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教學教材
編輯教學教材,最主要還是要透過寫教案的方式來達成。
但是世界上沒有完美的教案,而教學活動結束後,能就是可以持續修正同一單元的教案。
回顧這十年來的教學生涯,發現每個教案比賽的教案規格都不一樣。
甚至不同的教授,不同的視導單位,所提供的教案格式也不盡相同。
所幸,站在第一線教學現場的教師,都熟稔每個教學活動的所必須達到的教學規準,對於各個單元都在心中有一套教學模組。
以這個學期的3月18日教學視導為例,(剛有星期一第二節有課的教師就可以開放觀課)
318教學活動設計【表格示例】(冬山國中自然領域楊旺祥).pdf
318教學活動學習單.pdf(融入POE教學活動,Prediction-Observation-Explanation,預測-觀察-解釋)
(每個教學活動都要有個賣點,引人注意的焦點)
1.課本中的示範實驗,鋅取代氧化銅中的銅,但是其實效果並不明顯。
(所以教師的專業是很重要的,不然真的示範下去,時間會拖很久,效果又不好)
2.在備課過程中,找到一項頗為有用的資料,比較好的比較定量的數據與藥品是,用1公克的碳粉與5公克的氧化銅,用鋁箔紙捲成原子筆管的大小,將上述混合物放在鋁箔紙捲成的空間內包覆好,再用酒精燈加熱約7~10分鐘。
(英國足球明星貝克漢很迷人,但是教學現場中每位認真備課的漢子,也都是備課漢,一樣很迷人)
3.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有一項實驗最快速(2分鐘可見反應效果)最有效(氧化還原的概念檢視),『將美工刀插入藍色硫酸銅溶液中』,可以觀察到鐵做成的美工刀片上析出紅色的銅。
(美好的實驗,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將美工刀插入藍色硫酸銅水容液的實驗,筆者已經在專業成長社群中討論過兩次,因此已達成專家效度,至於信度則要繼續研究)
4.在段考試題中,出現一道題目
『將下列哪一項物質放入硫酸銅水溶液中,漸漸地會有紅色的銅析出?(A)氫氧化鈉(B)硫酸(C)鐵棒(D)銀線。』
學生選擇(A)氫氧化鈉的比例高達50%,選擇(C)鐵棒的比例27%,這才是正確答案,代表學生具有硫酸銅溶液中的銅離子發生還原反應,銅離子得到電子還原成金屬銅。
而我對答(A)的學生進行晤談,學生回答說:『以為氫氧化鈉中,有鈉,而鈉的活性大,所以能發生氧化,而硫酸銅水溶液中的銅離子可以發生還原。』,這是學生很典型的概念類型,殊不知,氫氧化鈉中的鈉,已經是鈉離子,而非活性大的金屬鈉,因此化學性質當然不一樣。
原本,筆者原本以為這一題學生答對的比例應該可以達到50%,而實際現場中卻只有27%的人答對,這次的經驗,讓我得到體驗到兩個重要任務
『持續修正教案』、『持續認真做教學講義、自然科試題中學生答題的可能類型。』
注意!!! 老師右手拿美工刀,材質鐵片(不是粉筆) | 老師到底是要『搞什麼飛機』 |
這個氧化還原的反應速率剛好,而且效果明顯,所以才能雀屏中選。 |
給孩子們看看反應的過程,比較看看是否與自己的預測相同? |
已經有明顯的結果了,同學睜亮眼睛仔細觀察。美工刀上有析出紅色的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