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小學使用電子化設備進行教學注意事項

國民小學使用電子化設備進行教學注意事項

一、    為維護學童視力健康,特訂定本國民小學使用電子化設備進行教學注意事項。

二、    本注意事項所指電子化教學設備包括投影機、電子白板、液晶顯示器、行動載具等。

三、    學校使用電子化設備進行教學之年級、時間及相關建議事項如下:

(一)    低年級不建議使用電子化設備進行教學。

(二)    中、高年級使用時間:

1.  中年級:建議上下、午各最多使用30分鐘。

2.  高年級:建議隔節使用,且需符合3010原則(螢幕注視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

(三)    字體大小:停止畫面教學時,螢幕字體大小至少5公分正方。

(四)    照明:除螢幕上方的燈可關外,其餘桌面照度至少350米燭光(LUX)。

(五)    距離:使用大型電子設備教學時,第一排距離螢幕至少2公尺 ,並應定期調整學童座位。

(六)    下課時間,學生應至戶外活動,避免繼續使用電子化教學設備。

(七)    使用電子化教學設備時,應注意避免直視投影機光束。

四、地方政府或學校得依實際需要,另訂定保護學童視力保健之相關規定。

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

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

腸胃道群聚事件經常發生於學校、幼托機構及人口密集機構等,病患的主要症狀包括突發的嘔吐、水瀉、腹痛及噁心等,在嘔吐物及排泄物中經常帶有大量致病的細菌或病毒,如果人為處理不當,易擴大污染環境或相關設施,進而造成大範圍污染致使疫情擴大。腸胃道感染個案嘔吐物及排泄物污染場所之消毒方式與注意事項如下:

一、常用消毒劑選擇

(一)酒精

<span style=”f

水痘衛教

水痘衛教參考資料

疾病簡介

1.          潛伏期為23週,一般為1317天。

2.          傳染力極強,自出疹的前5天起(通常為前12天)到第一批水疱出現後5天之間都有傳染力,完全結痂後才不具傳染性。

3.          可經由皮膚直接接觸、飛沫或空氣傳染,接觸到水疱液或黏膜分泌物也可能感染。

臨床症狀

1.          前驅症狀有微燒(37.539°C)、顫抖、腹痛、肌肉或關節酸痛約25天。

2.          皮膚上出現斑丘疹,然後多由臉、頭皮往軀幹及四肢延伸,全身性的皮疹逐漸快速顯現,隨後變成水疱,最後留下粒狀痂皮。

3.          成人得到水痘會有更嚴重的全身症狀,且有較高的併發症風險,常見的併發症為下呼吸道感染和繼發性細菌感染。在出疹前12天可能先有發燒及不適,與小孩先出現皮疹的病程有所不同。

注意事項

1.          目前已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治療水痘,出現紅疹或水泡等疑似水痘病徵時,請立即就醫治療。

2.          請立即對病人採取隔離措施,並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病人應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直到水泡變乾結痂為止,同住者應維持良好的個人及環境衞生,保持雙手清潔,時時正確勤洗手。

3.          感染者應避免接觸未接種水痘疫苗的嬰幼兒、孕婦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等水痘高危險群。孕婦感染水痘可能會導致胎兒先天性缺陷,免疫低下者罹患水痘容易併發肺炎和腦炎。

4.          學生得到水痘時,應不要到校上課,而應請假在家休息到水泡結痂,且最好由醫師評估傳染力已大幅降低後再復課。

5.          施打疫苗是目前預防水痘的最佳方法,出生滿1歲的幼兒應儘速由醫師評估接種。

6.          曾施打水痘疫苗者仍可能感染水痘,稱突破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其症狀較輕微或較不典型,可能不發燒或發燒溫度較低,水疱也少於50顆,病程通常比未接種者較短(46天)。突破感染患者的傳染力約為未曾接種疫苗患者的一半,若水疱多於50處,則傳染力更強,不宜忽視,罹病期間仍應與他人適度區隔。

101 3-2-1 教師教學檔案

1904579-5忠健康促進.doc

1904578-健體省思.docx

1904577-健康與體育教案封面.doc

1904576-健康與體育教案.doc

1904575-健康教育與體育領域教1.doc

1904574-健康與體育-單元設計-1下.doc

1904573-健康與體育教學理念-1下.doc

1904572-健康與體育教案封面-1下.doc

1904571-四.教學理念.doc

1904570-六.學習單.doc

1904569-五.健體教案設計.doc

1904568-三.課程計劃.doc

1904567-二.進度表.doc

1904566-七.教學心得.doc

1904564-2013健康促進4忠教學檔案資料.doc

1904563-健促-進興.pdf

1904562-101下健體教學檔案三忠江逸清.docx

1904560-二下體健(照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