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澳】南方澳的容顏與桂冠—《在宜蘭》第二期出刊了,歡迎索取!

《在宜蘭》第二期出刊了

本期主題是南方澳的容顏與桂冠,係指南方澳陸連島跟珊瑚礁生態

歡迎大家至擺放點索取,請參閱部落格:http://ilan2011.pixnet.net/blog

準訂戶試閱索取請填妥資料(姓名、電話、地址、郵遞區號、電子郵件)

寄到yilan2011.tw@gmail.com

[@more@]Normal002falsefalsefalseEN-USZH-TWX-NON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Normal002falsefalsefalseEN-USZH-TWX-NON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南方澳的容顏與桂冠——記陸連島與豆腐岬珊瑚礁


                                                                                                                       
/黃能謙、黃淑瑩


南方澳有個美麗的內埤海邊,在這裡追浪、看海、聽濤,享受蔚藍太平洋海風,好不令人羨慕;很多人身在其中卻不知道,這沙崙海邊和岸邊的北濱二村,其實是連繫台灣本島和離岸島嶼豆腐岬的大沙洲,亦是全台規模最大、最知名的沙頸岬地形(1)


有幸訪談土生土長的吳文明先生,聽他道出東台灣最大陸連島的過去與現在。豆腐岬是蘇花斷層海岸北端的離岸島,地勢天成,擋住潮水猛浪,是南方澳的天然屏障,形成天然良港,造就南方澳漁業的榮景,人口密度曾經高居世界第一。


43年次的吳文明回憶道,小時候常從南興渡船頭坐船到豆腐岬海邊撿『寄生仔』(2)、跳水、『藏水』(3),一趟要價二角。他表示,當時豆腐岬沒幾戶人家,不過造船廠都在這裡,當時鮮少有個人交通工具,渡船是方便討海人和造船廠工作的人,減少兩岸往返所花的時間跟體力,當時南方澳總共有三個渡船頭。


豆腐岬之名來自日據時代施做的兩塊方形消波塊,吳文明小時候還曾在消波塊上玩耍,不過,消波塊在70年代時被炸毀,已不復見,只剩名稱遺留下來。而豆腐岬的傳奇之處,海面下更勝於陸上;若說陸連島的地理景觀象徵著南方澳的容顏,那豆腐岬灣裡的珊瑚礁,可說是南方澳的桂冠。


根據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戴昌鳳教授寫的《台灣珊瑚礁地圖:台灣本島篇》所述,在此小海灣內可發現各類珊瑚,主要以石珊瑚佔最大宗,有117種之多,八放瑚瑚類10種,水螅珊瑚類4種;常見種類為表孔珊瑚、微孔珊瑚、斜花珊瑚、列孔珊瑚等。而物種多的原因可能是由於黑潮在蘇澳岬附轉向東北流去,而在近岸地區形成渦漩,使得隨著黑潮運送而來的再瑚幼苗被保留在豆腐岬灣內,而灣內環境適合珊瑚生長,因此逐漸形成豐富的生態系。


現任環保局局長鄒燦陽,於2006年做過『宜蘭縣海域污染監測調查報告』,指出這裡出現一些在台灣海域少見的珊瑚,如塔亞米擬絲珊瑚,還有許多台灣海域珊瑚種類,都以此為分佈的最北界限,另外有三班金鰭鯛,是台灣新紀錄的魚種。


該份報告的結論表示出,宜蘭海洋環境的多樣化,是台灣所有海洋棲息地的縮影,在各縣市中可說是僅有的,為了保護這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鄒局長提出多項建議措施,其中一項就是『建議農政單位將生態豐富之豆腐岬海域設立珊瑚礁保護區』。


沙頸岬是因為陸連島的阻擋,海沙長年迴流堆積而成:而珊瑚礁是由珊瑚蟲與其他生物的骨骼日積月累形成,其重要性猶如陸地上的熱帶雨林,有助於維護生物多樣性與海洋資源。


南方澳的這頂桂冠,象徵討海人生命力的延續傳承,若能在低度開發的原則下,受到人類妥善的運用,讓永續性的保育觀念能代代相傳,世代都能共享這美麗的海底資源,相信會是南方澳人,也是宜蘭人的一大榮耀。


註:(1)沙頸岬:連島沙洲與陸連島合稱沙頸岬。

 (2)寄生仔,台語音kià-senn-á,寄居蟹。

(3)藏水,台語音tshàng-tsuí,潛水。

 (4)想一窺豆腐岬海底珊瑚礁,可上YouTube搜尋我們的島 誰的豆腐岬』,觀看由公共電視拍攝的影片。http://www.youtube.com/watch?v=QCm5M1j_8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