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夢冒險王~韋格納

就像將撕碎的報紙重新拼在一起,先確認紙片邊緣相符,再檢查文章可以順利閱讀,就可以確認這些撕碎的紙片,曾經是一張完整的報紙。

                                             ~韋格納( Alfred Wengener,1880-1930)。大陸與海洋的起源。

 

                                               Alfred Wengener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韋格納Alfred WengenerThe Origin of Continents and Oceans

原著南美洲與非洲大陸嵌合在一起 #插畫

大陸漂移:一個領先時代的概念          

早在十七世紀,當世界地圖的繪製技法愈來愈好,

就有人發現南美洲和非洲大陸的外形,可以像拼圖般的嵌合在一起。

但是沒有很多人留意其中的含意,直到1915年,

德國氣象學家兼地球物理學家韋格納( Alfred Wengener,1880-1930)

撰寫了[大陸與海洋的起源]一書,上述觀點才開始受到重視。

(台北市天文館 看板說明內容  2015.10.筆者參觀紀錄)

證據之一:大陸拼圖

對於陸地曾經相連的觀念,韋格納一開始也抱持懷疑的態度,

直到他注意到大西洋兩側陸地海岸線的相似度,

但當時他只採用陸地可見的外形來拼圖,馬上就遭遇其他地球科學家的挑戰

爭議點在於海岸線長期受到波浪侵蝕和沉積作用而改變外形,

就算曾經發生陸地位移,陸地形狀也不太可能還可完美的嵌合在一起。

日後科學家發現最好的拼圖外形,是採用隱藏在海平面以下數百公尺的大陸棚邊緣。

1960年代早期,布拉德(Edward Bullard,1907-1980)爵士和兩位同袍,

調查南美洲和非洲的大陸棚位置,研究結果超乎原本的預期,

他們發現,採用海平面以下900公尺深的等高線圖,可以讓陸塊形狀變得更加吻合。

證據之二:跨海相符的化石分布

          韋格納援引蕨狀種子植物舌羊齒(Glossopteris)的化石分布案例,作為支持盤古大陸曾經存在的證據。這種植物的特徵是舌頭狀的葉子,因為種子太大,無法隨風飄散、播種,但是它的分布卻廣達南美洲、非洲、印度大陸和澳洲,之後也在南極洲發現舌羊齒的化石。此外韋格納也得知,這種蕨狀種子植物和相近的植物群,只能在副極地氣候下生存,因此他進一步推論,當這些陸塊相連時,位置應該更靠近南極。

證據之三:相同的岩石類型和地質特徵

          任何玩過拼圖的人都知道,完成的成果不僅是每一小片拼圖外形要能相符,同時還要確認圖像的連續性。因此要符合「大陸漂移拼圖」的「圖像」,岩石類型和地質特徵也要有連續性。如果陸地曾經相連,哪麼從其中一個陸塊特定地區發現的岩石類型,在相連陸塊的相對位置,應該也要找到一致的岩石類型。韋格納在巴西發現了二億二千年前的古老火成岩,他在非洲相對位置也找到相似的岩石。類似的證據還有連綿的山脈在某個陸塊的海岸線突然中止,然後又在大洋另一側的陸地再度出現。以美國東海岸的阿帕契山脈為例,山脈呈現西南東北走向,在紐芬蘭沒入海中,而在大西洋另一側的不列顛群島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則發現與阿帕契山脈相似的岩石年代和地質構造。當這些陸塊拼在一起,兩側山系幾乎形成連續的山脈。

           

證據之四:古氣候資料

  把南美洲、非洲、印度大陸、南極洲、澳洲,拼成盤古大陸時,

就可以發現為何大片冰原能夠形成,也解釋了冰河移動的方向是從南極向外輻射。

乾燥、炎熱的澳洲中部怎麼會有冰河形成?

陸地動物怎麼有辦法跨海遷移?

由於這項古氣候證據的提出,

讓科學社群在往後的五十年內,接受了大陸漂移的論點和邏輯。

最後這一張從二億年前約莫是中生代初期盤古大陸開始分裂成較小的陸塊

歷經幾百萬年之後這些陸塊慢慢漂移到現在的位置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