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荖坑溪流探險隊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5 參與戶外學習與自然體驗,覺知自然環境的美、平衡、與完整性。
- 策劃/執行人:林震青
- 動機:其他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困難
- 實施期間:109.09.24
- 參與人數:128
目標:
1.認識河川生態及各類水中生物。 2.感受自然野溪的美好感受,進而培養孩子喜愛大自然的態度。 3.培養學生珍惜水資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 4.從觀察水中生態,培養愛護野生生物及愛護環境的觀念。 5.認識在地溪流及水文生態。
進行方式:
- 先利用繪本介紹河川因為開發的轉變對河川本身及周圍生態的影響,並用卡片的方式加深孩子的印象。
- 河川探險,穿好該有裝備後,示範如何利用道具觀察,如何翻石頭不對生物造成傷害等等注意事項。
- 提醒注意事項,及安全叮嚀。
成果描述:
環教中心的課程豐富有趣,這次的溪流探險隊,所以學生們都相當的興奮,實際到河川時也是不時的翻找觀察尋找,這樣的課程能引起學生主動學習發現的動機,對教學者來說是一種啟發,對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幫助。
實施心得:
講師先在室內引導學生認識溪流環境,溪流裡邊的昆蟲、溪裡的生物,學生可以提升專注力與專心度,過程中,學生第一次親手接觸到魚蝦、螃蟹,心中滿滿的感動,希望以後水中都有滿滿的魚蝦,更加深孩子們的環保觀念。
學習者心得:
- 1.我抓到好大隻的螃蟹,真是太神奇了,居然有大螃蟹躲在石頭縫中,好棒喔!
- 2.我有看到好多的小蝦子,希望以後每一條河流都有魚蝦,那就更棒了,就可以每天都下水去看蝦子。
- 3.武荖坑的溪流真的很多生物,真的很棒,聽說以前宜蘭的河流都有很多魚蝦,但是現在都沒有,太可惜了。
當天活動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5xdWTvZj6Q
二、走訪雙連埤,愛護濕地
- 環境議題:河川湖泊濕地
- 執行方法:戶外教學/解說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環境倫理
- 議題實質內涵:E26 覺知生物生命的美與價值,關懷動、植物的生命
- 策劃/執行人:林震青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06.22
- 參與人數:33
目標:
1.認識雙連埤濕地保育復育的重要性。
2.了解溼地對生態多樣性的重要,及認識各類濕地生物。
3.走訪濕地,並感受濕地動植物的美,並養成愛護環境的態度。
4.了解雙連埤的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及生物的增減。
進行方式:
1.實地走訪雙連埤濕地,了解當地的生物及環境狀態,並親手觸碰植物,了解各式各樣的溼地植物。
2.由生態教室的專任講師帶領學生實際認識雙連埤溼地的生態植物、文化、傳統建築等。
3.透過實作的方式,讓學生利用晒乾的玉米禾,剪碎用果菜機磨成玉米槳,之後再透過濾網製成再生紙。
成果描述:
- 從實地走訪雙連埤中,學生驚訝發現,原來濕地有那麼多的生物,而溼地也涵養水源,養活了眾多的動植物。
- 親手觸碰植物及親眼看水中的生物優游,讓學生們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及愛護環境的重要。
- 學生認識很多常見的植物,如水社柳、咸豐草、莎草、李氏禾等。
- 在實做的過程中,了解植物用途,並懂得要珍惜資源。
實施心得:
1.學生能在大自然中學習,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能從做中學,懂得感恩惜福。
2.大自然給予人類這麼美好的資源,人類應該要好好愛惜,雙連埤能復育保育要感謝眾人努力的成果。
3.學生親身感受濕地的美好,在山林雲霧中,觀賞動植物的生態,體驗自然的和諧寧靜,大家都希望能保持大自然的美好,而不希望太過人為開發,破壞環境。
學習者心得:
- 雖然坐車坐很久,但是沒想到上面很開闊,好大的一個湖耶。
- 講師哥哥講得很好,原來有好多的植物,都很有用。
- 原來濕地的作用非常的大,而不是一塊積水的地而已,濕地養育了很多很多的生物。
- 雙連埤濕地教室很有趣,很多手作的活動,很好玩。
- 講師哥哥沿路講了很多的植物及青蛙,小鳥,原來濕地生物有那麼多啊!
三、參觀利澤焚化爐
時間:109年10月23日
活動目標:
1.充實師生環境教育知能,了解環境永續發展之意義。
2.推廣資源回收再利用、落實垃圾減量及節能減碳之觀念。
3.加強環境教育觀念,培養其環境素養、提升環境責任感。
4.藉由參觀焚化爐了解垃圾處理方式及資源回收的重要。
5.參觀無尾港濕地並觀賞鳥類棲息地,培養愛護生態環境的態度。
進行方式:
1.解說生活中各種碳足跡排放量、各種節能減碳的方法。
2.觀賞影片簡介焚化爐運作情形、垃圾的處理情況,再實地參觀焚化爐。
3.討論如何將垃圾分類更確實,減少垃圾的產生及減少資源的浪費。
4.介紹廚餘及一些其他垃圾為何不適合焚化等問題。
5.參觀濕地,並觀察鳥類,了解減少垃圾、愛護地球的重要。
成果描述:
1.參訪焚化爐,看到每天由非常多輛次的垃圾車,載送由市民所產生的巨量垃圾進入焚化廠,學生了解垃圾真的對環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2.由工程師講解垃圾焚化的流程,並了解廢氣、廢水在排放前,都要經過處理符合環境衛生的合法標準,了解到其實焚化爐是非常乾淨,並沒有製造太多的汙染。
3.了解由燃燒垃圾所產生的高溫蒸汽,還可以推動蒸氣發電,一部分提供焚化廠自用,大部分還可以賣給台電賺錢。
4.加強了學生資源回收再利用的環境教育觀念,並提升環境責任感,讓他們知道不亂丟廢棄物,不傷害環境,是可以靠自己的舉手之勞就做得到。
5.最後的賞鳥的活動,讓孩子們感受乾淨、美好自然的環境,讓自然永續,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心得:
1.透過這次的參訪,終於讓我們知道垃圾是怎麼處理的,原來資源回收是多麼的重要。也知道焚化爐不會排放廢氣、廢水,但是為了要讓焚化的效率高,就不能亂丟廚餘、太濕的東西,不然還要增加火力,浪費資源。
2.了解到很多愛地球的環保行為,像是少開車,多騎腳踏車,自備環保杯、環保筷、購物袋。
3.最後參觀濕地並賞鳥的活動,讓我們感受到,其實好好的愛護大自然,讓生物們好好地活在地球上,其實是最美好的一件事。
四、蘭陽博物館之旅
執行方法:實地參觀/講授
- 教育階段:國民小學
- 學習議題:永續發展
- 議題實質內涵:E29 覺知人類發展〈經濟發展與工業發展〉對環境的衝擊
- 策劃/執行人:林震青
- 動機:無
- 目標範圍:班級性
- 難易度:普通
- 實施期間:109.10.22
- 參與人數:63
主題:探索鯨奇
海豚有肚臍嗎?海豚的祖先是誰?同樣身為哺乳類動物的我們,對鯨豚的瞭解有多少?蘭陽博物館所在的烏石港是台灣重要的賞鯨基地,而在進行賞鯨活動的同時,我們是否對牠們造成干擾?本課程透過分站觀察與遊戲,認識鯨豚的演化、鬚鯨和齒鯨截然不同的攝食行為,以及宜蘭常見的鯨豚種類辨識,並且探討鯨豚目前所遭遇的種種困境。
孩子們都對鯨豚們非常好奇,也收穫滿滿,非常好的一場參觀活動喔
五、宜蘭博物館家族入校園
利澤國際偶戲藝術村
「與偶同樂」互動式偶戲體驗
時間:109年05月28日 地點:新群育樓五樓會議室
參與班級:208、207、306、307
六、羅東自然教育中心課程
時間:109年07月14日
班級:403、406
課程名稱:樹木的(碳)息–量測學校樹木、估算固碳量
七、宜蘭博物館家族入校園活動-蘭陽窯
蘭陽窯/生活陶樂陶陶
☉製陶過程介紹
☉探討「遺址.原住民族生活陶」的祕密
☉陶瓷實作DIY
執行年級:四年級
時間:109年10月8日上午2、3節及下午1、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