著教育向前走。

最後修改日期: 2021 年 3 月 18 日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