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埃及人死後到陰間會被問兩個問題,用來決定他能否上天堂。
第一個問題是:在你的一生中,是否有找到生命的喜悅?
第二個問題則是:在你的一生中,你是否為別人帶來喜悅?
[@more@]
這部電影的中譯名實在是翻得不好,竟然被歸類為喜劇片。不過,我覺得導演和編劇處理這部片的手法確實也不夠深刻,兩位主角在『玩』的過程中,所衍生對生命意義的思考,被粗略地帶過,以致扭曲了一些觀眾的認知,大家會羨慕有錢真好,在生命的盡頭可以這樣『一路玩到掛』。
劇中兩位主角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都是癌症患者,一位是負責經營十五家公立醫院的財團金主,一位是博學多聞、當了四十幾年修車技師的黑人,因緣際會住在同一間病房。當醫師告知他們兩人只有幾個月,頂多一年的壽命時,除了接受,還能怎樣呢?兩人顯然都落入絕望之中。
摩根費里曼列了一張人生清單(或稱死前願望),這就是英文片名The Bucket List的由來。他希望死前能看到壯麗的景觀,能幫助一位陌生的人,可以笑到掉眼淚……,玩世不恭的傑克尼克遜發現這張清單後,一開始是帶著嘲弄、好玩的意味,幫他在清單上增列了一些項目,例如去高空跳傘、親吻世上最美的女孩……後來便突發奇想,提議兩個人一起完成清單上的項目,因為他有的是錢,可供他們兩人一起去世界各地旅行。
錢真的是萬能嗎?表面上看起來是,因為有錢讓他們可以搭專機飛越極地,體驗高空跳傘,開跑車競賽,住奢華旅館,到法國吃魚子醬,在埃及觀賞金字塔,攀登聖母峰觀看壯麗的景色(這項因為天候關係只到半途),如果沒有傑克尼克遜,摩根費里曼似乎不可能做到。
這趟旅程其實並沒有『玩到掛』。因為傑克尼克遜一直希望摩根費里曼能嘗試外遇,在住宿香港時,安排了一位黑人女子引誘他上鉤,卻被識破,摩根費里曼隨即決定要啟程回家。
我想,他找到了自己忘卻已久的、對家人的熱情。原本他太太對這趟旅行相當不諒解,後來也表示感謝,因為啟程之前,四十幾年的婚姻讓他們猶如陌生人,但是回來之後又變成他的丈夫了。是歲月在消磨我們的生命嗎?還是我們自己被習慣麻痺?
當他們在埃及時,摩根費里曼提到埃及人對死亡的態度,據說埃及人死後到陰間會被問兩個問題,用來決定他能否上天堂。第一個問題是:在你的一生中,是否有找到生命的喜悅?第二個問題則是:在你的一生中,你是否為別人帶來喜悅?
摩根費里曼因病情惡化先離世,在他最後給傑克尼克遜的信中,他請求他去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喜悅。什麼事物可以帶給他喜悅呢?不是更多的玩樂或物質享受,而是親情——他終於去見失聯多年的女兒,也完成了清單上的另一個項目:親吻世上最美的女孩——他的孫女。
幾年前也嘗試列過人生清單,看過這部電影,回想以前想要做的,和現在所想望的,有著很大的不同。『我』實際上是個流動的概念,隨著時間前進而改變,或許益發豐富,也可能越來越疏離冷漠。
如果明天就是世界末日,此時此刻,你會想做什麼事呢?你的人生清單裡有些什麼呢?
這部片的基本資料請參考下列網址,介紹滿清楚的,每位演員、幕後工作人員的背景都有:
http://movie.starblvd.net/cgi-bin/movie/euccns?/film/2008/BucketList/BucketList.html
導 演:羅勃萊納(Rob Reiner)
編 劇:Justin Zackham
演 員:傑克尼克遜(Jack Nicholson)
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
西恩海斯(Sean Hayes)
發行公司:華納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