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與子

 我很特別,我爸爸姓游,而我卻是姓楊,我是隨母姓。

我老爸和老媽一共生下我大哥、二哥、三個、和我。
念國小時,很容易跟老師解釋我是誰,因為我們兄弟四個人都長得很像。
老師也很清楚,我們四個兄弟都是同一個父親與母親。
只是大哥姓游、二哥姓楊、三哥姓游、輪到我又是姓楊。


我的父親原本是住在員山逸仙村的人,我的母親則是在宜蘭市泰山路七結巷一群姓楊的先民居住的地方出生。
我的父親與母親沒有告訴我他(她)們的戀愛經過,
到底是如何相識而結婚的。
以我目前的理解應該是
『因為母親這方的阿公阿媽沒有男丁,而留下的土地會由我母親繼承;
      因此需要找一個身強體壯的男人來耕田,  
    並且願意生下的小孩有幾個人可以姓楊。』
所以就產生了所謂的『入贅』,
以目前的眼光來看,是也些不可思議與不妥。
但是時代背景就是如此,大家也只好接受。

我的父親是一位農夫,耕作技術很不錯,人緣也很好。
我的父親也有兩位哥哥,一位弟弟,一位姊姊。
早期,我父親在大湖附近種稻子,在員山山坡地種橘子和金棗,
在金六結營區附近則是種瓜類與蔬菜,在住家附近的農地則是種竹筍。
品項繁多,一年四季都可以有收穫,
甚至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有很多工作。
以收成的金額來排列依序應該是:橘子和金棗(冬季)、稻子與竹筍(夏季)、瓜類與蔬菜(春、秋兩季)、
可以將竹葉晾乾之後,大量賣給包粽子的商家,再小賺一筆,
這也是最令我感到特別的,能夠物盡其用到如此地步。
而父親對於切竹筍也有很奇特又快速的切法,令市場的人眼睛為之一亮,我是沒親眼看過,但是聽我母親很生動地講過這件事。
其實,我並不清楚我同學的寒暑假是如何玩樂的,
我只知道我暑假要幫忙照顧竹筍,寒假要幫忙採收橘子和金棗。
我其實不會畫畫,學校課程的美術作業分數都不高,只被美術老師稱讚過『用毛筆畫竹筍』畫得很好,
我也觀察過和聽父親與兄長討論過,誰家的橘子為何收成會比較好?
有的是『在土壤方面下過功夫』,有的是『有讓蜜蜂來授粉』,有的是『地形極佳,不易受颱風破壞』
這也讓我體驗到科學對於農作物的生成之影響。
甚至,我大哥還鼓勵我要在數學和科學上好好加油,或許能為家裡提供一些建議。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