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辮之旅

 

大約是在5月份,我從雜誌的推薦書單中得知『正義:一場思辨之旅』這一本書。仔細一看原來這是美國哈佛 大學的一門哲學課程,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門課。書名雖然標榜正義(Justice),重點是思考力的訓練。主標題是:Justice,副標題是『What the right thing to do?』。而我會選擇也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是『要學生去思考怎樣選擇做對的事?』,剛好在反霸凌宣導的歌『有種幸福叫做年輕』,歌詞中也正好反覆詮釋『彼此的約定,做對的事情,然後再用氣質來證明』。

 

在任教導師班的綜合活動課時,我播放了第一集『電車問題』讓國一同學觀看,原本以為國一學生可能會看不懂這些討論的哲學問題,後來發現學生看得津津有味。『電車問題』結束後,我引用第八集的核心問題『如果有長笛要拍賣,長笛應該是給出價最高的人買去?還是應該給出價不是最高但是最會演奏的人買去?』哇!班上同學回答的不錯耶。長笛應該是給長笛吹最好的人,因為長笛之目的就是吹奏好音樂。正好符合亞里士多德政治哲學中的目的論(teleological)。

 

7月9日在二次基測陪考時,剛好看到報紙上寫著公共電視星期日早上十一點由朱學恆主持並邀請兩位來賓一起來場思辨之旅。節目中是以臺灣的案例來做思辨,比較符合臺灣的生活情境。

 

如果要看其他明星教授的課則有麻省理工的Walter Lewin教大一物理。

Justice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