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弱勢與同情弱勢差別何在?==從三姊弟布丁談起

這幾天三姊弟布丁成為新聞話題,

導火線是有消費者因沒有在約定時間收到布丁,

要求退貨,卻遭三姊弟的阿媽拒絕,

甚至回以『沒有那個愛心就不要買!』的霸道言語,

網友們就開始起底這家人,指責他們說謊,利用同情心賣布丁。[@more@]

 

如果同情心被當成商品標價販售,會有人買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買同情心沒有任何用處,

但是,當商品附加在不幸的遭遇上,就會有人買單,

為什麼呢?

這種因同情而購買的心理動機常融合以下三類:

1.認為自己是在幫助別人

2.延伸第一點,滿足內在的優越感(因為對方比我可憐)

3.如此可表現自己有愛心

 

三姊弟布丁如果沒有被拆穿,一樣可以繼續獲得社會的同情,

知道包裝布丁的謊言而覺得受騙的人,

其實應該先檢討自己,

因為你不是為了喜愛或需要該商品而買,

而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同情心才買的。

如果是因為喜愛或需要而買,只要商品正確,

管他們姊弟是不是穿名牌、吃大餐、用iphone呢?

他們裝可憐滿足顧客的需求,不過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罷了。

三姊弟的阿媽之所以霸道回應退貨要求,

正是一種另類『仗勢欺人』:

仗著弱勢者的形象,認為別人都應該寬容他們。

 

近來網路上也常見類似的行銷訊息,

PO幾張照片,寫一些照片中人的可憐遭遇,

說他現在在那裡賣什麼,要大家多多去捧場。

這種助人方式的問題就在把同情當商品賣,

試想一種情節,販售者為了獲得同情好賣出商品,

必須一直讓自己處於這種弱勢狀態,

甚至刻意表現弱勢,這並非好事,

更糟的是像布丁阿媽的『仗勢欺人』。

 

這個世界上真正懂得慈悲的人少,

每個生命都有他此生該學習的功課,

人們為何遭遇不幸?

當中自有他該面對的課題,

只用可憐的角度來看,其實太過狹隘,

真正的慈悲是照顧每個生命真實的需要。

 

別誤會,我的意思並非排斥對弱勢提供幫助,

而是態度要正確。

我們要對弱勢者給予支持,不是用同情心可憐他們。

這二者如何區別呢?

如果是支持,就不會在意對方處境如何,

也能理解雙方是平等地位,沒有孰優孰劣,

如果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同情心,

就會一直幫對方貼上可憐、弱勢的標籤,

以贏得自己有愛心的形象,

這也是用來判斷一個人做慈善之動機的最佳方法。

 

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