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5(五),天氣晴
岳明國小五、六年級的學生第一次下田,要撿福壽螺。
[@more@]
在一旁做全程拍照記錄,有一些片段有錄影,挑了兩段跟大家分享。
分享不是為了看同學們驚聲尖叫的娛樂效果,
而是希望大家看到其中的教育意義。
不然,讓這些學生們下田會淪為一種做作的遊戲。
我在現場觀察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許多家長關心的『競爭力』,
孩子讀的學校有沒有競爭力?而孩子所學的能不能讓他更有競爭力?
現代充滿焦慮感的父母通常甚為關心這個問題。
當我看到這群孩子下田之後的表現,
驚聲尖叫的佔了絕大多數,當然,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孩子跟土地疏離了,
他們覺得泥土是髒的,不願意去碰觸。
當超過一半以上的學生只是用嘴巴在行動時,
我看到有三、四位同學,默默地,一直往前行進,
不一會兒,就遠遠地拉開跟其他人的距離。
他們在水田裡就比其他人好走嗎?我想不是。
但是他們會去找方法,至少,有往前的意志力在支持他們。
只會待在原點抱怨、喊叫的,是思考與行動脫離的人,
或許不習慣手腦並用,因此遇到狀況時,反射性的動作是只用其中一種工具。
雖然自己並不認同這樣的價值觀,不過,就著一般人的觀點來討論;
孩子到底有沒有競爭力?從學業成績的分數看得出來嗎?
或許可以,不過那是在某個預設好的框架之內的競爭力——因為考試制度的設計。
在真實的生活中,面對工作任務與生命挑戰的態度,才是孩子最重要的競爭力。
親愛的家長,別懷疑,種田也能種出孩子的競爭力——只要你能給予更多肯定跟鼓勵。
另,看到文正老師跟耀男老師帶著這一群田間菜鳥工作,
能夠不慍不火,而且讓每一位學生都完成自己的任務,沒有人放棄,
真的很佩服!老師的堅持能夠帶給孩子們更大的力量。
大家要繼續加油哦!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