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情緣

和老爸聊天,提到這次從宜蘭開車回來,順道去台南玩了二天,

覺得大台南的路標系統很清楚,每個路口都清楚標示了東西南北的路段名稱,還加上方位,

讓人生地不熟的我一路都開得很放心,不會擔心錯過或迷路了。

[@more@]

老爸解釋說,這是為了彌補缺點不得不的作法。

為什麼?台南開發展得早,道路缺少現代化都市的規劃,而且不像一般都市採用拓寬道路的方式來發展,

所以,路寬較窄,道路網絡繁雜,如果沒有清楚的指標系統,對當地環境不熟的人是個困擾。

 

他接著說,以前讀高雄水產學校時,每次不想上學,不曉得為什麼,他就會搭火車到台南,

在火車站附近走走逛逛,直到想回去時才又搭火車回去。

因為身上沒有多餘的錢,因此總是餓著肚子,扣除車票錢後若有剩餘,他都會買雜誌來看,

儘管肚子餓得咕咕叫,他也不會去買東西來吃,一路看雜誌似乎就飽了。

他表示,為什麼會選擇到台南去,他自己也說不出個理由。

『是不是因為阿公是台南人?』我這樣猜測

老爸說,他當時並不知道阿公是台南人,一直到阿公的墳墓撿骨重修,

我大舅公寫了一篇介紹阿公生平的文章刻在墓碑上,他才知道原來父親是台南人,畢業於台南師範;

我記憶中,阿公的墳墓整修時,我已經讀小學了!

 

老爸是遺腹子,阿公在六十歲那年的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去世,他在農曆八月八日出生,阿媽當時才卅幾歲。

沒見過父親是他這輩子始終懷抱著的遺憾,遭到兄長的歧視跟欺負更是一種缺憾。

老爸說,他的大哥不承認他是這個家的一份子,曾經當著阿媽的面說他不是阿公的小孩,致使阿媽當場落淚痛哭。

為什麼阿媽容許我大伯父這樣對待他呢?

爸說沒辦法,年紀輕輕就守寡的阿媽把長子視為替代丈夫的角色,凡事以他為尊。

因為在家庭中被排擠,得不到家庭的溫暖,老爸成為問題少年,經常蹺課逃學。

 

彷彿是這個家的邊緣人,關於阿公的事情,從來沒有人向他提及,所以他從來不知父親是台南人,

甚至於黃家的祖先牌位供奉在台南竹溪寺,他也不知情,只知道兄姐等人每年都會去台南,

沒人告訴他是去做什麼,也不曾邀他同行。

阿媽去世多年後,大伯父從潮州搬去台北與孩子同住,因為路程遙遠,

大姑姑來電要我弟代表去祭拜祖先,我們一家才知道這件事。

 

老爸提起這些事,讓我也察覺到,自己也一直很喜歡台南,

在台灣的各縣市中,除了自己曾居住之地,台南算是我造訪頻率最高的地方。

從高中時期參加鹽分地帶文藝營,連續三年都去南鯤鯓,對該地便有著特殊的回憶與感情;

大學時跟社團的朋友去台南玩,住在教會,那天早上熱騰騰的虱目魚粥,總還令我感到溫暖;

去七股溪南村跟龍山社區採訪,人對自己成長之地的感情與付出,和酥脆飽滿的蚵嗲,從未讓我遺忘那份感動;

感謝皖蘭跟金山的協助與建議,今年再次走訪台南,在安平足足玩了一整天,遇見令人讚嘆、感動的大樹,

吃了蝦捲、蚵捲、蚵嗲、蚵仔煎和蝦餅,也住了七股特色十足的欖人民宿,

皖蘭更送了明德監獄限量購買的手工烘焙餅乾,以及老店連得堂的煎餅跟蔴佬,真是一趟身心皆豐收的旅程 !

讓我決定每年至少都該到台南玩一趟才是!

在聽了老爸的故事之後,更有理由愛上台南——因為我的阿公是台南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