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進階~歐用生教授之[課程與教學政策協作知能]

歐教授,幽默風趣

 每個人都有理論,只是習焉而不察==>暗默中運作、流傳久遠

老師教學時,會這樣教,一定有其理論存在心中,只是,這個理論有時是以前為了什麼原因而這樣做,久了就忘記了;有時是前輩(學校)流傳下來要這樣做,卻不知道為什麼,因為前輩(學校)也沒有告知原因。

==>每當教學時,要不斷的問自己:"為什麼這樣做?"  "是否有別的方式?"

教師是陌生人 

"探究式的、驚奇的看見自己的生活世界,注意到從前忽視的細節和類型"(Greene)

去熟悉化–>愈是熟悉的,愈容易忽略。老師習慣將教材習以為常,應該每次都用陌生的態度去發展各種可能,陌生自然有可能性產生。例:如果是從未接觸過的科目,必定用盡心力去準備,但是隔年再教到,自然會鬆懈。因此,老師應該要與自己熟悉的專業當個陌生人。

處在第三空間、游移空間、美學空間、幽靈空間、遊戲空間,自然會有生成、創發、轉型、超越、更多可能性。

我們應該比別人更多–>實踐與理論的遊戲,將實際世界的實踐導向理論、將理論運用到實際世界。

 

………………………………………………………………………………………………………………..

歐教授的課,讓我驚訝!

原本我不斷精進是希望更熟悉這個領域,要如何變成陌生人呢?

回想過去的教學,低年級進入第四回合,如果不是因為深入接觸閱讀與寫作,我的課程與教學應該會陷入自己厭惡的重複。每當更深入的多吸收了相關知識理論,我就覺得自己又蛻變一次,我可以理解歐教授說的陌生人觀念。

想到吳麗君教授提過"跨界的重要",因為跨界我可以看到不同的組合、因為跨界我也才能因為陌生而產生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