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防治

宜蘭縣衛生局「腸病毒防治暨視力口腔保健」公佈欄設計比賽活動辦法

「腸病毒防治暨視力口腔保健」公佈欄設計比賽活動辦法

一、主旨:為營造健康校園的氛圍,促使每位師生都有預防及保健的觀念,本局特選出腸病毒防治及視力口腔保健二項業務之推動,做為此次公佈欄設計主題,期耤由設計過程中,讓學童從中瞭解腸病毒預防及視力口腔保健的重要性,更能彰顯出校園美化獨特性。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衛生局

協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宜蘭縣政府社會處。

三、參加對象:本縣轄內各公私立托兒所、幼稚園及各國小老師及幼(學)童組團參加。

四、活動辦法:

(一)一律以固定式公佈欄(其佈置面積至少100×100公分以上)為準,不限定場所,教室佈告欄亦可,繪圖材料、畫具不拘。

(二)活動分二組:托兒所或幼稚園組、國小組;以學校為單位,需由老師與學生一起組隊參加,其參加人數至少五人以上。

(三)將由教育處及社會處遴選推派各鄉鎮(市)至少一組報名參加。

(四)報名方式:將報名表填妥傳真至本局疾病管制科,傳真號碼為9354651。

(五)報名截至日為101年3月30日止。

五、徵圖題材:應以活潑、創意、並切合主題內容

(一)主題一:1.「洗手、遠離病菌」、2.「口腔保健做的好、牙齒健康沒煩惱」。

子項目:1.「洗手知多少」、「隨時洗手健康多多」、「您會洗手嗎?」、「誰該洗手?」、「何時該洗手」。

2.「您會刷牙嗎?」、「健康的身體,從正確刷牙開始」、「飯後睡前要刷牙」、「定期每半年口腔檢查」。

(二)主題二:1.「腸病毒防治,我知道」、2.「珍愛眼睛,從小開始」

子項目:1.「認識腸病毒傳染途徑」、「得腸病毒怎麼辦」、「腸病毒防治知多少」、「防治腸病毒高手」。

2.「居家校園環境綠化」、「營養均衡、睡眠充足」、「閱讀時,眼睛與書本距離35-40公分」、「定期每半年至一年視力檢查」、「望遠凝視,接觸大自然,放鬆眼肌保視力」。

六、設計佈置時間:自101年4月1日起至4月27日止。

七、獎額及獎勵:

(一)第一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5,000元,獎狀乙紙。

(二)第二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3,000元,獎狀乙紙。

(三)第三名:每組一名,獲頒獎金(禮券)2,000元,獎狀乙紙。

(四)參加獎:每組廿一名,獲頒獎金(禮券)1,200元,獎狀乙紙。

八:評審:

(一)本局將邀請美術專業人員2人就畫作技巧部份進行現場評選,衛生局相關業務同仁1名就主題適切性評選。

(二)評分辦法:符合主題30分、具有創意30分、用色15分、整潔美觀15分、其他10分(總分100分)。

(三)評分日期:自4月30日起由專家評審至現場實地評分。

九、頒獎:暫訂五月份(日期另行通知)。

十、附則:

(一)以學校為單位,參賽者至少五人以上,由老師與學童組隊。

(二)作品如有偽冒,抄襲、拷貝他人作品者,取消參賽資格並自負法律責任;如有得獎,將追回所有獎項,獎位不再遞補。

(三)得獎作品,主辦單位將拍照製作成海報,並對得獎作品有宣傳、編印、展示及發行之權利。

(四)參賽學校必須視同承認報名簡章上之各項規定。

十一、本計畫如有未盡事宜,得由主辦單位權宜規定。

十二、比賽報名表

學校名稱

 

參加組別

□國小組 □幼稚園、托兒所組

參加主題

□主題一 □主題二

參加組員

□老師 人 □學生

參加人員名單:

職稱

姓名

  
  
  
  
  

聯絡人

 

聯絡電話

 

聯絡地址

 

公佈欄尺寸(寬?公分、高?公分)及地點

尺寸:

地點:

傳染病防治

預防接種新政策–入小學前請完成疫苗接種

為讓幼兒及早獲得保護力,兒童之「痲疹腮腺炎德國痲疹混合疫苗」

第二劑及「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請提前於入小學前於各地衛生所與合約醫療院所完成 ( 2012-03-30 )
資料來源:http://www.cdc.gov.tw/info.aspx?treeid=45da8e73a81d495d&nowtreeid=1bd193ed6dabaee6&tid=6C1C8545DBEAFF54
 疾病管制局表示,基於社會型態之轉變與家長對於疫苗接種審慎之需求,為提升接種品質與效能,並讓幼童及早獲得保護力,依據衛生署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決議,將原先於國小一年級全面接種之「痲疹腮腺炎德國痲疹混合疫苗(MMR)」、「減量破傷風白喉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Tdap-IPV)」提前於滿5歲至入小學前於衛生所或醫療院所完成。

接種作業自本(101)年4月起開始,先行針對即將於今年9月進入國小就讀之兒童實施,請家長於兒童進入國小一年級就讀前,攜帶其兒童健康手冊之「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健保卡,就近前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MMR疫苗第二劑與Tdap-IPV疫苗(兩針可同時接種),而今年日本腦炎疫苗(JE)則仍維持於國小一年級時全面接種。但自102年起,滿5歲以上之兒童則於入國小前完成MMR疫苗第二劑、Tdap-IPV疫苗及JE疫苗第四劑等三種疫苗之接種。

疾管局提醒家長,除上述原小一應接種疫苗外,若兒童尚未完成學齡前應接種之各項疫苗,請依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安排之時程,儘速完成補接種及前述提前施打之疫苗接種,並於國小入學時將「預防接種時程及紀錄表」影本繳交學校查核。
民眾對本項疫苗接種作業,若有任何疑問,請就近洽詢所在地衛生局、所,或撥打1922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洽詢。

傳染病防治

宜蘭縣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機構藥劑配置點一覽表(101/01/09)

宜蘭縣流感抗病毒藥劑合約醫療機構藥劑配置點一覽表
醫療機構名稱       電話備註
宜蘭市衛生所宜蘭市復興路1303-9322362 
羅東鎮衛生所宜蘭縣羅東鎮民生路7903-9542321 
蘇澳鎮衛生所宜蘭縣蘇澳鎮蘇西里志成路6003-9962486 
頭城鎮衛生所宜蘭縣頭城鎮新建里新興路30403-9771034 
礁溪鄉衛生所宜蘭縣礁溪鄉礁溪路412603-9882908 
壯圍鄉衛生所宜蘭縣壯圍鄉吉祥村中央路229003-9385503 
員山鄉衛生所宜蘭縣員山鄉復興路203-9221575 
冬山鄉衛生所宜蘭縣冬山鄉中正路1603-9591140 
五結鄉衛生所宜蘭縣五結鄉五結路233703-9600040 
三星鄉衛生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57003-9892227 
大同鄉衛生所宜蘭縣大同鄉崙埤村朝陽4003-9801175 
南澳鄉衛生所宜蘭縣南澳鄉蘇花路237503-9981019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宜蘭市新民路15203-93251921001 
財團法人蘭陽仁愛醫院宜蘭市中山路226003-93218881152 
羅東博愛醫院宜蘭縣羅東鎮昌里南昌街8303-95431311587 
羅東聖母醫院宜蘭羅東鎮中正南16003-95441066123 
台北榮民總醫院蘇澳分院宜蘭縣蘇澳鎮蘇濱路130103-9905106203 
台北榮民總醫院員山分院宜蘭縣員山鄉內城村榮光路38603-9222141270 
杏和醫院宜蘭縣礁溪鄉礁溪路4129  03-9886996 
周明偉診所宜蘭市光復路3903-9351618 
許明哲耳鼻喉科診所宜蘭市中山路39203-9321168 
林耳鼻喉科診所宜蘭市中山路323303-9311234 
開蘭安心診所宜蘭市神農路1951.297103-9311220 
厚生診所宜蘭市復興路3203-9358611 
林內兒科診所宜蘭市聖後街17303-9322080 
曹天德診所宜蘭市舊城東路3-103-9353267 
徐耳鼻喉科診所宜蘭市新民路11303-9352966 
潘仁進診所宜蘭市中山路二段61103-9313808 
吳振華小兒科診所羅東鎮中正南路6303-9548549 
林榆森小兒科診所羅東鎮公正路23003-9559955 
藍正州小兒科診所羅東鎮南門路2003-9531168 
黃圭龍小兒科診所羅東鎮維揚路3203-9617199 
洪內兒科診所羅東鎮集祥里天津路303-9576643 
王維昌診所羅東鎮公正路167-303-9562512 
家家診所羅東鎮中山路三段27703-9556228 
蔡孟吉耳鼻喉科診所羅東鎮民生東路6603-9531608 
優昇診所羅東鎮和平路7403-9572333 
游信得診所羅東鎮復興路二段16103-9577795 
芳山診所羅東鎮中正路15603-9566210 
石耳鼻喉科診所羅東鎮倉前路5503-9565973 
謝世雄診所宜蘭縣羅東鎮倉前路5303-9532323 
吳昌達診所宜蘭縣蘇澳鎮海邊路14103-9955976 
照仁診所宜蘭縣頭城鎮吉祥路882703-9774133 
安信診所礁溪鄉中山路一段12003-9888001 
信望愛診所宜蘭縣員山鄉復興路603-9221550 
江心修診所宜蘭縣冬山鄉廣興村廣興路21503-9611097 
吳建志診所冬山鄉冬山路五段21203-9566799 
吉祥診所宜蘭縣五結鄉五結路二段44303-9604858 
三星診所宜蘭縣三星鄉三星路五段16203-9892033 
普濟診所宜蘭縣羅東鎮興東南路23303-9569270 
呂小兒保健診所宜蘭縣蘇澳鎮中山路1129203-9954572 
醫藥新聞

流感病毒肆虐,請注意個人衛生」

流感病毒肆虐,請注意個人衛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亦為冬季引起社區及學校發生群聚事件最主要的病毒。流感與一般感冒不同,病程長且有時會引起肺炎等併發症,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季節流感從12月開始進入流行期,近兩周B型流感有增加趨勢,衛生局劉建廷局長呼籲縣民,倘發生有持續發燒、肌肉痠痛、呼吸困難、活動力減弱等明顯症狀,應立即轉往大醫院就醫切勿延誤治療。

衛生局表示,因應即將來臨的流感高峰期,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配合擴大,如果發生「高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等都可依醫師評估後使用,目前本縣共計41家合約醫院療院所可提供該項服務,全縣庫存量約15,000顆供民眾使用。

衛生局指出,目前縣內公費流感疫苗仍有庫存(0.5cc2,966劑、0.25cc87劑),請65歲以上的長者、6個月以上到6歲以下幼兒、國小一到四年級等符合公費接種對象,儘速到鄰近醫療院所、衛生所接種疫苗。預防流感除接種疫苗與抗病毒藥劑使用外,仍應加強咳嗽禮節、養成勤洗手之良好習慣,生病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等自主管理,出入公共場所,務必戴上口罩,避免病毒傳播;倘民眾有流感相關問題,請洽衛生局防疫諮詢專線9357011,宜蘭縣政府關心您。

醫藥新聞

天冷流感發威,民眾如出現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並依醫囑服用藥物,保護自我健康

資料來源: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http://www.cdc.gov.tw/ct.asp?xItem=36800&ctNode=220&mp=1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佈新增2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為12歲女童與5歲男童,皆位於中區,均無潛在疾病;分別於12月12日與12月16日發病,雖 經住院治療,仍於12月7日與12月28日死亡;兩人經該局實驗室確認感染B型流感。疾管局指出,近幾週主要流行的B型流感病毒株 (Yamagata),已非本季流感疫苗所含之B型流感疫苗株(Victoria),疫苗對A型流感有預防效果,雖對目前流行的B型流感的保護力較差,但 所幸抗病毒藥劑(包括克流感及瑞樂沙)均對正流行的A、B型流感病毒仍有效;該局特別呼籲,民眾除應養成良好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如出現流感危險徵兆 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並依醫囑服用藥物,不上班、不上學,在家好好休養至康復,以保護自我健康並避免傳染予他人。

疾管局表示根據 疾病監測資料顯示,今(100)年流感季自7月1日開始迄今全國共累計11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北區與中區各3例、南區1例、高屏區與東區各2例;其中 7例感染B型流感、4例感染AH3型流感。11例流感併發症死亡個案中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多數合併有潛在慢性疾病。

疾管局強調,流感每年在 國內外都會造成規模大小不一的疫情,老人、幼兒或慢性病患等高危險群感染後,容易引發併發症甚至死亡,臨床已證實在發病後48小時內使用抗病毒藥劑治療, 可獲最佳療效。因應今年秋冬流感疫情防疫需求,該局已於12月1日起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的適用對象,只要民眾符合以下用藥條件並至全國各縣市公費藥劑 合約醫療機構配置點就醫,均可依規定使用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1)符合「流感併發症」通報病例、(2)孕婦經評估需及時用藥者、(3)伴隨危險徵兆之類 流感患者、(4)重大傷病、免疫不全或具心肺血管疾病、肝、腎及糖尿病等之類流感患者、(5)過度肥胖之類流感患者(BMI>=35)、(6)經傳 染病防治醫療網正/副指揮官認可之類流感群聚事件、(7)符合H5N1流感調查病例定義者、(8)H5N1流感「疑似病例」、「可能病例」或「確定病例」 之密切接觸者、(8)「高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及(9)「家人/同事/同班同學有類流感發病者」。

疾管局呼籲民眾勿輕忽流感嚴重 性,平時應養成勤洗手及注意手部衛生、良好的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生病在家休息、維持正常作息,以有效預防流感並降低流感傳播,如出現呼吸短促、呼吸困 難、發紺、血痰或痰液變濃、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或高燒持續48小時以上等流感危險徵兆者,應戴口罩儘速就醫及早治療,依醫囑服用藥物,並於家中休養。 有關流感抗病毒藥劑用藥條件、時機、合約醫療機構名冊及其他流感防治相關訊息,可參閱該局網頁http://www.cdc.gov.tw,或撥打民眾疫 情通報及諮詢專線免付費專線1922洽詢

醫藥新聞

100年公費流感疫苗10月1日起全面開打,預防流感,全民一起行動

 資料來源: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http://www.cdc.gov.tw

日期: 2011/9/28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今(28)日召開記者會宣布,本(100)年度公費流感疫苗將於10月1日開打一直到疫苗用完止,在這段施打期間,只針對高風險及高傳播族群提供免費接種服務,將不再開放全民施打。故對於流感次要風險族群及評估自身風險有接種需求之民眾,該局提醒請儘早自費接種疫苗。 本次記者會也邀請中華民國防疫協會理事長王任賢醫師以專家身分為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活動代言宣導,他表示流感的危機預防,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風險管理,而最主要的風險在流感高危險族群及流感所造的嚴重後果,要管理好這些風險,施打疫苗是最佳管理方法,也是一種機先式的風險管理。他很高興看到今年疾管局的施打計畫完全符合這種概念,把公費疫苗全部施打在重點族群身上,此舉將有助於提升政府流感防治的成效。 疾管局指出公費疫苗接種實施方式,國小1-4年級學童係由衛生單位與學校協調安排時間統一接種,家長僅需等候通知接種即可,其餘接種對象則自10月1日起,即可自行前往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醫療院所施打。另外,今年仍會提供貼心的社區接種站等便民措施,請民眾留意各地衛生單位公告並請多加利用。為讓民眾容易記憶,以10月1日為流感疫苗開打日的作法行之有年,惟今年10月1日適逢周六,為方便民眾接種,衛生局已協調各地公立醫院及衛生所特別加開半日門診,而非公立醫療院所因開診時間不一,民眾前往接種前,務必事先電話或網路查詢開診時間後,再行前往,以免撲空。 疾管局表示,我國公費疫苗的接種政策,與國際共同之作法一致,以提升高危險族群接種率為努力目標,今年公費流感疫苗主要實施對象和去(99)年一樣,包括65歲以上老人、安養養護等機構對象、年滿6個月以上到國小4年級學童、醫事防疫等人員、禽畜養殖及動物防疫等工作人員、重大傷病及罕見疾病患者;另亦將視使用進度及疫苗結餘狀況,依傳染病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專家之建議,在開打日後一個月內適時宣布予國小5、6年級學童及50-64歲具第二型糖尿病、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心血管疾病及慢性肺疾病者等兩類「候補對象」接種公費疫苗。該局呼籲符合公費疫苗接種條件之民眾,應儘早接種,即早獲得保護力。 又依該局監測資料顯示,流感病毒在社區中一直持續活動,所有年齡層的人都可能受感染,依照感染後發生併發症機率,可區分成3類風險等級,最高風險等級者就是公費疫苗建議接種對象,由政府提供疫苗接種;次風險等級者如國中一年級以上,18歲以下青少年、50歲以上,未滿65歲健康成人、具有慢性疾病患者、未滿6個月嬰兒的照顧者及需照顧幼兒、老人、及臥病在床的人、孕婦及肥胖者等;最後為評估自身風險有接種需求之民眾。後兩類風險等級之對象,該局均建議儘早自費接種疫苗(3類風險等級對象整理如附件)。 由於流感疫情多於十二月中旬開始流行,農曆年前達到高峰,疫苗施打後需約1個月後才會產生足夠的抗體,以達保護效果,因此疾管局呼籲民眾,不論是屬於那一類風險族群,都應儘早洽詢公費或自費接種服務,提升自我保護力,預防感染。另完成疫苗接種後,雖可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機率,但仍可能罹患其他病毒所引起的感冒,因此民眾仍應注意個人衛生保健及各種預防措施。 有關本項接種計畫相關資訊及接種地點,可至各地衛生局網站及疾病管制局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www.cdc.gov.tw)連結查詢,或撥打1922專線洽詢。

衛生教育活動

食品中塑化劑污染衛教手冊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Normal
0

0
2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表格內文;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ansi-language:#0400;
mso-fareast-language:#0400;
mso-bidi-language:#0400;}

食品塑化劑污染衛教手冊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

一、什麼是起雲劑 ?

起雲劑是一種合法的複方食品添加物,幫助食品的乳化,常添加在運動飲料、果汁及果凍等。也可能作為乳化香科而用在優酪或果汁等粉末食品中。

 

二、什麼是塑化劑 ?

塑化劑並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工業上塑化劑是塑膠製品成型時的添加物,塑化劑種類多達百餘項,但使用最普遍的即是一群稱為鄰苯二甲酸酯類的化合物;例如:DEHPDINPDBPDIDPBBPDNOPDEP、及DMP

 

三、什麼是DEHP

DEHP為塑膠製品常用之ㄧ種塑化劑,無色、無味的液體。因可用於食物包材、醫療用血袋、橡膠管、化妝品及玩具的原料,所以在日常生活環境中也有少量DEHP存在。

 

四、塑化劑在哪裡?除了違法添加在食品,還有沒有哪些地方有塑化劑?

此次事件是不法廠商非法添加塑化劑至食品中,故造成部分食品檢出DEHP濃度偏高,致攝入後其暴露劑量高於歐盟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

除了這次的違法使用事件以外,依目前國際上的現況,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只是這種日常接觸的量較低。但各種來源的接觸加起來,仍可能形成相關可觀的暴露量,為此,各國乃訂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以DEHP為例,國際所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在0.02~0.14 毫克/公斤之間,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總量不應超過1.2~8.4毫克。

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包括:

1.塑膠製品: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塑膠拼接地板、電線塑膠外皮或塑膠材質的醫療用品等塑膠製品中;塑化劑會經由食品外包裝或保鮮膜之塑膠包材或容器滲出而污染食物,或在微波、蒸煮、加熱或盛裝油脂含量較高的食物時,更易滲出而污染食物,亦會逸散於空氣中,冷凝後吸附於室內灰塵。

2.定香劑:被用來作「定香劑」,可存在於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以及

3.製藥:用於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等。

 

五、是不是吃過受DEHP污染的食品或飲料,就會影響身體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表示,塑化劑並不至於對人體健康造成立即危害,長期大量攝取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慢性影響。停止暴露後,體內之塑化劑即可快速排出體外,目前世界各國對DEHP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TDI)上限範圍為0.02~0.14
毫克/公斤,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量上限為1.2~8.4毫克。

 

六、DEHP的毒性為何?

DEHP對動物的急性毒性低,但在長期大量暴露下,可能具有干擾內分泌系統及環境荷爾蒙效應。至於致癌性部分,過去曾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長期大量的暴露會誘發肝癌;但對人類致癌性之影響尚無證據。

塑化劑可經由呼吸、食入及皮膚吸收進入人體。根據國內外有限的人類流行病學研究結果,並參考DEHP對於動物之可能影響,DEHP長期高劑量暴露對人體的主要健康風險為生殖毒性,對男性胎兒及男童理論上的顧慮,包括睪丸發育不良、男嬰生殖器到肛門的距離較短、青春期產生男性女乳症、成年男性精蟲數較少;而在女童則懷疑可能引發性早熟,使月經與乳房發育等第二性徵提早於8歲前出現。

動物研究發現,雄性動物即使發生睪丸萎縮現象,仍在停止暴露後65天回復生殖功能;如果補充維生素C抗氧化劑,可提前在45天恢復。

 

七、進入人體的塑化劑會排出體外嗎?多久才會排出?

人體試驗研究顯示DEHP進入人體後,在12~24小時內約有一半的量可快速代謝藉由尿液排出體外;絕大部分的DEHP可於24~48小時由尿液或糞便排出。DINP亦會被人體迅速排出或代謝,72小時內有85%由糞便中排出,其餘部分主要由尿液排出。

由於體內代謝很快,加上前述對動物影響的可逆性,因此,當民眾擔心塑化劑可能造成的危害時,最重要、最有效的做法就是:一、立即停止使用含塑化劑的食物、化妝品,二、養成多吃蔬果、多喝開水、多運動的習慣,加速將塑化劑排出!

 

八、對於塑化劑可能的危害,政府提供哪些服務?

衛生署提醒,孕婦、幼童、青少年以及育齡的男女性應特別注意避免塑化劑危害,尤其是孕婦與幼童。對於可能的危害,政府除了開設塑化劑諮詢門診,教育部也將在學生健檢中納入相關的身體檢查,此外,對於孕婦與嬰幼兒的影響,則是透過產前健檢諮詢、新生兒身體檢查以及7次兒童健康檢查,幫民眾進行檢查與追蹤。

 

九、有哪些產品被查獲違法添加DEHP?

根據衛生署的公告,531起,「運動飲料」、「果汁飲料」、「茶飲料」、「果醬、果漿或果凍」及「膠狀粉狀之劑型」等五大類食品廠商需提出安全證明方能販售,有關『食品中檢出塑化劑清單』,可以上網(http://www.fda.gov.tw/)查閱清單訊息,如果對所購買的食品有懷疑,請立即停止食用,並多吃富含水分及維他命的蔬果、白開水及湯品等,可以加速塑化劑的排出

 

十、怎麼降低或避免塑化劑的暴露 ?

衛生署提出「55多」的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保健

1.少塑膠:

(1).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

(2).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3).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

(4).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5).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

2.少香味: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

3.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

4.少吃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5.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

6.多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7.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8.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9.多運動,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

10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十一、是不是應該要驗血或驗尿,看看體內有沒有塑化劑?

環境衛生與相關醫學會皆認為一般民眾驗血或驗尿的意義不大。原因是DEHP在體內代謝很快,停用後不易檢驗到;若正好被檢驗到,反映的主要是近期的暴露。目前並沒有可靠的抽血或驗尿方法,可檢驗出過去長期接觸到塑化劑的程度。

比較可行的是民眾可從政府公布的名單與自身飲食與生活習慣中,檢視自己是否是接觸塑化劑的高危險群,並依「55多」減塑撇步,減少暴露;若還有高度疑慮,可以洽塑化劑諮詢門診,由醫師對身體進行檢查,來瞭解有無受到影響。

 

十二、懷孕的我需不需要去接受特別產檢呢?

婦產科醫學會表示,產檢不易看出胎兒有無生殖系統影響,只能出生後觀察。人體試驗研究顯示DEHPDINP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在24~72小時內可由尿液或糞便排出。孕婦應定期產檢,應均衡飲食,及攝取天然未加工食品,多吃蔬果及多喝開水,心情上保持愉悅。

十三、我需不需要特別帶小孩去接受血液、尿液檢驗?

兒科醫學會並不建議進行血液、尿液的例行檢查。人體試驗研究顯示DEHPDINP進入人體後,絕大部分在24~72小時內可由尿液或糞便排出,重要的是兒童應均衡飲食,及攝取天然未加工食品,多吃蔬果及多喝開水,有助於排泄,不用刻意長期補充保健食品。

 

十四、哪裡可以協助解決塑化劑的疑問 ?

1. 
衛生署所屬醫院及全國各縣市衛生局均已指定醫院開設健康諮詢門診,協助澄清民眾之疑問並提供專業建議,詳細醫院名單請見衛生署官方網頁起雲劑遭塑化劑污染專區(http://www.doh.gov.tw/)。

2. 
食品藥物管理局的消費者保護專線包括(02) 2787-820020線)、0800-285-000(上午7時到下午11時)。

相關資訊可參閱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http://www.fda.gov.tw/)、食品藥物消費者知識服務網(http://consumer.fda.gov.tw/)網頁。

 

致謝

本手冊特別感謝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李俊璋教授、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謝宗勳醫師及該院醫師熱心協助編撰;並

感謝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孫璐西教授、臺灣兒科醫學會李秉穎秘書長、臺灣婦產科醫學會黃閔照秘書長、陽明大學醫學院陳美蓮副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家醫科吳明蒼主治醫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鄭春菊科長熱心、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楊振昌主治醫師協助審查,提供寶貴意見。

 

衛生教育活動

夏日運動防中暑 補充水分最重要

 
夏日運動防中暑 補充水分最重要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1106160001

炎炎夏日已至,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從事運動的過程中,應適時補充足夠水分,以避免脫水或是中暑帶來的健康風險。不只是運動者才需要補充水分,建議大家每天攝取足夠的水份。

運動時身體會以流汗蒸發散熱的方式,調解體溫,藉由流汗從體錶帶走熱量的過程,也能夠消耗能量,提升代謝,並減少體脂肪,有助於身體健康並達到維持
健康體重的目的。除非每天進行長時間的激烈活動(如:職業球員),一般民眾從事運動,只要透過均衡飲食即可攝取運動時流失的電解質,不必刻意使用特定飲料
或食品來補充。市面上有很多飲品的廣告,讓民眾誤以為運動完就必須要補充電解質,甚至當作每日補充水分的來源,而且為了符合消費者口味,通常此類飲品會同
時添加糖分及人工香料,容易攝取過多的熱量。事實上,若非每日進行2~3小時之劇烈運動,大量流汗(超過2000毫升以上),補充白開水,反而是最好的選
擇。

什麼時候該補充水分呢?運動前30分鐘,就應該先補充水分300至500毫升;在運動過程中,每經過20分鐘,應該再補充水分100至200毫升;
運動後,再充分的補充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來補充運動後流失的汗水,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維持正常體溫等,每天攝取足夠的水,是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重要方
法。

環境的溫度與濕度、運動項目強度、服裝等,都會影響運動時的流汗狀況,在夏季高溫從事戶次外活動者,必須特別注意水分的補充,避免「中暑」反應出現。

國民健康局提供5個預防中暑的小撇步:
一、 隨身攜帶白開水,隨時補充水分。
二、 避免於大太陽底下運動,尤其在上午10時至下午2時。
三、 熱天在戶外應撐陽傘、戴遮陽或通風的帽子及太陽眼鏡。
四、 穿著輕便寬鬆透氣的衣服。
五、 若需在戶外工作,除防曬外應更注意水分的補充。

衛生教育活動

擔心生活「塑」化嗎?衛生署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

 
擔心生活「塑」化嗎?衛生署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


資料來源: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網頁

http://www.bhp.doh.gov.tw/BHPnet/Portal/PressShow.aspx?No=201106130001

行政院已發動跨部會力量全力追查遭塑化劑(DEHP)污染之起雲劑及其相關產品,有問題食品一律下架。但是,是不是只要政府掃蕩完違法添加的食品以後,環
境中就應該完全沒有塑化劑了、也不會再有任何物品驗出塑化劑呢?對此,衛生署特別提出相關說明,並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
保健。
衛生署指出,很多民眾希望透過政府執法,遠離塑化劑陰影,不要再有任何東西驗出塑化劑。然而,環境衛生學者紛紛指出,除了這次的違法使用事件以外,依目前
國際上的現況,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只是這種日常接觸
的量較低。但各種來源的接觸加起來,仍可能形成相當可觀的暴露量,為此,各國乃訂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以DEHP為例,國際所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
上限在0.02~0.14 毫克/公斤之間,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總量不應超過1.2~8.4毫克。
對環境塑化劑曾做過許多調查的成功大學李俊璋教授進一步說明,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包括:
1. 塑膠製品:被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塑膠拼接地板或塑膠材質的醫療用品等塑膠製品中;
2. 定香劑:被用來作「定香劑」,可存在於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以及
3. 製藥:用於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等。
衛生署指出,上述這些物品會釋出少量塑化劑到食物、藥物或環境中;而人體則會透過飲食、呼吸或皮膚的接觸,吸收到塑化劑。國內外的環保政策,已朝向更嚴格的管制來努力,並開發減量、替代方法。
衛生署與李俊璋教授提醒:雖然上述日常環境中的塑化劑含量通常不高,但為保護自身的安全,民眾仍應認識哪些物品容易含有塑化劑或容易釋出塑化劑,避免長期頻繁的接觸。
衛生署邱文達署長特別提出「5少5多」的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保健:
1. 少塑膠:
(1). 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
(2). 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
(3). 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
(4). 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
(5). 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
2. 少香味: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
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
4. 少吃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
5. 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
6. 多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
7. 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
8. 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
9. 多運動,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
10. 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塑化劑附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