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猴硐煤礦博物園區(1)

喜歡沒有預先規劃準備、盲目地旅行;

一如隨意遇見的人,總可以自在地攀談,

特意介紹認識的某些人,則讓我帶著抗拒而顯得不自然。

這是自己奇怪的部分,跟對方無關。

[@more@] 

2010.2.2(星期二)

我們母子三人搭火車去猴硐,大家都是第一次去。

為什麼去猴硐?

只因為社區劇場的淑慧老師跟朋友在那裡開了一間店,

最近的她,每次碰面總是不時提到她的店如何如何,

讓我有了想去一看究竟的念頭。

當然,也因為子凡放寒假了,不免期待著能出去玩的日子。

 

我們選擇低碳旅行的方式,搭火車。

每站都停的區間車,讓我們有機會認識一些之前沒注意到的地名。

目的地:猴硐到了!

 

就在火車站正對面的旅遊諮詢中心,看到招牌才知道,

原來這裡是煤礦博物園區。

進去中心裡面,櫃臺的服務人員馬上起身過來幫我們介紹,

建議我們可以如何逛,還說火車站後面山上有流浪貓聚集,

經常上媒體,有不少人是特地來猴硐看貓的。

家裡沒電視的我們都不曉得這些事呢!

跟這位超親切的服務人員一聊,原來,他去年還在宜蘭文化局當替代役耶。

 

這裡的設施都是利用舊有的建築改建的,詳細介紹請點以下展版圖示

我問服務人員,這裡是每天開放嗎?

他說原本只有六、日開放,昨天(2/1)才開始每天開放,

真的!那我們還真選對了日子來。Smile

因為整個園區預計是今年六月開園,所以目前館舍都無法入內參觀,

不過,開放之後想必會很多人吧!

趁著開園前來走走,感受這裡人煙稀少的閒適氣氛,

否則,以後如此的恬靜會變成奢侈哦!

 

十一點多,肚子餓了,

憑著直覺,看到火車站前的麵攤,判斷它已歷史悠久,當然要去吃一回。

有兩家麵店比鄰而開,我決定選這家老闆看起來年紀比較大的,

因為這樣八九不離十是老店。

果真,一問煮麵的阿公仔,他今年已經81歲,


從16歲開始賣麵,哇!賣65年了耶!

那阿媽今年幾歲?77歲了! 

 

煮麵的地方,旁邊有一張小桌子,

阿公仔叫我們去外面的位置坐,我說:『我會使坐遮嗎?』

他說外面位子比較寬敞,我說:『坐遮才看會著你!』

阿公仔就笑了。

這個位置應該列為貴賓席,不坐這裡太可惜,

等待上菜或吃的當中,聽著這對老夫婦的對話,感覺好有趣,

那種相伴幾十年的默契,還有老人家對生活瑣碎小事的操煩、叨念,

讓我忍不住邊聽邊偷笑。

阿公仔忙進忙出,還不忘過來看孩子們的乾麵有沒有將湯汁攪拌均勻,

吩咐我要幫他們拌好。

有啦!謝謝~~我這樣對阿公仔說。

 

 

 

麵好吃嗎?看阿良自己吃光一碗麵就知道好不好吃了。

 後來聽淑慧老師說才知道,這家麵店叫做『大麵發仔』,

另一家叫做『阿蝦麵店』,已經換第二代經營。

這兩家老麵店是猴硐的觀光景點,有些觀光客是特地坐火車來吃上一碗麵,

然後再搭下一班火車回去。

你看他們的砧板,往內凹陷的深度,充滿了歷史感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