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蘇澳港邊社區文物活動

 

編輯彙整:岳明國小張素珍

兵將

出蘇澳市區穿過蘭陽隧道後,即可見到右方港邊社區的標示,迥異於一般社區的入口圖騰,在此落腳的是守護村莊的「兵將」(台語),係由本庄主廟永安宮派駐在境內五個方位,手持木劍的小小稻草人,臉部顏色依東南中西北位置對應五行的青赤黃白黑,每年神明誕辰,廟方派出神轎將「兵將」請回換新裝,平日初一、十五居民則準備飯菜「犒軍」,人情味十足,是無尾港各聚落皆有的傳統信仰。為凸顯地方特色,「兵將」也改住傳統石頭厝。

 

 百年天井修護:無尾港地區緊鄰海岸,中央山脈水系豐富,地下水位高,早期社區1千多人的居民生活用水全靠這口古井,數十年來水質、水量一直未受環境變遷的影響。2001年承漁業署『富麗漁村計畫』改善古井及週邊環境,讓居民重新體驗親近生活文化與水資源的空間

 

石板屋的建築藝術

早期無尾港地區的居民依賴討海與務農為生,在漁閒或農閒期間,便利用「罟槽」、「驢仔甲」等工具到澳仔角海岸邊撿取黑石板運回村裡。慢慢地累積到足夠數量的時候,便相約「換工起厝」。一般撿回的大石板會用刀鋸切割成適當的長寬,以利堆砌。蓋石板屋的過程要先丈量基地,規劃擬建屋舍的大小,在地上挖掘一到二尺深,一尺半寬的牆面溝穴。石板屋的牆壁並沒有使用任何的樑柱強化,完全憑工匠的經驗堆砌。石板與石板之間的接著劑最早使用黏土,黏土拌牛糞或富有人家使用的黏土拌糯米;到後期才使用石灰或水泥等。石板屋的牆寬一尺半,每塊石板鋪疊的角度必須稍微向屋外傾斜,如此雨水才不會滲流入屋內。工匠在疊砌的時候,會特別注意面向屋外牆面的色澤搭配,利用黑石板天然顏色的深淺,如畫匠般鋪呈多樣的色調組合;一個好的工匠就如同一位彩繪藝術家一般,蓋出來的石板屋牆面真如畫布一般,令人嘆為觀止。

1.牽罟文化:早期我們港邊社區是一個以農、漁為主的聚落,近年來因為社會經濟型態的改變,使得一些先民留下來的文化,慢慢的被人們所遺忘,希望借由地方耆老的口述,用舞蹈方式呈現,使咱們孩子能更加了解以前先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牽罟的歷史。

2.牽罟的訊息:以前資訊不發達,要通知大家來牽罟,就會吹海螺當作訊號,每一組吹的螺聲都不一樣,一聽就聽得出來是哪艘船要牽罟,聽到螺聲之後,大家就會放下手邊的工作,跑到海邊來牽罟,螺聲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甚至連在隘丁、港口那兒田裡工作的人都聽得到。

3.牽罟要「靠海冬」(看運氣),有時海冬(海象)不好,常常抓不到魚,有時海冬(海象)很好,就會抓很多,海冬影響很大,尤其要看海裡的流水情形,當流水比較好的時候,魚群會聚集比較多,流水如果不好,魚就不會靠過來。

  

 

一瓶好醬油除了可以為菜餚加分,也可傳香千里。社區尚有多位婦人以古法釀造醬油,是社區的另一項的傳統產業。

社區婦女從家族長輩手中學習手工醬油的方法,就一直延襲至成,由於手工醬油的製作過程當的麻煩,年輕一輩都得無法接受,真的手工醬油的製作方法也跟著走入歷史。

十多歲就開始跟著家中婆婆學習手工釀製醬油的楊陳阿爽,雖然己經70多歲,但是,一手好功夫不僅寶刀未老,連製作的器具都保存完好,包括台灣早年用來熬煮醬油的大鍋、大醬缸、大灶…等。

手工釀製醬油它有一定的程序,尤其要求在測試鹹度時絲毫不能馬虎,從挑選黑豆、蒸軟、燉煮、過濾、濃縮等過程都不可馬虎,任何一個步驟不注意,就無法製作出上好的手工醬油,經過純手工做出來的醬油不論味道、色澤與香醇度自然是時下速食、化學醬油難以相提並論,早年賣醬油都是以鐵馬載到特定的雜貨店寄放,收錢時再順便將空瓶收回,就像如以前鄉下地區常見的寄藥包一般。

手工釀造醬油的程序,首先從黑豆的桃選,一般黑豆的收成大約都在 曆五、六月收成,將收成的黑豆經過日曬二天(視天氣而定)在將黑豆粒及黑豆殼分開,要做醬油之前的步驟如下:

一、將黑豆清洗乾淨(以15斤的黑豆為計)

二、洗淨後的黑豆用大灶(用木材)燉煮,燉煮的水量必須比必多出一個拳頭的量,燉煮大約為一小時。

三、將燉煮好的黑豆拿起放於竹盤上,再用手或筷子將黑豆平均 開,放至不同的竹盤上,放於太陽下曬約二至三小時後收起。

四、將曬好的黑豆用絲瓜葉平舖蓋上,待生出白色的菌(此期間不可去翻黑豆,約二至三天),絲瓜葉拿起即可翻動長出白菌的黑豆,翻動可使黑豆更均衡的發酵,此階段為一星期。

五、待發酵好的黑豆日曬一天後放於大醬缸內,第一次早上將水量加滿至黑豆一倍高的量,晚上再將鹽7斤放入,待第二天再將水量加滿整大醬缸及12斤鹽(一起放)。(大醬缸必須放於太陽下曬才可,且每天早上都要絞動大醬缸中的黑豆至少一次,晚上要用木板上)

以上動作待18~20天後才將黑豆拿起,將剰下的黑豆水放於大灶中煮,煮的時間依火候的大小不定,一般大約為8~10小時,待煮好的成品即是純手工不添加防腐劑及化學色素的古早味醬油。

分類: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宜蘭舊監拆除

還記得舊監從前的模樣嗎?

在舊監原址上要建造的是大型超商,你認為好嗎?這是個沒有肯定的答案的問題,在社會的變遷中,這是一個直得讓學生思考的議題,提供教學照片大家,祝教學順利囉!

舊監正門

照片來源:http://www.chinese.ncue.edu.tw/taiwan/yilan.htm

從土丘上拍–周庭霖拍攝

舊監側面

照片來源:http://www.chinese.ncue.edu.tw/taiwan/yilan.htm

舊監牢房–鄭珮銣拍攝

這些景物已經不復在囉!看一看當初拆除時的情形吧!

[@more@]

瞭望台牆垣拆除:

舊監旁園地妝飾椅拆除:

舊監牢房拆除:

樹木移植:

分類: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大里天公廟

大里天公廟(又稱慶雲宮),位於宜蘭縣濱海公路旁。坐擁草嶺山,前臨太平洋,廟內供奉玉皇大帝,香火十分鼎盛,遠近知名。
大里天公廟與海面的龜山島遙遙相望,右側後山,為古時台北到宜蘭的交通要道—-草嶺古道,約走約50分鐘可抵虎字碑。沿途風景優美。

天公廟:

遙望太平洋:

山後通往草嶺古道之階梯與入口

天公廟後碑文:

[@more@]

分類: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公共電視的歷史鉅作–《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

公共電視出了一套很棒的影像台灣史:《打拚-台灣人民的歷史》,目前正敎授社會領域第三學習階段的老師可以購買觀賞。您可以到公共電視網站的”公視商品”去看看喔!

******************************************************************************************************************

[@more@]

<內容簡介>

No.1 島嶼黎明

十六世紀,葡萄牙商船發現位於東南亞海域的台灣島–福爾摩沙-美麗之島(Ilha Formosa)。
從舊石器、新石器到鐵器時代,台灣島上的人在不同的時期、地方出出入入,生命在此生根發芽,人類在此學習、適應和生存,建構起獨特的生命力。這一切隨著十七世紀的到來加快速度,開啟台灣歷史的序幕。

No2. 福爾摩沙

荷蘭人、西班牙人的短暫統治,台灣開始產生全島性的互動效應,進而產生第一個漢人政權,關鍵人物正是充滿傳奇色彩的鄭成功。
歷經荷西到明鄭的統治與開發,台灣從原始社會邁入初期的商業與農業社會,從世界史的角度來看,台灣承繼南島文化、文藝復興以降的西洋文明以及漢文化,有衝突、有融合、有侵略、有互助,台灣,也在先民篳路藍縷中,一步步踏上近代歷史的洪流脈動裡。

No.3 帝國邊陲

台灣被清帝國納入版圖時,清正?帝國盛世,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太平日子,但是對台灣這個化外之地的小島卻採取戒慎恐懼的消極治理態度。
在朝廷眼中臺灣或許是個化外之地,但在先民的心裡這是無可替代的家園。由於民間蓬勃的發展和清國對外戰爭屢屢失利,清國政府不得不開始在台灣建城,並開放安平與淡水兩個口岸讓洋人通商。1840年的鴉片戰爭,是個歷史的轉折點。

No.4 外海挑戰

戰爭後,台灣門戶洞開,西方的商人、冒險家、傳教士紛紛來到台灣。
台灣社會當時對洋人還抱著懷疑和排斥的態度,身為一個傳洋教的「外國番仔」,走在街上,會被人吐口水、扔橘仔皮,甚至丟石頭。雖然基督教在台灣各地常常受到迫害,但由於傳教士的努力,教會的影響力還是在台灣逐漸擴散開來。隨著島上政權的轉手,無論漢人或原住民,他們的命運有更激烈而戲劇性的變化。設省後不到十年,台灣被戰敗的清帝國割讓給了日本。

No.5 烈日殖民

依據馬關條約,清帝國將台灣、澎湖割讓給日本,台灣已成為日本領土的一部份,日人因台灣的歷史文化、語言、風俗習慣及社會型態迥異於日本,乃仿效當時列強統治殖民地的方法。
日本殖民統治的五十年期間(1895-1945),台灣歷史的發展呈現出兩個主軸,一方面是對殖民政權展開反抗,另一面也開始追尋、建構近代國家社會。1920年代是個轉捩期,日本統治台灣的政策在此時產生重大改變,台灣社會也開始呈現出不同的風貌。

No.6 覺醒時代

隨著日本帝國對外擴張的腳步,1930年代,戰爭陰影逐漸籠罩台灣。
二次大戰後,接收台灣的國民黨政府視曾經加入日本軍隊的台籍日本兵為敵人,造成台灣兵的迷惘,「為誰而戰?為何而戰?」、「我們是輸了?還是贏了?」即使在戰爭結束多年後,問號仍然在他們的夢魘中載浮載沉,揮之不去。

No.7 悲劇未央
大陸人與台灣本地人之間,隔閡與摩擦日益加深,民心日漸流失。在一次緝煙衝突中,引發二二八事件,成為台灣歷史上的大悲劇,且深深影響台灣的政治走向。
1949年國府撤退入台,國民黨在台灣的統治力也趨於鞏固,九十多萬軍公教人員跟隨著國民黨政府來到台灣,使得台灣的人口結構產生了量變和質變,多元文化的發展又再一次在這個海島上進行相互的激盪和改變,有了更豐富的面貌。

No.8 航向民主

1970年代初期,台灣面臨內外重大變局。對外,被迫退出聯合國;對內,經濟發展逐漸面臨瓶頸,人民要求擴大政治參與的呼聲日益增高。隨著各項選舉的展開,民主運動益發洶湧,其間發生過中壢事件、美麗島事件,反對運動數度受挫,終而逐漸壯大,最後突破黨禁,促成解嚴。
民主化的進程上,李登輝接著推動台灣省長與總統直選;2000年,台灣在李登輝的手中完成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民進黨籍的陳水扁以相對多數票當選第十任總統,政黨輪替也象徵了台灣向過去的一黨獨大政治告別。

##以上資料取自公視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