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許社區諮商成為社區營造主流

女童割喉案形成了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反映在廢死議題的討論上,然而,類似這樣的事件,確實不是把眾人以為的怪物殺光就可解決,每個人此時此刻的樣子,除了大致的外貌,其餘皆是經由生命歷程的總合作用形塑而成,這是一個過程,不是單一片面的結果,你有見過剛出生就心狠手辣,會拿刀殺人的嬰兒嗎?答案絕對是沒有!

[@more@]
人總是很容易就付出同情,卻不容易做到同理,因為同情是主觀的,同理則需要超越自己的位置,去看見對方的處境,理解他之所以如此的原因。沒有同理的基礎就難有包容,缺乏包容的社會,只會製造更多的邊緣人,因為這個世界對他而言是無情的,理所當然造就他的無情。

台灣在公部門的主導下,推了二十年的社區總體營造,早期文化部門強調生活、文化、產業等方向,近年衛福部門開始加入健康促進的行動方案,內容包括:接受預防接種、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減少壓力、避免有害健康危險因子、定期健康檢查及定期接受各項篩檢等,明顯較偏重『身』的健康,對『心』的關懷仍嫌不足。

再者,社區營造長年來的發展模式不脫為了成果而做,因為絕大部分的資源來自公部門補助,做出『成果』與『績效』才有交待,在這個情形下,社區很自然會產生過度動員的現象:有能力、狀態好的人頻繁地為了計畫參與各項活動,表面上看來,社區居民參與度夠,也很有活力,但是,在角落的人始終還是在角落。

社造邁入下一個十年,相關資源是不是能夠可以更正面的發揮作用,用在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觀諸已推動數年的社區規劃師培訓計畫,主要偏重在空間營造,基本上這樣的計畫,會參與的社區居民仍不脫上述被過度動員的對象。弱勢及人際網絡邊緣化的人,如何獲得更多社會支持,提升生活或工作的技巧及能力?社造所關懷的面向及發展策略,是否該有更多元的思考?

反社會化的偏差行為最好是能在事發前就預防處理,這涉及到不同場域、單位間的合作,包括家庭、學校、社區、職場等等,社區諮商被視為多元社會的賦能(empowerment)策略原因即在此。當個人掌控生活的能力提升,組織運作、社區生活品質就會受到正向循環影響,整體社會就能更健康地發展,我以為這才是社區營造的終極關懷。

社區諮商立基於整合性的服務架構,與社區營造的操作模式相符,但是以助人為出發點的精神,更貼近現代社會的需要,在賦能的過程中,一樣會涉及到生活文化、空間改善、產業發展等相關議題,倘若兩者能有計畫地結合,必定能創造整體更大的福祉。期許社區諮商成為下一階段社造的主流!

(本文原載雪隧觀點電子報第 17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