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年級十一年的導師經驗中,我是那個每次打針都不會有小孩哭鬧的紀錄保持者,哈哈
今年小一健康課就來創一下三個班都沒有小孩哭鬧的紀錄啦!
~~~~~~~~~~~~
其實小孩會哭鬧是因為緊張與未知,加上有過不好的經驗導致,而且這是一年級小朋友第一次在沒有家長的陪同下自己面對打針這件事,當然會更加緊張。
只要跟他們說清楚,並討論面對的方法,他們雖然會緊張但都會好好配合。
~~~~~~~~~~~~~
我先做一個調查:「你們覺得打針會不會痛?」
我也跟著投票「會痛」
這時一定會有小孩說:「打針不痛,就像蚊子叮一樣」
我會說:「不對,蚊子叮的時候根本不會痛,打針明明就會痛!」
(很多大人用騙孩子不痛的方式,等到真的打針時明明就會痛,小孩就會產生不信任感)
「不過,打針的痛是一下子,跟跌倒受傷的傷口比起來,真的沒這麼痛。」

護士阿姨會先用棉球擦一擦,這時候感覺是涼涼的,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很多小朋友都不知道耶,因為他們在這個時候就開始準備哭了,哈)
「那是酒精,就是我們用來消毒手的酒精,要打針的部位流汗、髒髒的,先消毒一下,涼涼的也會覺得比較舒服。」
接下來就是要打針的手臂說明
「你們寫字用哪隻手?」
「那打針就不要哪這隻手」(小朋友分不清楚左右)
「你們現在將手臂放鬆,用手摸一下那塊肌肉,現在是軟軟的。當你用力時,現在這塊肌肉摸起來就比較硬。」–>老師故意將手用力縮著
「你們覺得護士阿姨要把針刺進去的時候,是軟軟的肌肉比較好刺,還是硬硬的肌肉比較好刺?」
「如果肌肉硬硬的是不是就要比較用力刺進去,那不就更痛?」「如果你又很緊張扭動手臂,那就可能讓針斷掉,是不是就要痛更久?」–>用比較的方式讓小朋友理解為什麼不要掙扎或縮起手臂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放鬆」
「流感疫苗的藥水少少的,所以大概數123就打完了,不像去住院時打點滴那種藥水比較多就要打很久」–>用比較的方式讓小朋友理解打針的時間很短






(很多絕招都出現了,哈哈)



孟耘老師小時候也超怕打針的,是怕到在排隊的時候就暈倒的那種哦!(這是真的!)
後來,學校的護士阿姨每次要開始打針時就會把我叫到第一個,讓我第一個打,我覺得這個方法也很好,如果你看別人打針會害怕,那就舉手說「我可以第一個打嗎」
另外,孟耘老師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做鬼臉,做鬼臉時打針的那隻手還是放鬆的哦–>這時老師不計形象的做出醜鬼臉表演

老師請幾個小朋友上台演練,其他的小朋友仔細觀察他用什麼方法忍耐的
「你要打哪一隻手」
「消毒哦」
「深呼吸」(這時我用我的指甲當作針刺一下他們的手臂)
「你們有看到他用什麼方法嗎?」
「他們說對了嗎?」
「你用了兩種喔!這樣也可以哦,兩種方法同時用忍耐力更高耶」

星期五打針時孟耘老師會去陪你們,順便準備了神秘小禮物哦!用方法勇敢打針的人就可以領到。

~~~~~~~~~~~~~~~
打針當天,準備好棉花糖(容易塞進嘴巴、入口即溶甜滋滋)。
我洗好手站在打針的出口,只要打完針的小朋友,我都立刻拿一顆棉花糖放到他們的嘴裡(不要讓他們用手拿,老師直接放進他們嘴裡)。
掉眼淚的,也會塞一顆棉花糖到嘴裡,並且請他趕快擦掉眼淚不能讓其他人看見。嘴裡甜甜的,會增加勇氣。
真的很緊張的我會趕快先問他要用什麼方法、要不要申請阿姨或老師抱抱。
今天,一年級三個班的小朋友都笑呵呵地完成打針哦!而且還不停跟我分享他們用了什麼方法,超可愛的。
沒打針的人,眼巴巴的看著大家吃棉花糖,「你們很乖耶,在這邊等沒有搗亂,孟耘老師也送你們神秘禮物吧!」
~~~~~~~~~~~~~~~~~~~
我自己的小孩從小到大打針、看牙醫從來不哭鬧,除了我都跟他們講清楚、正確的回答他們的提問外,結束後都會去吃的甜甜的冰淇淋或甜點,讓這些經驗充滿甜甜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