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接納 減少霸凌
●教學策略 文/孟瑛如(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授) |
身心障礙學生常因各種危險因子(例如:低自尊、低社經、低社交技巧等),易成為霸凌或被霸凌者,而又因缺乏各種保護因子(例如:家庭支持度、親密好友、興趣嗜好、團體接納等),較缺乏復原力。 面對身心障礙學生成為霸凌或被霸凌的高危險群時,教師應站在身心障礙學生的立場,協助他們融入班級,進而避免他們出現霸凌或成為被霸凌的犧牲者。 在教育部計畫引進各類專業輔導人員進入校園,輔導學者呼籲要注重溝通技巧,教師強調加強品德教育,家長要求投注更多教育經費的同時,教師應該認知:在現今幾乎每個班上都有身心障礙學生的情況下,班級整體氣氛的營造是件非常重要的事。唯有讓身心障礙學生融入班級經營,讓每個學生在班上都能享有尊嚴與自主權,營造接納的氣氛,才能進而減少霸凌行為。 班級經營中,要讓每個學生都能享有尊嚴與自主權,須達成「人人有事做,人人很快樂」的目標。人人有事做較易達成,但要在有事做時,人人很快樂,就需要一些技巧。以下小技巧或活動提供教師參考: 一、營造班級大家庭氣氛:以前家庭兄弟姐妹多,像大富翁或撲克牌遊戲等需多人一起玩的活動,或手足間爭執與和好的過程學習,常出現在家庭中。但現在家庭孩子生得少,類似活動和學習必須在教室內才能達成。 建議老師在一開學營造班級氣氛時,便應反覆說明一個概念:「我們×年×班就是一個大家庭,同學就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並讓全班體認到大家因為有緣才能在同一班,而且強調時間的獨占性,因為在每個人的生命中,這一段時間的同窗之誼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再帶入兄弟姐妹應互相照顧的觀念,如有自信的人更懂得如何愛護兄弟姐妹,沒自信的人才會連兄弟姐妹都欺負,避免霸凌現象出現。 二、教導理性思考:理性思考的第一步驟是凡事以事實為基礎。例如孩子抱怨他人緣不好,可問他用過哪些方法交朋友,而非立刻建議方法。第二步驟則是,所有決定應符合以下四要點:能保護你的生活、使你更迅速達到目標、使你和別人保持良好關係,以及防止人際衝突的發生。遇到挫折時,更應衡量前述四個重點來解決問題。 三、推展友善運動:沒有快樂的老師,不會有快樂的學生。現今教育的工作環境壓力越來越大,但教師應勉勵自己,如果要投注一輩子心力做一件事,那麼一定要快樂的做,同時學會真心接納,才能擁有永續的成就感與快樂。 事實上,要改善班上人際關係的方法很簡單:第一是要大家都能叫出每個同學的名字,而非綽號。第二是面對同學時保持微笑,剛開始時,學生總會不習慣或互相嘲笑,教師一定要帶頭做,習慣後,班級氣氛自然有很大改變。第三是鼓勵學生在班上至少做四件事:一是真誠的關心同學,二是聽同學談他的事,三是談同學喜歡的話題,四是覺得同學很重要。教師可以訂定獎勵制度,鼓勵做到的同學,定期在聯絡簿的小日記寫下過程與感想。 當班級氣氛達到一定程度的融洽時,可設定願景,鼓勵大家一起完成。例如,捐獻小額零用金,共同長期認養家扶中心孩童;與偏鄉或其他學校交流;與特教班或附近教養機構合作一日志工活動等。 四、從勞動中教導謙卑與寬容:古人所謂「灑掃應對進退」,以及現今日本推展的所謂「實踐清掃學」,都是秉持與其說一百句話,不如做一件事的教導原則。建議教師在打掃時間一定要跟著學生做,而非僅事後檢查。例如:日本愛知縣一位高校教師成立「便教會」,鼓勵教師放下身段與學生一起洗廁所,讓學生由勞動中學會謙卑與寬容。環境清掃乾淨後,學生會覺察、感動與改變,而經由自己所完成的,更是一種無法取代的成就感。 建議教師一定要儘可能所有課程都按課表上課,並讓每個學生都有他發揮的餘地,除了課業學習外,讓班上同學享受一起工作的快樂,不論烹飪或童軍活動,甚至藉由體育課一起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在人人有事做,人人很快樂的班級,相信各種霸凌行為都會自然減少! |
歡迎參觀馬賽國小資源班網頁
99下學期 班親會宣導"孩子必須上資源班嗎?"
孩子必須上資源班嗎? 劉宜蓉
–取自國語日報網站–
九月初正是各校展開學校日的時期,同樣的,資源班也會配合普通班舉辦新生家長座談會,對於今年鑑定後要進入資源班就讀的學生家長,提供一個溝通說明與交流的橋梁與管道。
近年來,資源班的學生不斷的激增,學校不分類特殊需求學生的服務,就顯得更加的多元與重要。許多家長對孩子進入資源班就讀,心中深存著負面印象與停留所謂「標籤化」的陰影顧慮,造成究竟要不要入班的遲疑與徬徨。
以往,因家長對資源班運作與服務模式的不了解與一知半解,雖然同意讓孩子接受鑑定與施測,一旦經歷至鑑安輔等過程結果,到達入資源班接受特教服務時,他們又卻步了或者拒絕孩子入班。因為對資源班的一些困惑仍在內心盤旋,許多問號還在心中糾纏:為什麼我的孩子需要在班上被隔離出來,上所謂的「資源班」?是以什麼測驗工具檢測?如何診斷我的孩子?……
當家長心理產生的矛盾、不解,影響為孩子做重要決定的時刻,身為資源班的老師更須站在同理感受的立場,用愛與關懷幫助家長解除內心的疑慮,與澄清認知上的困惑。
我們要真誠懇切的與家長說:「無論如何,對家長的決定絕對尊重,但給予建議,請他們認真評估考量孩子是否入班。不要有其他心理的負擔與壓力因素,而忽略孩子真正的學習及成長的需求。」大人應該先卸下面子問題或有關尊嚴憂慮上的防衛,平心靜氣的想想與省思:如果我的小孩能得到更多額外專業老師適切的關注與輔導,甚至其他的人力、物力支援與資源的挹注,是否可以減輕在普通班,讓老師常有的「心有餘力不足」之憾;或是提供家長許多孩子在課業、人際或生活輔導與適應上的方法策略與協助呢?
容我做個比喻,若孩子初期發現只是假性或輕度近視時,但因怕配戴眼鏡深恐會影響外表美觀,便採取忽略或漠視,長此以往,他的近視不會因此消失,卻會變得愈來愈深,最後不僅影響外表,甚而影響了學習或人際關係。
近年來,尤其臺北市的鑑定益趨嚴謹與進步,透過不斷改良與修正的鑑定繁複過程,就是要幫助老師和家長篩選出真正需要接受特教服務需求的學生;對於疑似生,更提供一至兩年的入班服務機會,讓孩子在這一兩年內既可一邊接受觀察,又可一邊協助輔導。
從這一兩年輔導方法策略的介入評估,更能使先前施測鑑定不足之處更加的完善與周詳。當學生學業或情緒及其他問題獲得改善或進步時,他(她)仍然回歸普通班,結束資源服務。這樣的規畫與服務宗旨,都是在讓家長清楚了解孩子的問題在哪裡?使真正有特殊需求服務的孩子,得到更多更適切個別化的教育與輔導,能讓家長多了解孩子的現況與我們輔導的方向。
資源班老師要用耐心與誠意,幫家長說明學校資源班的真正內涵與發揮的功能何在,也釐清家長知曉現今教育的潮流已走向專業的分工。導師在普通班級面對二三十個小孩,對於有學習、情緒、語言或其他特殊需求的學生,往往心力不足。學生若使用上學以外或抽離的時間,讓受過特殊教育專業訓練的老師分科分擔,給予個別的輔導加強,經由這些老師的引領、訓練,以及特教專業團隊的支援與服務,相信孩子不論在人際適應與學業、專注力的提升,必定有更大的幫助與成長空間,也能突破許多孩子學習及情緒上的困擾與障礙。相形之下,比未受資源服務前,多少有助於在班上的學習,以及減低無人協助的困難與挑戰。
當老師能用愛與關懷來幫助家長與孩子時,家長便不再對要不要入資源班徬徨與困惑了。
99下特推會會議紀錄
上學期要告一段落了…
99學年度就要在1月20日畫上句點了
感謝每一位小天使、家長、學校每一位教師和相關人員的鼎力協助
讓資源教室本學期的運作十分順利
真的很感謝大家
祝大家新年快樂
我們下學期再會了
YA!
號外!號外!資源班班刊冬季號出版了!
親愛的舊雨新知們:
在集合校長、美美主任、慧瑜組長和資源班教師的努力之下
資源班的班刊~~心樂園冬季號出版了
內容有一些資源班最新的活動消息
相關活動成果
和資源班教師想和大家分享的事
希望各位舊雨新知在閱讀了之後
能更了解到資源班和小天使們的努力
同時也能感受到校長和主任對資源班的支持
我們也希望資源班的班刊能一直一直出版下去…
資源班的小朋友,請交作品來哦!
親愛的小朋友們
請將你們的作品交給資源班老師哦
老師會將你們的作品貼在學生作品藝廊上
提供給全校師生觀賞哦
請踴躍交出你們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