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壁虎大眼睛】EP70. 教育噗浪客:老師社群的影響力~鄭志鵬老師


「教師社群」在學校裡很常聽到,因為每年都會讓老師們提出計畫申請,希望藉由教師自己揪團增能,較能符合教師想要的內容。我記得剛開始真的很多老師申請,但沒幾年就變成沒什麼人要申請了。為什麼呢?

好幾年前我自組語文領域備課,主任覺得可以一起申請計畫又有經費可以用。當時我只是個教師身分,計畫規定一定要幾次、要經費核銷、要成果,而且還有規定要達到哪些效益,我光花時間寫計畫、寫成果、處理經費核銷的時間,都夠我改好幾疊作業簿了!申請過一次就不想了。

後來,社群又被規定一定要有觀課、議課,成果還要召集人分析對學生學習有什麼成效…….(一堆有夠難回答的問題),誰還要申請!

現在,我是這個業務的承辦人,我所在的縣市在精進計畫申請時規定,社群申請經費要佔50%,也就是有多少社群才能申請校本研習的經費,然後還有總額上限。而校本研習又都是些必辦的(性平、環教、資訊、輔導……),所以一定要有社群。但是沒有人願意申請社群啊!所以,全部都是「我」要處理,從申請計畫、核銷、辦理、成果,還要填報一堆超級難回答的成效分析,成為一種奇怪的官方社群。

為什麼會沒有人要申請呢?最重要的就是思維仍然是沒有改變的,美其名是讓老師自由申請增能,但又怕我們沒有做到「該做」的不信任,太多的檢核工具加諸,乾脆就公辦研習就好了,何必這樣為難我們承辦人呢!
(不小心碎碎念了~一定是我能力不夠好,不會推動社群)
~~~~~~~~~~~
小P老師談到社群,跟官方的很不同,那是真正由老師們自己發起的,而且沒有被規定一定要怎麼樣。自在的聊天,才是真正交流的開始!

小P老師在這一集裡談到探究教學,其實我非常有興趣,剛好前幾年我開始上自然課,完全沒有「自然腦」的我,很想要知道自然該怎麼教、學生要怎麼學比較好,剛好那時小P老師出了一本書<教出科學探究力>,真的很推薦大家閱讀,澄清了我許多的觀念與想法,也讓我能用不同以往的角度來看待自然教學。(那天錄音竟然忘記帶去讓小P老師簽名,真是扼腕!)

跨域的閱讀是我很喜歡的,因為我們會很習慣用慣有的思考方式在應對發生的事情,但這樣容易陷入「自以為是」的邏輯中,缺少了其他角度的觀點,也不容易看見真正的問題所在。

我想,如果要讓社群有影響力,絕對不是用「限制」「檢核」「不信任」的方法來推動!

小壁虎老師

大手牽小手 語文學習快樂走 我的手握你的手 語文教學並肩走 2009年宜蘭縣教育部落格競賽教師個人組佳作 2009年宜蘭縣教師行動研究課程設計與教學類優選(活動方式引導寫作) 2010年親子天下閱讀推手教師 2011年宜蘭縣國小生活課程教學轉化活動設計特優(班親會上菜) 2011年全球華文部落格大獎年度最佳教育應用部落格(決選入圍前四強) 2018年親子天下教育創新領袖 2020宜蘭縣閱讀推手教師 2022教育部閱讀推手 gecko1127@gmail.com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