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教學資源/Teaching Resources

蘇澳港邊社區文物活動

 

編輯彙整:岳明國小張素珍

兵將

出蘇澳市區穿過蘭陽隧道後,即可見到右方港邊社區的標示,迥異於一般社區的入口圖騰,在此落腳的是守護村莊的「兵將」(台語),係由本庄主廟永安宮派駐在境內五個方位,手持木劍的小小稻草人,臉部顏色依東南中西北位置對應五行的青赤黃白黑,每年神明誕辰,廟方派出神轎將「兵將」請回換新裝,平日初一、十五居民則準備飯菜「犒軍」,人情味十足,是無尾港各聚落皆有的傳統信仰。為凸顯地方特色,「兵將」也改住傳統石頭厝。

 

 百年天井修護:無尾港地區緊鄰海岸,中央山脈水系豐富,地下水位高,早期社區1千多人的居民生活用水全靠這口古井,數十年來水質、水量一直未受環境變遷的影響。2001年承漁業署『富麗漁村計畫』改善古井及週邊環境,讓居民重新體驗親近生活文化與水資源的空間

 

石板屋的建築藝術

早期無尾港地區的居民依賴討海與務農為生,在漁閒或農閒期間,便利用「罟槽」、「驢仔甲」等工具到澳仔角海岸邊撿取黑石板運回村裡。慢慢地累積到足夠數量的時候,便相約「換工起厝」。一般撿回的大石板會用刀鋸切割成適當的長寬,以利堆砌。蓋石板屋的過程要先丈量基地,規劃擬建屋舍的大小,在地上挖掘一到二尺深,一尺半寬的牆面溝穴。石板屋的牆壁並沒有使用任何的樑柱強化,完全憑工匠的經驗堆砌。石板與石板之間的接著劑最早使用黏土,黏土拌牛糞或富有人家使用的黏土拌糯米;到後期才使用石灰或水泥等。石板屋的牆寬一尺半,每塊石板鋪疊的角度必須稍微向屋外傾斜,如此雨水才不會滲流入屋內。工匠在疊砌的時候,會特別注意面向屋外牆面的色澤搭配,利用黑石板天然顏色的深淺,如畫匠般鋪呈多樣的色調組合;一個好的工匠就如同一位彩繪藝術家一般,蓋出來的石板屋牆面真如畫布一般,令人嘆為觀止。

1.牽罟文化:早期我們港邊社區是一個以農、漁為主的聚落,近年來因為社會經濟型態的改變,使得一些先民留下來的文化,慢慢的被人們所遺忘,希望借由地方耆老的口述,用舞蹈方式呈現,使咱們孩子能更加了解以前先民生活的困苦以及牽罟的歷史。

2.牽罟的訊息:以前資訊不發達,要通知大家來牽罟,就會吹海螺當作訊號,每一組吹的螺聲都不一樣,一聽就聽得出來是哪艘船要牽罟,聽到螺聲之後,大家就會放下手邊的工作,跑到海邊來牽罟,螺聲可以傳到很遠的地方,甚至連在隘丁、港口那兒田裡工作的人都聽得到。

3.牽罟要「靠海冬」(看運氣),有時海冬(海象)不好,常常抓不到魚,有時海冬(海象)很好,就會抓很多,海冬影響很大,尤其要看海裡的流水情形,當流水比較好的時候,魚群會聚集比較多,流水如果不好,魚就不會靠過來。

  

 

一瓶好醬油除了可以為菜餚加分,也可傳香千里。社區尚有多位婦人以古法釀造醬油,是社區的另一項的傳統產業。

社區婦女從家族長輩手中學習手工醬油的方法,就一直延襲至成,由於手工醬油的製作過程當的麻煩,年輕一輩都得無法接受,真的手工醬油的製作方法也跟著走入歷史。

十多歲就開始跟著家中婆婆學習手工釀製醬油的楊陳阿爽,雖然己經70多歲,但是,一手好功夫不僅寶刀未老,連製作的器具都保存完好,包括台灣早年用來熬煮醬油的大鍋、大醬缸、大灶…等。

手工釀製醬油它有一定的程序,尤其要求在測試鹹度時絲毫不能馬虎,從挑選黑豆、蒸軟、燉煮、過濾、濃縮等過程都不可馬虎,任何一個步驟不注意,就無法製作出上好的手工醬油,經過純手工做出來的醬油不論味道、色澤與香醇度自然是時下速食、化學醬油難以相提並論,早年賣醬油都是以鐵馬載到特定的雜貨店寄放,收錢時再順便將空瓶收回,就像如以前鄉下地區常見的寄藥包一般。

手工釀造醬油的程序,首先從黑豆的桃選,一般黑豆的收成大約都在 曆五、六月收成,將收成的黑豆經過日曬二天(視天氣而定)在將黑豆粒及黑豆殼分開,要做醬油之前的步驟如下:

一、將黑豆清洗乾淨(以15斤的黑豆為計)

二、洗淨後的黑豆用大灶(用木材)燉煮,燉煮的水量必須比必多出一個拳頭的量,燉煮大約為一小時。

三、將燉煮好的黑豆拿起放於竹盤上,再用手或筷子將黑豆平均 開,放至不同的竹盤上,放於太陽下曬約二至三小時後收起。

四、將曬好的黑豆用絲瓜葉平舖蓋上,待生出白色的菌(此期間不可去翻黑豆,約二至三天),絲瓜葉拿起即可翻動長出白菌的黑豆,翻動可使黑豆更均衡的發酵,此階段為一星期。

五、待發酵好的黑豆日曬一天後放於大醬缸內,第一次早上將水量加滿至黑豆一倍高的量,晚上再將鹽7斤放入,待第二天再將水量加滿整大醬缸及12斤鹽(一起放)。(大醬缸必須放於太陽下曬才可,且每天早上都要絞動大醬缸中的黑豆至少一次,晚上要用木板上)

以上動作待18~20天後才將黑豆拿起,將剰下的黑豆水放於大灶中煮,煮的時間依火候的大小不定,一般大約為8~10小時,待煮好的成品即是純手工不添加防腐劑及化學色素的古早味醬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