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貼文
在臉書獲得一些迴響,讓我想再深入一點談這件事。
我認為主要的關鍵在於:
待用咖啡是一種飲食文化,來到台灣卻被誤解成慈善文化。
[@more@]
在西方國家,喝咖啡這件事,有時具有某些象徵性的意義;
到咖啡館喝杯咖啡,不管遭遇了什麼樣的事,
不管是什麼樣的困難,喝完這杯咖啡,獲得精神上的慰藉,
可以振奮人心,讓人準備好再次出發。
台灣某個廠牌的咖啡廣告,就曾經有類似這樣的隱喻。
用這個角度來理解待用咖啡,才能明白,
為何『待用』只出現在咖啡上,而不是漢堡、薯條或其他。
然而,這樣的飲食文化渡海來到台灣後,
卻變成一種慈善文化,激發一堆想要當助人者的愛心,
並且發揮創意,出現各種待用XX或OO。
你或許會問:『慈善有什麼不好?』
容我舉個實例說明。
前些天去一家安養院拜訪,正逢某宗教團體的志工來關懷服務,
我和負責人站在一旁觀看。
只見那志工配戴著麥克風,認真地說著故事,
並且播放音樂給老人家聽,
我正要對志工的熱忱表示敬佩時,
負責人告訴我,志工每次來講的內容都一樣,
那個故事至少已經講過上百次,音樂老人家也都說聽不懂,
他們其實是不得已,不想聽卻又沒地方去。
我再看了一下,現場絕大部分都是行動不便的老人家,
眼神充滿了無奈和不耐,有些甚至把頭別開,
他們被迫接受這樣的關懷,同時,也加深他們的無力感,
因為別無選擇,只能接受;關懷越多,失望與落寞就越多。
被滿足的,其實是志工本身要來做服務的需求,
對老人家而言,只是殘酷地證明自己是沒有用的人。
我有感而發地對負責人說:
這樣的關懷越多,老人家對生命就越感絕望。
有愛心,做善事,就是對的嗎?
想當助人者,尤其是作為擁有資源的助人者,
若缺乏自我省視的能力,會是別人的災難。
有一些助人者的動機,其實是發自於內在的匱乏。
因為自己的匱乏,想要做些什麼事去彌補,
而提供『待用』,其實是假設會有需要的人,
事實上根本不知道對象在那裡,因此充滿想像空間:
將會有個可憐、無助的人,取用了我提供的待用物品,
而這正是他所需要的!
這樣的想像,對這些為了滿足自己的助人者而言,
簡直就是致命的吸引力。
然而,我只想問一個問題:『為什麼不直接拿去濟貧用呢?』
台灣各地都有社福、慈善機構,專業地在做慈善服務的工作,
把這些物資資源直接用到需要的人身上,不是更好嗎?
況且,台灣是個有人為了吃免費牢飯而作奸犯科,甚至殺人的社會,
為遊民舉辦的圍爐辦桌,也會見到有人為了『好奇』而去吃。
倘若到處可見待用XX、待用OO,你以為會去利用的是誰呢?
這樣的待用文化只是在『養成』更多依賴者。
總而言之,我對台灣剛萌芽的待用文化並不看好。
也想提醒想當助人者的朋友們,請先仔細地問自己:
為什麼想提供待用?
到底是誰的需要被滿足?
是否有比待用更有效益的方案?
以上
謝謝你,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