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頭份 歌仔戲發源地

歌仔戲是華人唯一發源於台灣的戲種,結頭份則是歌仔戲的發源地、起源地。

  頭分村在清代稱為「結頭份庄」,日治期間於1901年(明治33年)仍名「結頭份庄」,直至39年重新調整行政區,結頭份村範圍不變,但更名為「頭分村」,而社區便叫「頭分社區」。

  「結」乃是宜蘭地區拓墾組織的基本單位,結有頭人,稱為結首,結頭份乃指結首所分得的田份。「頭分」與「結頭份」意義大不相同,不論時代變更,本地以「我是結頭份人」自稱,從沒改變過,為此社區居民共議要找回「原名」,101年終於把「頭分社區」正名為「結頭份社區」。

結頭份
結頭份大樹公

  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下稱結頭份社區)位於宜蘭縣員山鄉東側,鄰近雪山山脈山麓湧泉帶,水源清淨充沛,全村面積為2.8平方公里,人口數有1,536人,社區產業以竹筍、稻米為大宗。社區大廟讚化宮供奉三山國王,廟前有一棵千年臺灣原生樹種茄苳樹,村民敬為「大樹公」,大樹公樹蔭下的宜蘭人發展出本地歌仔,是臺灣本土戲劇「歌仔戲」的原型;因此,結頭份被喻為歌仔戲發源地,但大樹公沒有名份,社區為老樹奔走倡議,終於在103年如願讓結頭份大樹公獲宜蘭縣政府認定登錄為「縣定文化景觀」,肯定其「孕育」文化的重大貢獻(103年6月30日府文資字第1030004776B號)。

  為了傳承歌仔戲文化歷史,結頭份社區於98年9月正式成立結頭份歌仔戲班,每週三晚上7點至9點聘請宜蘭縣立蘭陽戲劇團專業老師為社區居民授課,學員年齡層包含小學3年級學生至80歲宜蘭縣員山鄉結頭份社區發展協會社區的阿嬤,並進一步於105年至106年結合社區在地同樂國小參加全國歌仔戲大賽,且連續2年榮獲冠軍獎項之殊榮,可謂「臺上代有才人出,後生晚輩競出頭」

  結頭份社區居民以歌仔戲原鄉為榮,不畏艱難傾社區人力、物力扛起保存、推廣在地歌仔戲文化的大旗,於99年起舉辦「結頭份歌仔戲文化節」,邀請傑出戲團回歌仔戲原鄉公演交流,10年來鑼鼓喧天曲唱連臺,109年「結頭份歌仔戲文化節」將邁入第11屆。此外,結頭份社區綠竹筍、麻竹筍產業的質與量廣受市場好評,是社區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社區除了著墨於歌仔戲文化傳承推廣之外,108年取得低碳永續家園銀級認證,運用竹園產生農業廢棄物「化廢成寶」,為友善耕作提供養料,吸引更多農民與社區居民共同投入實踐與感受環境永續、循環經濟的綠色生活價值。

跳至工具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