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實驗王-一公升的光線,點亮我們的科學魂!✨
這學期第一個主題,我們確實進行了一場超酷的「光線尋寶記」—— 「一公升的光線」!
聽起來是不是很像什麼科幻小說?其實,這是一門結合了愛心、科學研究方法,還有最潮的程式設計(Arduino)的跨領域大冒險!🚀 準備好了嗎?讓我們一起揭開這趟旅程的神秘面紗吧!
🔍 看見世界的角落:寶特瓶裡的愛心與光芒 ❤️
課程的一開始,我們透過一支震撼人心的影片,讓孩子們的眼睛和心靈都被點亮了!螢幕上,外國一些缺乏電力照明的地區,人們竟然運用一個「裝滿水的寶特瓶」,巧妙地嵌入屋頂,就能為室內帶來白天的光線!小朋友們驚呼連連:「哇!這太神奇了!這根本就是現實生活中的魔法!」
我們不只學到了這個環保又充滿智慧的「寶特瓶燈泡」原理,更重要的是,孩子們開始思考:科學的力量,如何能幫助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這不只是一堂科學課,更是一堂充滿人道關懷的生命教育課呢!🌍
🔬 從科展報告到我的報告:小小科學家的練功房 💪
接下來,我們迅速變身成嚴謹的「小小科學研究員」!我帶領孩子們深入研讀歷屆優秀的科展報告。我們一起學習如何「提出問題」、「設計實驗」、「蒐集數據」,以及最重要的——「有條有理地寫出一篇科學報告」!
從分析前輩們的邏輯架構,到自己動手規劃每一個段落,孩子們寫報告的功力可說是大增!大家專注地在筆記本上畫出研究流程圖,眼神裡充滿了對真相的渴望與追求。他們學會了:科學不只是做實驗,更是一門清晰表達與邏輯思辨的藝術!📝
💻 Arduino與光敏電阻的完美結合:數據會說話 📊
重頭戲登場!我們拿出資優班的「秘密武器」—— Arduino控制器和光敏電阻!孩子們親手將電子零件接上電路板,寫下簡單的程式碼,把一堆冰冷的零件變成了一個能「測量光線」的儀器。
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個「黑暗箱」,讓孩子們親自去測試:
- 有沒有寶特瓶,亮度會差多少?
- 寶特瓶露出不同高度,箱子裡的亮度有什麼變化?
- 寶特瓶距離光線越遠,測到的數據如何變化?
看著他們緊盯著電腦螢幕上的數據曲線,討論著「變因」、「控制組」與「實驗組」的差異,那種專注的模樣,真是比任何燈光都還要閃耀!✨ 他們從實作中體會到,科學的結論不是憑空想像,而是透過精準的實驗數據來支持!
這堂「一公升的光線」課程,帶給孩子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一整套「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驗證問題」的科學家思維模式。期待他們未來能用這份「光線」,去點亮更多屬於自己的創意與奇蹟!
下次見!我們下個神奇的資優課程見囉!掰掰!👋

Views: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