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參加社區服務清淨家園
分類: 教學與宣導活動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食農減碳低碳生活營造活動照片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食農減碳活動
一、 活動緣起:鼓勵縣民自種蔬菜,提升在自家種菜的比例與減碳概念,營造自己種的菜最新鮮,最安全的理念,透過民眾參與實作的過程,享受種菜的樂趣,實踐食農減碳的目的。
二、 活動目的:
1. 透過宜蘭縣民居家自主的食材生產方式,提高建築綠覆率、淨化室內空氣品質。
2. 協助宜蘭縣民以屋頂/陽台農園、可食用景觀等方式,設計自給農園和打造居家蔬菜花園,達到食材自產減碳運輸的願景。
時間 | 活動內容 | 帶領人 |
08:00~09:00 | 場佈─地點:宜蘭國中怡然樓 | 工作同仁 |
09:00~09:10 | 活動開場: 1引導入座 2介紹今日活動以及流程 3環境介紹 | 主持人 |
09:10~10:00 | 課程一:果皮蔬菜廚餘再利用 | 保愛貞老師 |
10:00~10:50 | 課程二:氣候變遷及了解食物里程(碳足跡) | 鄭天爵老師 |
10:50~11:40 | 課程三:操作微型蔬菜花園: 1學習分辨有機及慣型農法認識2當季當地蔬果 3常見蔬菜病蟲害認識及防治 | 楊志凰老師 |
11:40~11:50 | 拍照微笑打卡 | 主持人 |
11:50~12:00 | 1發送種植小常識&問卷 2發送資材 | 主持人 |
12:00~12:10 | 場復時間 | 工作同仁 |
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環境保護局
承辦單位:醒吾科技大學
協辦單位:宜蘭國中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創意環保宣導活動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環保」海報設計作品
102年_教學宣導活動_環保比賽
宜蘭國中「環保」海報設計比賽辦法
一、主題:展現「節能節水、保護環境、珍愛地球」之精神。
二、創作規格:
(一)規格統一以A4尺寸直式印製。
(二)平面設計型式不拘。
(三)海報電腦圖檔設定解析度300dpi以上之JPG檔。
(四)每人作品以1至2幅為原則。
(五)得獎作品將作為本校宣傳海報之用。
三、參賽資格:本校全體學生。
四、主辦單位:本校衛生組。
五、作品繳交及截止日期:
(一) 請備妥A4草稿並附設計圖光碟片及參賽聲明書。
(二)102年10月26日(星期五)下午4時前交至學務處衛生
組。
六、評審方式:
(一)由主辦單位聘請本校美術老師進行評選。
(二)評審標準:
1.主題切合:30% 2.整體創意:25%
3.視覺美感:25% 4.技巧表現:20%
(三)決選結果於102年11月14日下午4時前公佈在本校及環境教育部落格。
七、獎勵方式:
(一)第1名取1名,頒發獎狀1張及500元禮券。
(二)第2名取1名,頒發獎狀1張及400元禮券。
(三)第3名取1名,頒發獎狀1張及300元禮券。
(四)佳作取2名,各頒發獎狀1張及200元禮券。
八、作品請勿抄襲,一經查獲則取消獎狀及獎金。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教室佈置及環保綠化比賽辦法
102學年度宜蘭國中教室佈置及環保綠化比賽辦法
一、 目的:為美化讀書環境,提高學習效率,並加強節能減碳之環保概念。
二、 依據:宜蘭國中一○二學年度第一學期行事曆。
三、佈置原則:
(一)各班佈置內容應有一中心主題,尤以有關九年一貫各領域課程之內容,或
有關進德修業,足以啟發興趣之中心設計為佳。
(二)佈置方式應注意美觀、大方、整潔、醒目。
(三)儘量要發揮創造之精神。
(四)其他應注意事項如下:
1. 各班教室除佈告欄(或生活園地)、成績欄(或榮譽榜)外可另設『節能減碳』、『環保』、『品德教育』、『人權法治』、『健促六大議題』…等專欄或標語,且應於前面牆壁兩旁張貼『班會程序表』及各班自訂之『生活公約』做為同學共同遵循之準則規範。
2.儲藏櫃與公物要善加利用、保管。
3.牆壁門窗應力求整潔,桌椅排列要整齊。
4.減少使用保麗龍、PP板、珍珠板等不可回收物品佈置教室。
5.儘量使用廢棄物如:飲料罐、舊報紙、各種紙盒、寶特瓶...等作佈
置材料以收廢物利用之效。
6.綠化各班教室。
四、佈置時間:102年9月2日起至9月18日止。
五、經費:由各班班費支出。
六、評分:由學務處聘請老師擔任之,其評分標準如下:
(一)內容30%。 (二)整潔20%。
(三)美觀及綠化30%。 (四)環保及創新20%。
※本學期評分時間:102年9月23~27日。
七、獎勵:
(一)每年級各選出成績最優之班級前三名請校長各頒獎狀乙紙。
(二)各年級前三名班級導師請提供至多8名同學,各記嘉獎兩次以玆鼓勵。
八、指導老師:由各班導師指導,同時亦可請有關老師參加指導。
九、本辦法經校長核准後實施,修正亦同。
宜蘭縣立宜蘭國中一○二學年度第一學期教室佈置比賽評分表
班級 | 分數 | 名次 | 備註 | 班級 | 分數 | 名次 | 備註 | 班級 | 分數 | 名次 | 備註 | |||
301 | 201 | 101 | ||||||||||||
302 | 202 | 102 | ||||||||||||
303 | 203 | 103 | ||||||||||||
304 | 204 | 104 | ||||||||||||
305 | 205 | 105 | ||||||||||||
306 | 206 | 106 | ||||||||||||
307 | 207 | 107 | ||||||||||||
308 | 208 | 108 | ||||||||||||
209 | ||||||||||||||
210 | ||||||||||||||
(一)內容30% (二)整潔20% (三)美觀及綠化30% (四)環保及創新20%
評審老師簽名:
102學年度宜蘭國中教室佈置及環保綠化比賽照片
教室公佈欄環保專欄 | 教室設置綠化植物 |
教室走廊設置綠化植物 | 教室公佈欄環保專欄 |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自然活動領域精進教學計畫
宜蘭國中自然活動領域102年度精進教學計畫
【研習名稱:自然領域生態參訪研習】
一、依據:
(一)教育部補助辦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中小教學品質要點。
(二)宜蘭縣102年度精進教學計畫。
二、目標:
(一)、增進教學品質,豐富教學內容。
(二)、提升自然科教學能力,帶動校內專業對話與分享機制並運用於課堂及戶外教學中。
三、辦理單位:宜蘭縣立宜蘭國中。
四、年度工作目標與中長期規劃
(一)、定期參與課程發展委員會,制訂領域運作機制,針對學生能力、性向、學業成就,就核心課程與彈性課程進行全盤檢視,訂定符合學生需求之課程計畫。
(二)、於自然活動領域時間從事教學對話,探討教學問題及教材研發工作,同時敦聘具有專長之學者,進行教學研究,激勵教師成長。
五、實施對象:1.本校自然領域教師同仁;2.有意參與自然科精進教學之教師
六、實施方式或內容:
(一)、成立推動小組:由自然領域召集人主持,課發組長協助,遴聘本縣各鄉鎮國中小自然領域具有熱誠之教師或國教輔導團專任輔導員擔任講師。
(二)、選定教師有需要之主題於校內領域共同時間請適合對象來講解。
七、實施期程: 4月18日(星期ㄑ)下午13時20分至16時20分。
八、研習課表:
日期
| 時 間
| 講 座 主 題
| 講 師
| 備註
|
4月18日
| 13:20~16:20
| 自然領域生態參訪教學研習
| 謝惠娟
| 千里光藥園
|
九、預期效益:
希望教師能在上完研習課程後,對數學教師所需具備的關鍵能力之教材與教學資源知能,有所提升,並能正確運用合適評量方法增進教學能力。
十、經費概算:(請依據經費支出項目及標準辦理)(請核章)。
經費項目
| 經費明細
| ||||
單價(元)
| 數量(單位)
| 總價(元)
| 備註
| ||
業
務
費
| 鐘點費
| 800
| 3
| 2400
|
|
膳費
| 20
| 20
| 400
|
| |
|
|
|
|
| |
小計
|
|
| 2800
|
| |
雜支
| 200
| 1式
| 200
|
| |
合 計
| 3000
| ||||
承辦單位 會計單位 校長
| |||||
十一、本計畫 陳宜蘭縣政府核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102年_教學與宣導活動_宜蘭縣中小學科學展覽會-1
宜蘭縣中小學科學展覽會
作品說明書
類別:生物類
科別:生物科
組別:國中組
作品名稱:環保捕蟲罐
關鍵詞: 酵母菌、二氧化碳、捕蟲罐
編號:
壹、摘要
利用排水集氣法收集酵母菌發酵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由每小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找出最適合培養酵母菌的糖濃度,糖濃度提高,酵母發酵效率也會提高,但若糖濃度超過15%,發酵效率提高有限;不同糖濃度培養下的捕蚊罐所捕的蚊蟲數以糖濃度15%捕獲蚊蟲數量最多,每週平均氣溫愈高,則酵母每小時二氧化碳產量也愈高。
貳、研究動機
當我們一群同學在操場打球,打完球,除了汗流浹背外,皮膚也多了幾個被蚊子叮的紅豆包,而且每個人的紅豆包個數不同,這代表蚊子喜歡每個人的程度不同,經我們查資料才知道,原來,除了汗臭味、體溫會吸引蚊子之外,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也是吸引蚊子叮咬的一大因素;在一年級自然課中,我們了解生物行呼吸作用會放出二氧化碳(康軒版自然第一冊第六章),在參觀宜蘭酒廠的釀酒過程中,我們發現其中的大功臣—酵母菌就是很好的二氧化碳製造器,因此,我們著手設計以培養酵母菌為主的捕蟲罐。
叁、研究目的
一、了解酵母菌增生時程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二、了解培養酵母菌之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三、了解酵母菌種類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四、了解酵母菌的重量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肆、研究器材及藥品
量筒、燒杯、錐形瓶、蓟頭漏斗、試管、天秤、水槽、寶特瓶 、砂糖、酵母粉、黑色海報紙、秤量紙
伍、研究過程或方法
一、實驗一
觀察乾溼酵母菌在不同濃度的糖水中所產生二氧化碳體積的變化。
1. 配製5%、10%、15%、20%的糖水300ml,並分別加入0.5克乾酵母粉攪拌均勻後,置於錐形瓶中,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每小時記錄一次產生之二氧化碳體積,連續記錄8小時,往後的四天每天記錄4小時(如圖1所示)。
2. 實驗步驟同1將乾酵母粉改成濕酵母塊。
3. 在不同氣溫下,配製15%的糖水300ml,並分別加入0.5克乾酵母粉攪拌均勻後, 置於錐形瓶中,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每小時記錄一次產生之二氧化碳體積,連續記錄8小時,往後的四天每天記錄4小時。
圖1 用排水集氣法收集二氧化碳 | 圖2 用美工刀環狀切開保特瓶 | 圖3 完成的捕蟲罐 |
二、實驗二
探討不同濃度的糖水之捕蟲效果
1.捕蟲罐製作
(1) 沿著2000ml保特瓶瓶身最突出處先以奇異筆做記號再以美工刀環狀切開(如圖2)。
(2) 把瓶口以反方向塞入瓶座邊緣處需完全密合。
(3) 瓶子外圍包黑色海報紙(如圖3所示)。
2.糖水配製
配製5%、10%、15%、20%的糖水300ml,並分別加入0.5克乾酵母粉攪拌均 勻後,倒入捕蟲罐中然後將捕蟲罐放到地下室一星期後記錄罐內蚊蟲的數量(如圖4、5、6所示)。
圖4 將捕蟲罐放到地下室 | 圖5 捕蟲罐的成果1 | 圖6 捕蟲罐的成果2 |
陸、研究結果
表1 酵母菌增生時程與二氧化碳產量的實驗結果(以重量1.0克的濕酵母為例)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小時 | 第二小時 | 第三小時 | 第四小時 | 第五小時 | 第六小時 | 第七小時 | 第八小時 |
5% | 0 | 100 | 300 | 350 | 350 | 360 | 355 | 350 |
10% | 0 | 200 | 300 | 354 | 400 | 420 | 430 | 430 |
15% | 200 | 300 | 352 | 356 | 410 | 460 | 450 | 455 |
20% | 250 | 300 | 350 | 350 | 420 | 440 | 450 | 450 |
表2 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以重量0.5克的酵母為例)(一週平均氣溫33.6℃)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
5% | 乾 | 116 | 乾 | 120 | 乾 | 167 | 乾 | 105 | 乾 | 30 |
濕 | 165 | 濕 | 236 | 濕 | 106 | 濕 | 0 | 濕 | 0 | |
10% | 乾 | 130 | 乾 | 138 | 乾 | 187 | 乾 | 111 | 乾 | 42 |
濕 | 339 | 濕 | 350 | 濕 | 350 | 濕 | 345 | 濕 | 60 | |
15% | 乾 | 170 | 乾 | 186 | 乾 | 205 | 乾 | 108 | 乾 | 46 |
濕 | 364 | 濕 | 420 | 濕 | 445 | 濕 | 435 | 濕 | 210 | |
20% | 乾 | 187 | 乾 | 221 | 乾 | 254 | 乾 | 206 | 乾 | 180 |
濕 | 375 | 濕 | 430 | 濕 | 448 | 濕 | 436 | 濕 | 210 |
表3 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以重量1.0克的酵母為例)(一週平均氣溫33.6℃)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
5% | 乾 | 253 | 乾 | 400 | 乾 | 50 | 乾 | 0 | 乾 | 0 |
濕 | 263 | 濕 | 350 | 濕 | 100 | 濕 | 40 | 濕 | 0 | |
10% | 乾 | 291 | 乾 | 430 | 乾 | 80 | 乾 | 0 | 乾 | 0 |
濕 | 310 | 濕 | 350 | 濕 | 350 | 濕 | 300 | 濕 | 250 | |
15% | 乾 | 396 | 乾 | 450 | 乾 | 430 | 乾 | 340 | 乾 | 250 |
濕 | 365 | 濕 | 450 | 濕 | 450 | 濕 | 400 | 濕 | 300 | |
20% | 乾 | 385 | 乾 | 460 | 乾 | 425 | 乾 | 350 | 乾 | 250 |
濕 | 376 | 濕 | 450 | 濕 | 460 | 濕 | 400 | 濕 | 320 |
錯誤! 連結無效。
圖7 酵母菌增生時程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錯誤! 連結無效。
圖8 糖濃度5%之乾濕酵母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錯誤! 連結無效。
圖9 糖濃度10%之乾濕酵母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錯誤! 連結無效。
圖10 糖濃度15%之乾濕酵母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錯誤! 連結無效。
圖11 糖濃度20%之乾濕酵母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圖12 培養第一天之不同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圖13 第二天之不同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圖14 第三天之不同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圖15 第四天之不同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圖16 第五天之不同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
表4 糖濃度與捕獲蚊蟲數量實驗結果(以0.5克乾酵母為例)(9月1日~10月5日平均氣溫33.4℃)
5% | 10% | 15% | 20% | |
蚊子數(隻)(平均) | 38 | 54 | 70 | 66 |
螞蟻數(隻)(平均) | 20 | 20 | 29 | 22 |
蟑螂數(隻)(平均) | 1 | 0 | 2 | 1 |
蛾數(隻)(平均) | 0 | 1 | 1 | 1 |
錯誤! 連結無效。
圖17 糖濃度與捕獲蚊蟲數量的關係圖
表5 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以重量1.0克的濕酵母為例)(一週平均氣溫33.1℃)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5% | 263 | 350 | 100 | 40 | 0 | 0 |
10% | 310 | 350 | 350 | 300 | 250 | 106 |
15% | 365 | 450 | 450 | 400 | 300 | 235 |
20% | 376 | 450 | 460 | 400 | 320 | 300 |
表6 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以重量1.0克的濕酵母為例)(一週平均氣溫22.6℃)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5% | 193 | 275 | 283 | 232 | 220 | 215 |
10% | 209 | 309 | 322 | 334 | 220 | 208 |
15% | 242 | 312 | 351 | 345 | 342 | 340 |
20% | 264 | 345 | 355 | 362 | 351 | 346 |
表7 糖濃度與二氧化碳產量的關係(以重量1.0克的濕酵母為例)(一週平均氣溫15.8℃)
CO2體積(ml) 糖濃度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第四天 | 第五天 | 第六天 |
5% | 108 | 253 | 263 | 250 | 235 | 216 |
10% | 183 | 248 | 307 | 315 | 325 | 322 |
15% | 208 | 295 | 316 | 325 | 342 | 323 |
20% | 215 | 296 | 326 | 324 | 315 | 337 |
錯誤! 連結無效。
圖18 糖濃度15%之溫度與二氧化碳產量關係圖
柒、討論
一、糖濃度5%培養的0.5克濕酵母,在開始培養的前兩天,二氧化碳產量明顯比乾酵母高,第一天,溼酵母的二氧化碳產量約為乾酵母的1.4倍,第二天約為2.0倍,第二天至第三天開始,溼酵母的二氧化碳產量明顯降低55%,乾酵母反而提高39%。
二、糖濃度10%培養的溼酵母在開始培養的第二天,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350mL/小時,乾酵母則在開始培養的第三天才達最高187mL/小時,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時比第一天增加44%,溼酵母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時比第一天增加3.2%。
三、不同糖濃度培養的0.5克乾濕酵母,二氧化碳平均產量在第三天達最高,分別為乾酵母167 mL /小時,187 mL /小時,205 mL /小時,254 mL /小時,濕酵母106 mL /小時,350 mL /小時,445 mL /小時,448 mL /小時;而1.0克乾濕酵母二氧化碳平均產量在第二天達最高,乾酵母400 mL /小時,430 mL /小時,450 mL /小時,460 mL /小時,濕酵母350 mL /小時,350 mL /小時,450 mL /小時,450 mL /小時。
四、不同糖濃度培養的乾溼酵母以20%培養的酵母二氧化碳產量最高,以使用0.5克乾酵母為例,第三天糖濃度20%二氧化碳平均產量比糖濃度5%高34%,0.5克濕酵母為例,第三天糖濃度20%二氧化碳平均產量比糖濃度5%高76.3%。
五、糖濃度由5%增至10%,0.5克培養的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平均增加33%,糖濃度由15%增至20%,0.5克培養的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平均增加13%,由此可知,糖濃度提高,酵母發酵效率也會提高,但若糖濃度超過15%,發酵效率提高有限。
六、0.5克酵母在發酵第三天,乾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差分別為5%相差61 mL ,10%相差163mL,15%相差245mL,20%相差6mL,以15%乾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相差最多。
七、比較0.5克與1.0克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最高時的差異,糖溶液5%時乾濕二者相差233 mL,10%時乾濕二者相差243 mL,15%時乾濕二者相差245 mL,20%時乾濕二者相差206 mL,以糖溶液15%時,0.5克與1.0克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相差最多。
八、比較0.5克與1.0克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最高時的差異,糖溶液5%時乾濕二者相差6mL,10%時乾濕二者相差0mL,15%時乾濕二者相差5 mL,20%時乾濕二者相差12 mL,0.5克與1.0克濕酵母,二者二氧化碳產量差比乾酵母少。
九、糖濃度5%、10%、15%、20%培養的0.5克乾酵母,二氧化碳產量最高的第三天與培養的第五天二氧化碳產量降低分別為80%、80%、78%、29%;0.5克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最高的第三天與培養的第五天二氧化碳產量降低分別為100%、83%、53%、53%,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降低率比乾酵母高。
十、不同糖濃度培養的1.0克濕酵母,培養的第一天,糖濃度5%、10%、15%、20%分別在培養的第6、7、6、7小時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
十一、1.0克的濕酵母在不同糖濃度培養下,在培養的第一小時,糖濃度愈高二氧化碳產量愈高,第5小時至第8小時糖濃度除5%二氧化碳產量較低外,10%、15%、20%的二氧化碳產量已很接近。
十二、0.5克的乾酵母在不同糖濃度培養下的捕蚊罐所捕的蚊蟲數以濃度15%捕獲102隻蚊蟲最多,其次為20%捕獲90隻,最少的是5%捕獲59隻。
十三、以15%糖濃度培養的1.0克濕酵母,在培養的第三天,每週平均氣溫33.1℃時,二氧化碳產量最高450mL/小時,其次為每週平均氣溫22.6℃時二氧化碳產量351mL/小時,氣溫最低15.8℃為316 mL/小時。
捌、結論
一、同重量的濕酵母在培養的前兩天,二氧化碳產量明顯比乾酵母高,但培養第三天後,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降低比乾酵母快。
二、濕酵母在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時比開始培養的第一天增加3.2%,但乾酵母在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時比開始培養的第一天增加44%。
三、培養0.5克酵母時,二氧化碳產量在第三天達最高,培養1.0克酵母時二氧化碳產量在第二天達最高。
四、糖濃度提高,酵母發酵效率也會提高,但若糖濃度超過15%則發酵效率提高有限。
五、0.5克與1.0克的乾酵母在糖溶液15%培養下二氧化碳產量相差最多,而0.5克與1.0克的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差異比乾酵母少。
六、不同糖濃度培養的濕酵母在培養的第6、7小時二氧化碳產量達最高,至第8小時,不同糖濃度培養的濕酵母二氧化碳產量已很接近。
七、0.5克的乾酵母在不同糖濃度培養下的捕蚊罐所捕的蚊蟲數以糖濃度15%捕獲蚊蟲最多,其次為糖濃度20%,最少的是糖濃度5%。
八、每週平均氣溫愈高,則酵母每小時二氧化碳產量也愈高。
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一上,第六章,康軒版
二、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二上,第二章,翰林版
三、http://activity.ntsec.gov.tw/activity/race-1/45/elementary/0808/080827.pdf
附表一 「環保捕蚊罐」與其他滅蚊產品的比較
防禦 法 | 產品 | 價格 | 原理 | 優點 | 缺點 |
化學防禦法 | 蚊香 | 65 元 30 捲 | 利用化學藥劑薰暈蚊子 | 薰暈蚊子 | 含有多種物質混合製作,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物質,如果多次吸入,在殺滅蚊子同時也會危害人體健康,引起鼻子發癢、鼻塞、胸悶、氣短,甚至誘發氣管炎、支氣管炎及哮喘的發作。蚊香點燃有火花,要注意安全。使用後有煙灰,令人有不潔感。 |
電 蚊 香 | 250 元 60 晚 | 利用化學藥劑薰暈蚊子 | 便利性高 薰暈蚊子 | 除蟲菊殺蟲劑會干擾人類神經系統與大腦,如由皮膚接觸到也會造成麻痺.刺痛感。除蟲菊對觀賞魚類具強毒性,使用時要將魚缸移除。需防止觸電。 | |
防 蚊 液 | 184元 180 毫升 | 利用特殊氣味忌避及驅趕蚊蟲 | 蚊子不近 身 | 天然成分的防蚊液使用濃度及時間較不易控制。使用時間約4-6 小時左右。 可能產生皮膚過敏紅腫。一歲以下兒童或患有地中海貪血症或蠶豆症者不能使用。 | |
物理防治法 | 捕 蚊 燈 | 399 元 | 利用蚊蟲的趨光性 | 吸引蚊子 | 捕蚊燈是長波的紫外光,最好距離人體一公尺外,否則長期近距離接觸,會導致皮膚老化、甚至是皮膚癌,對眼睛也有傷害。需防止觸電。 |
電 蚊 拍 | 129 元 | 瞬間高壓放電,將成蚊電擊撲殺 | 電擊蚊子 | 可能要找蚊子找很久。 需防止觸電。 | |
環 保 捕 蚊 罐 | 2.5 元 一星期 | 利用蚊蟲喜愛二氧化碳和其他習性吸引 | 便宜、安全、環保(可利用寶特瓶) | 需要一星期更換一次溶液。 會有些微發酵的味道。 | |
化學防治法 | 化 學 噴 霧 罐 | 75 元 | 利用化學 藥劑將蚊 蟲毒死 | 毒死蚊蟲 | 毒性高,含有對人體有害物質,如果天天或多次吸入,在殺滅蚊子的同時也會危害人體健康。使用過後需擦拭家具、洗手。 |

























![clip_image002[6] clip_image002[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596.jpg)
![clip_image004[6] clip_image004[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598.jpg)
![clip_image006[6] clip_image006[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00.jpg)
![clip_image008[6] clip_image008[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02.jpg)
![clip_image010[6] clip_image010[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04.jpg)
![clip_image012[6] clip_image012[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06.jpg)
![clip_image014[6] clip_image014[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08.gif)
![clip_image016[6] clip_image016[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10.gif)
![clip_image018[6] clip_image018[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12.gif)
![clip_image020[6] clip_image020[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14.gif)
![clip_image022[6] clip_image022[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743/6559/6559-2142616.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