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才接到榮總兒童牙科賈孝範主任的電話,說我們原本七月有約診,不過因為她暑假就退休離職,所以要幫我們轉給其他醫師。這個消息真的讓我很驚訝(今天令人驚訝的事還真不少~),她實在是個很好、很好的醫生,好捨不得,告訴她,我會很想念她!
想起寫『吾家有女』時有寫過看牙醫這件事,就先跳過順序,跟大家分享吧。也當作紀念跟賈醫師的這段緣分。
[@more@]
楔子
有一本繪本書叫《鱷魚怕怕,牙醫怕怕》,整本書只有書名提到的那二號人物,並且用鱷魚、牙醫對照的方式,敘述鱷魚先生多麼的害怕治療蛀牙,而牙醫同樣擔心鱷魚的光臨,因為他必須把手伸到那佈滿銳利尖牙的大嘴中——那因為怕痛而緊閉時,可以咬掉他整隻手臂的大嘴巴。
繪本故事最終的用意不外提醒讀者們要記得每天刷牙,免得蛀牙了要看醫生,而它的表現方式,更昭告世人:「看牙醫」是多麼令人害怕的一件事啊!
我想,作者五味太郎一定沒去過台北榮總兒童牙科,不然,他肯定會用另一種角度來寫故事。因為連怕醫生比怕鱷魚還甚的子凡,竟會得意的說:「我看牙齒都沒有哭哦~」,這,實在是~太神奇了!
2000年11月的某一天
我帶子凡去博愛醫院看牙齒,這位醫生穿著頗具時尚感的高跟鞋,專看兒童門診,第一句話很自然地問說:「牙齒怎麼了?」,我帶點愧疚地回答:「她喔,她有一口爛牙…」,戴著口罩的醫生笑了笑,似乎懷疑我誇大其詞,隨即拿起工具要子凡張嘴,五秒鐘後,她的懷疑馬上煙消雲散,而且,現場情勢彷彿暗示著:一口爛牙實在還不足以形容。
子凡這時約二歲半。她一歲之前都是靠插管餵食,嘴巴只負責出(吐)不負責進(吃),雖然在第一個小孩照書養的情形下,我也買了套在指頭上的小牙刷幫她刷牙齒,但因牙齒屬備而不用,而她似乎也不怎麼享受這個過程,所以,用了幾次之後牙刷就不知道放哪裡去了。
在我們自己決定不用插管以後(因為沒有醫生願意幫我們做決定),要她適應自行吞嚥進食耗費相當大的力氣(我指的是大人不是小孩),因為插管時要她「吃」多少就灌多少,管子拔掉後,雖然解除我必須親自幫她插管的壓力,可是看著孩子因為進食狀況不佳,長得越來越像伊索比亞的難民,那種擔心她營養不良的焦慮伴隨著怎麼餵她都不吃的挫折,遠比我們希望她吃下的東西多更多,讓子凡老爸曾忍不住要求再幫她插管!還好我沒有向這種「父」人之仁妥協,堅持讓她慢慢練習吞嚥,不然,真不知何時才能脫離鼻胃管。
因為健康情形不佳導致發展遲緩,子凡被安排接受物理職能治療,二歲多了還不會獨力走路,就這樣煩惱她不吃東西、急著要訓練她爬行且憂慮著她倒底何時才能學會走路,我們的注意力始終放在她肢體大動作的發展,直到發現子凡牙齒怎麼有黑點時,還沒想到凡有牙齒者均可能有蛀牙之真理,而且無關年齡,等到覺得事態嚴重該去看牙醫了,這時她那十幾顆牙齒已遭遇如秋天來臨,一夕間將樹葉染黃的自然魔力,完全淪陷,無一倖免。
就這樣,我們開始和牙醫有約。看著醫生在不變的口罩、白袍裝扮下,每次都不同款式的高跟鞋,是唯一勉強找出的樂趣,不然,隨著看診次數越來越多,我們家子凡的憂鬱也越來越深藍,總是在出門前聽到要看牙齒就開始惶惶不安、心情不佳,車過中正路的十字路口就悲傷地握著我的手醞釀眼淚,進醫院上到二樓牙科掛號櫃臺就開始淚流不止,輪到她看診時便放聲哭喊。(她那時尚無口語能力,所以不會說諸如「我不要」之類的語詞)
事實上,看牙醫時大哭大鬧的小孩所在多有,君不見門診旁還設了一間「兒童行為治療室」,我起初不解,疑惑著為什麼跟心理科有關的診間要和牙科放在一起?經醫生解釋,才知道那是專門對付哭鬧不止的小孩子用的,大抵就是要五花大綁的意思。
為什麼小孩子那麼怕看牙醫呢?(當然,這句話並沒有指涉大人不怕牙醫的意思)或許,俗話說牙痛不是病,但當痛起來要命時,卻得擺出最無防備能力的姿勢—平躺仰臥張嘴,讓醫生直搗黃龍,任何稍有心機的人都不會放下心的。
而據我觀察,牙醫也是很怕小孩的,像子凡的牙醫,每次總是費盡力氣就為了「撬」開她的嘴巴,一方面要安撫她的情緒,免得她一哭就鼻涕與痰齊發,同時更得注意冷不防被她咬傷手指頭。職是之故,醫生只能小心翼翼地每次修補一顆牙,補到「盡磅」(台語)無能為力後,醫生認為需要全身麻醉做全口治療,遂建議我們去台大或榮總的兒童牙科。
因為這位牙醫也在台大看診,所以我們先去了台大,時間是2002年5月24日。我們一家三口在診間外等候,不知情的人可能會以為裡面是毒氣室或兒童刑場,只聽到淒厲的哭聲陣陣傳出來,偶有小孩從裡面「逃」出來大叫:「我不要!我不要」,追在後面的大人則是威脅地叫著:「你再不聽話以後不帶你來了!」(奇怪,這樣不正合小孩子的意?)。雖然逃亡者最終難逃制裁,走廊上的眾多等待者已人心惶惶。
總之,在經歷照X光的一陣折騰之後再回到診間,有點意外地,台大的牙醫們居然建議我們去榮總治療,還寫了兒童牙科賈孝範主任的名字給我們。像我這種沒見過世面的病患家屬,心裡不免充滿戲劇性地想像:難道我們家子凡的一口爛牙是不治之症,連台大醫院都不收?
那榮總兒童牙科有何過人之能耐呢?在這裡,跑大醫院跑到怕的我首次體會到,原來在醫生面前我們也是「人」,不僅僅被視為一件故障等待治療的物體而已,是擁有感情,會受到心理因素影響的人。賈主任詳細地為我們說明子凡的情形,告訴我們各種可用的治療方式、後續療程及經費預算,確定我們都瞭解並能衡量自身配合條件後下決定,才擬定治療計畫。
子凡在8月15日開刀進行全口治療,之前,子凡已一一會診耳鼻喉科、心臟科、麻醉科等,這些全由兒童牙科幫忙掛號,並由一位牙醫師陪同我們前往各科直接看診不用等候,約莫半天時間就完成,若在別家醫院,我們得自己去各科掛號、排隊看診,所花費的時間要好幾倍,這時我才恍然大悟,當初台大牙醫以「醫院內部整合問題」建議我們來此的原因。
第一次去榮總,見到牙醫子凡一樣掉眼淚,不過,第二次、第三次…情況就開始改變,我們也發現,除非是第一次看診,不然來這裡的小病人總是笑嘻嘻的,既不哭也不鬧,一點也不害怕看牙醫,這裡也沒有用來對付「乖戾」者的兒童行為處理室。
他們這種神奇的力量是怎麼來的呢?我覺得是基於病患與醫護人員間的信賴;醫護人員信賴小朋友能夠處理自己的行為和情緒,小朋友們則以信賴他們所做的事為回饋。一般牙醫診所可見,當小孩哭鬧時,醫生起初也會試圖哄他,諸如等一下可以拿貼紙、獎品等,不過,一旦小孩子繼續哭,醫生馬上會轉為疾言厲色,威脅他如果再哭就要綁起來….如何云云。但是在這裡,醫護人員的態度是一貫的,讓我們稱之為溫柔的堅持吧,沒有人會對患者使用不愉悅的語氣和臉色。
和一般牙醫診所一樣,這裡也給小朋友貼紙等小玩意當獎勵,不過,神奇的力量則來自小氣球;他們先讓小朋友選擇要什麼顏色的氣球,然後用治療的儀器灌風、裝水,還會問小朋友要不要動手幫忙,通常沒人會拒絕;看診時,主任會讓小朋友自己動手按椅子的升降鈕並幫漱口杯裝水,就這樣,小朋友對治療儀器的恐懼感被轉化了,安全感由內生而外顯,以致於治療時的疼痛也能坦然接受,自然就不哭也不鬧了。
榮總兒童牙科這種醫療品質實在是讓我沒話說,不僅讓子凡的牙齒從她阿嬤形容的像巫婆變成公主,還讓她能很有自信與尊嚴地看診,我好幾次向他們表示敬佩與感謝之意,主任聽了也很欣慰,表示他們的堅持和努力是正確的。
我常想,我們的醫療環境什麼時候能讓小朋友看醫生的經驗都這麼愉快呢?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