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森林鐵道起點站~竹林車站

『林場』這個名詞在宜蘭羅東是很有名的,對於外來觀光客林場肉羹與林場文化園區應該是具有同等的名聲響亮度。

日式的建築物總是令人發思古之幽情,椰子樹讓人有南國的感覺。

知道10月13日段考後的鄉土實查,我們要去林場參觀,我想我還是先作一些功課吧!因此,從了實地參訪外,就是看看網路上別人到過林場的遊記。

我第一次進入林場文化園區是在一場研習會中由昆蟲專家帶進來看這邊的生態。第二次則是我帶著家裡的小孩由停車場的方向,經過木橋,沿著環湖步道走進來,小孩很快樂地東奔西跑,我們還到咖啡屋買冰享用,到車廂裏的木椅坐著。和三歲、五歲的小孩一起玩,其實情感的增進才是重點,因此,我總愛找些理由讓小孩喜歡『下次再來玩』。『下次再來玩』的含意有『我們都還能在一起』;『下次再來玩』含有『我們可以來看看這次玩和下次玩有何不同?變化在哪裡?』

在網路上我分別用『羅東林場文化園區』和『竹林車站』來搜尋相關的部落格文字與照片,結果竟然發現是以『竹林車站』為標題內容的部落格文章的內容層次比較高,換句話說,原來從下標題的能力就已經知道此人寫作能力。

我最喜歡的照片是車站內一張各從太平山車站到竹林站的票價與哩程數,很有歷史時代意義。三星卜肉附近也有舊火車站。至於太平山上的車站,我是沒有機會去看過,說來也真是奇怪,對於我這個宜蘭土著而言,尚未到過太平山會不會對不起我是宜蘭人,太平山的日出雲海、太平山的檜木神木區對我而言,都是電視畫面以及明信片上的記憶。最近,有一個吸引我去上山的理由,就是『太平山有五十多棵銀杏』,自從在日本京都看過這種活化石銀杏,我就愛上了它。

 

 

再次造訪羅東林場

10月2日星期六,再度造訪羅東林業園區,這次為了讓孩子有愉快的記憶,特地在便利商店買好了吹泡泡的材料,可以讓孩子留下吹泡泡的記憶。

最近,在宜蘭運動公園健走,看到兩排整齊的台灣欒樹,現在的台灣欒樹剛好是有金黃色花序,再過幾天就會有紅色的氣囊狀的蒴果,最後可以在地上拾獲黑色的種子。

最近有一家房地產公司的廣告,主軸是『看見房屋的真價值』,描述別家公司建議屋主把庭院的一棵大樹砍掉作為停車場,但是這家房地產公司認為這棵樹木已經留有原本屋主和孩子的許多回憶,砍掉太可惜,以後的人搬進來住,也可以讓孩子在這棵樹下玩耍,讓新的屋主和孩子們能夠繼續延續這棵樹的生命,使這老房子能創造出更多新故事。

我就是在這樣的思考之下,再次造訪羅東林場。

休息的『休』這個字,就是人在樹木下乘涼,享受微風輕拂。樹木能製造出許多芬多精和負離子,平常我們看電視、看電腦、在燈光下看書,都是接觸到帶正電的離子,假日時到樹木多的地方,能幫助我們身體更健康、思緒更清楚。

彷彿生活中中有了樹木,一切變得更美好了。

楊旺祥

冬山國中理化老師

您可能也會喜歡…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