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新學習時代-老師一定要做的4個轉型(後記)

這篇文章值得身為教師的筆者,不時地思考、學習與改變,茲整理出重點如下:
愛爾蘭詩人葉慈曾說:「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Education is not the filling of a pail but the lighting of a fire.)
OECD整合了近二十年來「學習科學」(learning science)的研究發現,面對二十一世紀時代的變遷,老師必須朝以下四個方向轉型:
轉型一、提供客製化的學習(Customised learning)
轉型二、運用多元化的知識來源(diverse knowledge sources)
轉型三、創造團隊合作學習的機會(Collaborative group learning)
轉型四、提供深度評量(Assessment for deeper understanding)
綜上,經筆者多年教學的經驗,轉型的四個類型正引領著”教與學”重要的參考指標,筆者非正式的研究發現,其實應該是”直覺”與”經驗”,認為多加個轉型五會更適切,即是「妥善規劃時間與空間上的學習」,這句話有點抽象,簡言之,就是教學不侷限在課堂上的45分鐘,筆者常常跟學生如此說,也就是教師可規劃預習與複習的時間,透過網路、blog、網頁、作業等方式隨時與學生互動交流。空間上亦不僅限定於教室,比如說,戶外、網路世界及其他場所等。要言之,教師妥善安排時間與空間,學生學習效果應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許芳菊,”邁入新學習時代-老師一定要做的4個轉型”,親子天下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