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彙整:岳明國小張素珍
兵將
出蘇澳市區穿過蘭陽隧道後,即可見到右方港邊社區的標示,迥異於一般社區的入口圖騰,在此落腳的是守護村莊的「兵將」(台語),係由本庄主廟永安宮派駐在境內五個方位,手持木劍的小小稻草人,臉部顏色依東南中西北位置對應五行的青赤黃白黑,每年神明誕辰,廟方派出神轎將「兵將」請回換新裝,平日初一、十五居民則準備飯菜「犒軍」,人情味十足,是無尾港各聚落皆有的傳統信仰。為凸顯地方特色,「兵將」也改住傳統石頭厝。
百年天井修護:無尾港地區緊鄰海岸,中央山脈水系豐富,地下水位高,早期社區1千多人的居民生活用水全靠這口古井,數十年來水質、水量一直未受環境變遷的影響。2001年承漁業署『富麗漁村計畫』改善古井及週邊環境,讓居民重新體驗親近生活文化與水資源的空間
石板屋的建築藝術
早期無尾港地區的居民依賴討海與務農為生,在漁閒或農閒期間,便利用「罟槽」、「驢仔甲」等工具到澳仔角海岸邊撿取黑石板運回村裡。慢慢地累積到足夠數量的時候,便相約「換工起厝」。一般撿回的大石板會用刀鋸切割成適當的長寬,以利堆砌。蓋石板屋的過程要先丈量基地,規劃擬建屋舍的大小,在地上挖掘一到二尺深,一尺半寬的牆面溝穴。石板屋的牆壁並沒有使用任何的樑柱強化,完全憑工匠的經驗堆砌。石板與石板之間的接著劑最早使用黏土,黏土拌牛糞或富有人家使用的黏土拌糯米;到後期才使用石灰或水泥等。石板屋的牆寬一尺半,每塊石板鋪疊的角度必須稍微向屋外傾斜,如此雨水才不會滲流入屋內。工匠在疊砌的時候,會特別注意面向屋外牆面的色澤搭配,利用黑石板天然顏色的深淺,如畫匠般鋪呈多樣的色調組合;一個好的工匠就如同一位彩繪藝術家一般,蓋出來的石板屋牆面真如畫布一般,令人嘆為觀止。
1.牽罟文化:早期我們港邊社區是一個以農、漁為主的聚落,近年來因為社會經濟型態的改變,使得一些先民留下來的文化,慢慢的被人們所遺忘,希望借由地方耆老的口述,用舞蹈方式呈現,使咱們孩子能更加了解以前先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牽罟的歷史。
2.牽罟的訊息:以前資訊不發達,要通知大家來牽罟,就會吹海螺當作訊號,每一組吹的螺聲都不一樣,一聽就聽得出來是哪艘船要牽罟,聽到螺聲之後,大家就會放下手邊的工作,跑到海邊來牽罟,螺聲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甚至連在隘丁、港口那兒田裡工作的人都聽得到。
3.牽罟要「靠海冬」(看運氣),有時海冬(海象)不好,常常抓不到魚,有時海冬(海象)很好,就會抓很多,海冬影響很大,尤其要看海裡的流水情形,當流水比較好的時候,魚群會聚集比較多,流水如果不好,魚就不會靠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