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年環保智慧王競賽
事前準備 |
賽前衝刺複習 |
比賽海報及旗幟 |
賽前衝刺複習 |

105年環保智慧王競賽
事前準備 |
賽前衝刺複習 |
比賽海報及旗幟 |
賽前衝刺複習 |
105年全校進行防災演練
|
|
|
|
|
|
105年3月響應世界地球日舉辦校園路跑
|
|
學生在校園路跑 | 學生在校園路跑 |
|
|
學生在社區路跑 | 學生在校園路跑 |
|
|
學生在校園做操 | 學生在社區路跑 |
105年一年級新生訓練暨環境教育宣導
|
|
教師宣導新生進入學校注意事項 | 教師宣導資源回收 |
|
|
集合 | 愛的教育 |
|
|
尊師禮讚及環境教育宣言 | 鋼的淬鍊 |
宜蘭國中環境倫理與環境議題-樂活食農研習成果
學校名稱:宜蘭縣宜蘭國中



宜蘭國中105年螢火蟲環境教育體驗活動實施計畫
一、依 據:本校員工文康活動實施要點辦理。
二、目 的:為倡導正當休閒活動,維護身心健康,培養團隊精神及鼓舞工作士氣,期許新的一年有一個更健康的身心體魄,並藉此親身體驗自然生態經營與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概念,落實環境教育理念。
三、參加對象:本校教職員工(含代理【課】教師,並歡迎眷屬及退休人員一同參與。)
四、主辦單位:教務處、教師會
五、協辦單位:學務處
六、活動日期:105.4.23(星期六)
七、活動地點:宜蘭縣大溪螢火蟲復育中心
八、活動行程:健行、生物多樣性。
九、報名費用:免費,自行開車前往。
十、報名日期:即日起4月22日止(請上網報名)。
十一、研習時數:全程參加學員核給3小時研習時數,請老師於全國教師在職進修網報名。
十二、備註:活動日請自備個人飲水、雨具等。
十三、本計畫陳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附件一:活動行程一覽表
時 間 | 地 點 | 備 註 |
17:00 | 學校集合 | 活動中心 |
17:20 | 出發 | 自行開車 |
18:00~21:00 | 大溪螢火蟲復育說明+自然生態體驗 | 大溪螢火蟲復育中心就是一間最豐富的自然教室,裡頭的生物種類包羅萬象,有獼猴、樹蛙、螢火蟲、蝴蝶(鳳蝶)和各式植物,年紀不分大小,都適合來這裡學習屬於大自然的珍貴知識! |
21:00 | 愉快賦歸 |
宜蘭國中螢火蟲環境教育體驗研習成果
學校名稱:宜蘭縣宜蘭國中
|
|
|
|
|
|
二年級 語文領域-國文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教學節數:共六節
教學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第五課 田園之秋選 | |||||||||
能力指標 | 5-4-3-4 能欣賞作品的內涵及文章結構。 6-4-3-2 能培養寫日記的習慣。 6-4-1 能精確表達觀察所得的見聞。 6-4-4-2 能將蒐集的材料,加以選擇,並做適當的運用。 3-4-1-10 能明確表達意見,並清楚表達情意。 5-4-5-1 能體會出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 重大議題 | 環境教育 | ||||||||
教 學 準 備 | |||||||||||
一、教師方面: 1.熟悉本課教材,研讀教師手冊及有關參考書籍,擬定並編寫本課教學活動設計。 2.準備教具。 3.指導同學預習本課。 二、同學方面: 1.預習本課。 2.查閱生難字詞的形、音、義。 | |||||||||||
月 | 日 | 節 | 教 學 重 點 | ||||||||
1 | (一)預習指導 (二)引起動機 (三)講解題文 (四)認識作者 | ||||||||||
2 | (五)概覽課文 (六)講述全課大意 (七)辨認文體 | ||||||||||
3 | (八)講解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 | ||||||||||
4 | (九)內容深究:「閱讀理解能力」統整 (十)形式深究:「寫作能力」統整 (十一)認識臺灣氣象諺語 | ||||||||||
5 | (十二)習作指導 (十三)類文閱讀欣賞 | ||||||||||
6 | (十四)課文總測驗:課文文意測驗、音樂欣賞 | ||||||||||
學 習 目 標 | |||||||||||
1.認識陳冠學及其散文特色。 2.認識作者描寫大自然景象所隱含的旨趣。 3.了解日記的寫作要點,並練習寫作。 4.能仔細觀察大自然的特殊景象,並加以描寫。 5.能指出本文前後段之間的照應關係。 6.能指出本文使用譬喻修辭成功之處。 7.學習文學與戲劇、音樂結合的寫作手法。 8.能說出自己親身體驗的特殊氣象,與人分享。 9.能仔細聆聽別人述說美感經驗,並能有所回應。 10.欣賞臺灣自然之美,陶冶愛護鄉土的情操。 11.體會大自然之神奇美妙,激發珍惜自然之心。 | |||||||||||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重點 | ||||||||
甲、準備活動 (一)預習指導: 1.閱讀本課課文並作課前預習。 2.進行學習單。 (二)引起動機: ◎認識臺灣昔日農村的優美風貌。 (三)講解題文: 1.板書題文:〈田園之秋選〉。 2.簡述本單元應把握的學習重點。
乙、發展活動 (四)認識作者: 1.介紹本文作者陳冠學的經歷。 2.介紹陳冠學的思想及文學主張。 3.介紹陳冠學的趣聞軼事。 (第一節結束) |
10‘
5‘
15‘
15‘
|
課本 學習單
周邊教材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教師手冊
|
能專心聆聽 踴躍發表 能專心聆聽
能專心聆聽
| ||||||||
(五)概覽課文: 1.指名同學試讀本課課文。 2.教師範讀本課全文。(課文美讀可播放教學CD) 3.指名同學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認為這場大西北雨的序幕,可以給它什麼名稱? (2)作者認為下西北雨的過程中,誰是真正的英雄? (3)雨過天青之後,作者說他彷彿聽見了哪一首曲子? 4.題解講說。 (六)講述全課大意: 1.指名同學說明本文大意。 2.教師歸納補充。 (七)辨認文體: ◎認識「田園散文」。
(第二節結束) |
25‘
15‘
5‘ |
課本 教具:教學CD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教師手冊 |
能專心聆聽 預習問題討論 參與討論 回答問題
參與討論 回答問題
能摘要重點 | ||||||||
(八)讀講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 1.指名同學分段誦讀段課文;教師訂正錯誤的字音、句讀。 2.字詞義解說:講解注釋1-21則。 3.形音義辨析。 4.引導討論段落大意。 5.欣賞課文。 (第三節結束) |
10‘ 10‘ 5‘ 10‘ 10‘ | 課本 字典 教具:一字多音掛圖、課文段落大意掛圖 | 查考字典 能了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專心聆聽並摘要重點 能發揮創意,表達文旨 | ||||||||
(九)內容深究:「閱讀理解能力」統整 1.作者認為大自然有時很像戲劇,依本文第二段的描述來看,同學們認為恰不恰當?請說出理由來。 2.請分別指出本文第三段的閃電霹靂、第四段的大西北雨、第五段的雨後景象,和第二段的哪些內容相呼應? 3.作者在這場西北雨中,他內心的感受是什麼? 4.作者在本文中使用了許多的譬喻,同學們覺得哪一個譬喻用得最好?並說出自己的看法。 (十)形式深究:「寫作能力」統整 1.指名同學分析本詩的寫作技巧。 (1)描繪西北雨之奇,對大自然充滿欣賞與敬畏之心。 (2)取材臺灣本土,並與西方戲劇、音樂連結。 (3)先總後分的結構,深入刻畫雷雨特色。 (4)善用譬喻、誇飾等修辭技巧,文章生動。 2.全班共同討論並寫出本文結構圖表。 3.教師講解本課的語法修辭,並說明在課文中的相關文句。
丙、綜合活動 (十一)認識臺灣氣象諺語
(第四節結束) | 10‘
10‘
5‘ 5‘
10‘ |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教師手冊 教具:課文結構掛圖、 | 掌握文章意旨 參與討論 表達意見
能專心聆聽 歸納要點 討論發表
能專心聆聽 | ||||||||
(十二)習作指導: 指導完成本課的應用練習一、二。
(十三)類文閱讀欣賞:(可視教學時數補充) 影印《教師手冊》中的〈田園之秋選〉、〈小蓓〉,全體一起欣賞。 1.討論書中出現的自然景象。 2.欣賞文中人與物相處的樂趣。
(第五節結束) | 30‘
15‘ | 課本 教師手冊
教師手冊 | 習作考查:能掌握時間,確實完成 參與討論 表達意見 | ||||||||
(十四)課文總測驗: 1.課文文意測驗 2.音樂欣賞──「西北雨」歌曲練唱及欣賞。(可配合音樂課進行)
(第六節結束) | 45‘ | 測驗卷 周邊教材 | 紙筆測驗 參與活動 | ||||||||
三年級 語文領域-國文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教學節數:共六節
教學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第三課 鯨生鯨世選 | ||||||
能力指標 | 5-4-3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修辭技巧及特色。 5-4-5-4 能喜愛閱讀海洋、生態、性別、族群等具有當代議題內涵的文學作品。 5-4-7-3 能從閱讀中蒐集、整理及分析資料,並依循線索,解決問題。 5-4-7-4 能將閱讀內容,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6-4-1 能精確表達觀察所得的見聞。 6-4-6-2 能靈活的運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優美。 5-4-5-1能體會出作品中對周遭人、事、物的尊重與關懷。 | 重大議題 | 海洋教育 環境教育 | |||||
教 學 準 備 | ||||||||
一、教師方面: 1.熟悉本課教材,研讀教師手冊及有關參考書籍,擬定並編寫本課教學活動設計。 2.準備教具。 3.指導同學預習本課。 二、同學方面: 1.預習本課。 2.查閱生難字詞的形、音、義。 | ||||||||
月 | 日 | 節 | 教 學 重 點 | |||||
1 | (一)預習指導 (二)引起動機 (三)講解題文 (四)認識作者 (五)概覽課文 (六)講述全課大意 (七)辨認文體 | |||||||
2 | (八)講解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 | |||||||
3 | (九)內容深究:「閱讀理解能力」統整 (十)形式深究:「寫作能力」統整 | |||||||
4 | (十一)習作指導 | |||||||
5 | (十二)類文閱讀欣賞 | |||||||
6 | (十三)全課總評量:課文文意測驗、作文指導 | |||||||
學 習 目 標 | ||||||||
1.認識廖鴻基及其寫作風格。 2.認識海洋文學。 3.認識本文中所敘述鯨豚的生態習性。 4.學習細膩的觀察自然生態。 5.能靈活生動的記錄人與自然生物的互動。 6.能辨識並運用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 7.體會人類與海洋的密切關係,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8.建立尊重生命的觀念,了解並善待自然生物。 | ||||||||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重點 |
甲、準備活動 (一)預習指導: 1.閱讀本課課文並作課前預習。 2.蒐集臺灣近海鯨豚的資料。 (二)引起動機: ◎進行學習單「鯨豚世界知多少」。 (三)講解題文: 1.板書題文:〈鯨生鯨世選〉。 2.簡述課應把握的學習重點。
乙、發展活動 (四)認識作者: 1.介紹廖鴻基的經歷。 2.介紹廖鴻基的得獎紀錄。 3.介紹廖鴻基的寫作風格和特色。 4.介紹廖鴻基的趣聞軼事。 (五)概覽課文: 1.指名同學試讀本課課文。 2.教師範讀本課全文。(課文美讀可播放教學CD) 3.指名同學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在哪個港口附近看到大片水花蠢動? (2)作者如何形容生性害羞的弗氏海豚? (3)作者共描述了那幾種海豚? 4.題解講說。 (六)講述全課大意: 1.指名同學說明本文大意。 2.教師歸納補充。 (七)辨認文體
(第一節結束) |
5‘
10‘
5‘
5‘
10‘
5‘
5‘ |
課本
學習單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教具:教學CD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
能專心聆聽 踴躍發表 能專心聆聽
能專心聆聽
能專心聆聽 預習問題討論 參與討論 回答問題
參與討論 回答問題
能摘要重點 |
(八)讀講課文及處理生難字詞: 1.指名同學誦讀本文課文;教師訂正錯誤的字音、句讀。 2.字詞義解說:講解注釋1–14則。 3.引導討論段落大意。
(第二節結束) |
15‘ 15‘ 15‘
|
課本 字典 |
查考字典 能了解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專心聆聽並摘要重點 |
(九)內容深究:「閱讀理解能力」統整 1.本文作者由哪些面向來觀察、猜測海豚的情感與習性? 2.本文中,作者為什麼會說也許在弗氏海豚眼中,我們才是迷途羔羊? 3.請說一說你與海洋或海洋生物互動的經驗,與同學分享。
(十)形式深究:「寫作能力」統整 1.指名同學分析本課的寫作技巧。 2.全班共同討論並寫出本文結構圖表。 3.教師講解本課的語法修辭,並說明在課文中的相關文句。
(第三節結束) | 25‘
20‘ | 課本 教師手冊
課本 | 能發揮創意,表達文旨 掌握文章意旨
能專心聆聽 歸納要點 討論發表 |
(十一)習作指導: 指導完成本課的應用練習一、二、三。
(第四節結束) | 45‘
‘ | 課本
| 習作考查:能掌握時間,確實完成 參與討論 表達意見 |
(十二)類文閱讀欣賞:(可視教學時數補充) 影印《教師手冊》中的〈花紋樣的生命—花紋海豚〉、〈海洋朝聖者〉、〈海上航行〉,全體一起欣賞。 ◎欣賞人與動物不同的互動方式。
(第五節結束) | 45‘ | 教師手冊 | 參與討論 表達意見 |
(十三)全課總評量 1.課文文意測驗 2.作文指導:以「豚」為題,運用成語、諺語等完成一篇短文。
(第六節結束) | 45‘ | 測驗卷 | 紙筆測驗 |
一年級 語文領域-國文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人: 教學節數:共七節
教學 起訖日期 | 單元名稱 | 夏夜 | |||||||||
能力指標 | 5-4-3-5 能欣賞作品的寫作風格、修辭技巧及特色。 5-3-4-2 能主動閱讀不同文類的文學作品。 5-4-3-3 能經由朗讀、美讀及吟唱作品,體會文學的美感。 6-4-6-2 能靈活的運用修辭技巧,讓作品更加精緻優美。 5-4-2-5 能從閱讀過程中發展系統性思考。 5-4-7-4 能將閱讀內容,思考轉化為日常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 重大議題 | 環境教育 | ||||||||
教 學 準 備 | |||||||||||
一、教師方面: 1.熟悉本課教材,研讀教師手冊及有關參考書籍,擬定並編寫本課教學活動設計。 2.準備教具。 3.指導同學預習本課。 二、同學方面: 1.預習本課。 2.查閱生難字詞的形、音、義。 | |||||||||||
月 | 日 | 節 | 教 學 重 點 | ||||||||
1 | (一)預習指導 (二)引起動機 (三)講解題文 (四)作者介紹 | ||||||||||
2 | (五)概覽課文 (六)講述全詩大意 | ||||||||||
3 | (七)辨認文體 (八)讀講課文 | ||||||||||
4 | (九)讀講課文 (十)內容深究 (十一)形式深究 | ||||||||||
5 | (十二)形式深究 (十三)美讀課文 | ||||||||||
6 | (十四)「寫作」能力統整活動 | ||||||||||
7 | (十五)作業指導 (十六)預習指導 | ||||||||||
學 習 目 標 | |||||||||||
| |||||||||||
教 學 指 導 要 點 | 教學時間 | 教學資源 | 評量 重點 | ||||||||
甲、準備活動 (一)預習指導: 1.閱讀本課課文並作課前預習。
(二)引起動機:看圖片回答問題 「夜晚」和「白天」有什麼不同?夏天夜晚有什麼特色?天空、地面有什麼變化?由討論發表中,導入本文。
(三)講解題文 1.板書題文:指名學生讀題解欄。 2.簡述本單元應把握的學習重點。
乙、發展活動 (四)作者介紹 1.用板書(或投影片、電腦簡報)介紹作者由楊喚的「家」,喚起舊經驗,導入作者介紹。請學生就以前所學,發表對本文作者的認識。 2.教師歸納補充,應包括: (1)作者成長的背景:自述童年是「挨打受罵,以痛苦做糧食,被眼淚餵養的小東西」,十九歲隨軍隊至臺灣。 (2)創作歷程:15歲開始投稿,19歲開始寫兒童詩,22歲以楊喚之名發表抒情詩。 (3)作品風格特色:溫暖、瑰麗、豐富。童年生活只有劫難,但在創作兒童詩中「找到失去的快樂」。 (4)趣聞軼事:一條墨綠色的毛毯、兩小無猜、嗜書成癖、婉拒入贅、愛看電影等。
(第一節結束) | 5‘
10‘
10‘
20‘
| 課 本
夜景圖片
長條卡 長條卡
電腦或投影片 教師手冊
| 考察預習的作業
口頭報告:能踴躍答問 能了解作者的創作風格與成就
| ||||||||
(五)概覽課文 1.指名學生試讀本課全文。 2.教師訂正易混淆、誤讀的字:「蜜」糖、樹「梢」、「撒」、銀「幣」、「欄」、「闔」上、朦朧、山「巒」、「藤」蔓。 3.教師範讀本課全文。
(六)講述全詩大意 1.指名學生說明本文大意。 2.教師歸納補充。
(第二節結束) | 20‘
25‘
| 課 本
揭示卡
| 能正確的讀出詞語,掌握句讀
口頭報告:能踴躍發表 | ||||||||
(七)辨認文體 1.認識甚麼是「詩」。 2.了解新詩、兒童詩。
(八)讀講課文:第一段 1.指名學生試讀本段詩句。 2.討論本段要旨:以各種自然景象說明夏夜來臨了。 3.解說本段注釋及生難字詞。 (1)撒 (2)銀幣 4.教師講解類似之形音義及其用法: (1)字形 「蜜」糖:蜜蜂採取花中甜液,所釀成的漿汁。 祕「密」:隱私。 「撒」布:散布。 「撤」退:解除。 銀「幣」:交易的媒介。 作「弊」:非法的事情。 玉「璧」:玉製禮器,圓形,中間有孔。 樹「梢」:樹枝的末端。 「捎」信:順便寄帶。 「稍」微:略微的。 (2)字音 「撒」布:撒。 「撒」嬌:仨。 (3)字義 「滾」著火輪子:動詞。 打「滾」:名詞。 滾著「火」輪子:形容詞。 「火」紅:副詞,像火一般的。 「道」過晚安:動詞,說。 「道」路:名詞,路。 (第三節結束) | 15‘
30‘
| 課 本
長條板 | 口頭報告:能說出新詩的特色
能熟習本課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能清楚辨別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能詳細的記錄,並製作筆記 | ||||||||
(九)讀講課文:第二段 1.指名學生試讀本段詩句。 2.討論本段要旨:在寧靜的夏夜裡,仍在活動的各種事物。 3.解說本段注釋。 (1)闔 (2)巒 (3)藤蔓 (4)溜 4.教師講解類似之形音義及其用法: (1)字形 「朦朧」:模糊不清。 「矇矓」:眼睛看不清,或指事理有所蒙蔽而看不清。 山「巒」:連綿起伏的山峰。 「鑾」駕:天子的座車。 「螢」火蟲:昆蟲名。 晶「瑩」:光潔透明的。 「熒」燭:光線微弱。 (2)字音 「溜」走: 溜,偷偷離開。 大「溜」: 六,急流。 一「溜」煙: 六,一道、一股。 (十)內容深究:「閱讀理解」能力統整 1.詢問學生對於課文詞句及文義詞性等是否全部了解,有疑問則提出。 2.動腦時間——創造思考問答: (1)為什麼一開始連用了三次「回家了」?用意何在? 答:田野上原本忙著覓食、飛翔、奔逐的動物們,在此時都回到溫暖的家,就是太陽也回家歇息了;連用三次「回家了」,一方面暗示天色逐漸昏沉,另一方面在營造一個溫暖的氛圍,顯示這是個充滿溫馨的夜晚。 (2)為什麼作者說夜從山坡上、從椰子樹梢輕輕的爬「下」來? 答:暮色的降臨是由高往低、由上而下、由遠而近籠罩大地,由此可見作者觀察的細心。 (3)「撒了滿天的珍珠」的「撒」,使你聯想到什麼景象? 答:夜像個頑皮的小孩,喜歡嬉鬧。 (4)夏夜的美麗在詩中何句最能充分呈現? 答: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5)第二段中連續用五次「睡了」、一次「走向夢鄉」,作用為何? 答:強調夏夜的寧靜,由內而外、由遠及近都在一片寂靜無聲之中。 (6)既然小河、南瓜、夜風都醒著,為什麼詩裡卻說「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只有綠色的小河還醒著」、「只有夜風還醒著」? 答:作者用晝夜生長的南瓜、經年流動的小河、時刻吹拂的微風,這些細微的聲響來反襯夜的寧靜。使詩中靜中有動,動靜交互映照,顯現出更豐富的詩境。 (7)本文共用了幾種顏色?這些顏色,給人什麼感受? 答:紅—「火紅的太陽」:熱情、希望。 黃—「街燈」、「螢火蟲」:光明、溫馨。 銀—「銀幣」:純潔、浪漫。 藍—「大海」:舒適、神祕。 綠—「小河」:清涼、愉快。 (8)為什麼作者要說小河「溜」過彎彎的小橋、瓜架上的南瓜往屋頂上「爬」、夜風「跑」出來? 答:「溜」、「爬」、「跑」這些動詞使小河、南瓜、夜風呈現出活潑俏皮,和人一般的動作、情態。 (9)請你分別從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描摹夏夜給你的感覺? (10)夏夜中充滿了詩情畫意,你覺得哪些內容給人「如畫」一般的印象?你最喜歡哪一個畫面?為什麼? 答:整首詩可以說每一句都是一幅畫,作者是以文筆代替畫筆,來描摹夏夜的景象。(下半題讓學生自由回答) (十一)形式深究:「修辭」能力 統整活動 1.討論本文修辭技巧。 2.師生共同討論並應用本課修辭。 3.教師說明本文重要的修辭技巧有三: (1)譬喻 撒了滿天的珍珠和一枚又大又亮的銀幣。 練習:除了用「滿天的珍珠」、「又大又亮的銀幣」來譬喻星月外,還可以用什麼來譬喻星月? 答:星—亮片、寶石、螢火蟲、眼睛。 月—白玉盤、明鏡、彎刀、柳葉。 (2)排比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 羊隊和牛群告別了田野回家了,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 練習:夏夜詩中共有七組排比句型,請找出來。 (3)轉化(擬人) 蝴蝶和蜜蜂們帶著花朵的蜜糖回來了, 羊隊和牛群告別了田野回家了, 火紅的太陽也滾著火輪子回家了。 當街燈亮起來向村莊道過晚安。 來了!來了! 從山坡上輕輕地爬下來了。 朦朧地,山巒靜靜地睡了! 朦朧地,田野靜靜地睡了! 只有窗外瓜架上的南瓜還醒著。 低聲地歌唱著溜過彎彎的小橋。 只有夜風還醒著,從竹林裡跑出來,跟著提燈的螢火蟲,在美麗的夏夜裡愉快地旅行。 練習:請用擬人法造句。
(第四節結束) | 5‘
8′
18′
14′ |
揭示卡
揭示卡或學習單
揭示板或投影片
|
能熟習本課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能清楚辨別字形字音相近的字
能詳細的記錄,並製作筆記
口頭報告:能明確表達意見
鑑賞:能系統的思考,並合邏輯的歸納重點
能分辨文體寫作的特質和要求
能養成主動聆聽及探索學習的能力
報告:能明確表達意見
實作:寫出靈活生動的譬喻 實作:找出排比的句子
實作:能寫出擬人法的句子 | ||||||||
(十二)形式深究:本詩結構分析
丙、綜合活動: (十三)美讀課文 1.教師範讀一遍,並先逐節提示美讀欣賞。 2.指名學生誦讀,說明獨誦、合誦、疊誦等不同的朗讀技巧應如何運用,全體同學靜聽欣賞。 3.我是朗讀高手:全班分成3-4組,每組8-10人(每組成員男女各半),練習15分鐘左右。教師巡視其間指導,並觀察各組組員間的互動,作為評分的依據。 4.舉行朗誦比賽:觀摩各組表演,由同學自任評審。(可用錄音機或攝影機將過程錄下來,下一節課播放優勝者的演出)
(第五節結束) | 5‘
5‘
20‘
15‘ | 揭示卡或結構表
學習單 錄音機或攝影機 評分表 | 設計製作:能參與團體活動並能與人合作 表演:能正確的朗誦這首詩 同儕互評:能觀摩欣賞他人的表演 | ||||||||
5.頒獎及講評:由小老師統計評分表後,結算出優勝者,老師為整個比賽作一總結,並觀賞聆聽優勝者表演。
(十四)「寫作」能力統整活動 1.應用練習問題研究。 (1)咬文嚼字:楊喚 (2)音義大出擊:撒、溜(參見習作)。 2.「寫作」練習:可就學生程度,二選一做練習。 (1)想像及改寫作文:提燈的螢火蟲指導學生將自己設想成螢火蟲,以第一人稱「我」敘述,想像自己在夏夜裡旅行的種種。 (2)童詩習作:以「風」為主題,就視覺、聽覺及心靈感受等,發揮想像力,尋找題材,寫一首詩。
(第六節結束) | 10‘
35‘
| 錄音機
課 本 揭示卡
作文紙 | 鑑賞:能夠學習他人的優點 習作考查:能夠掌握時間,確實完成習題
實作:能掌握寫作的步驟,充實作品的內容 | ||||||||
(十五)作業指導 延伸閱讀:欣賞楊喚其他詩作或類文,回家撰寫讀後心得,教師評閱完畢後,選出佳作公布,供全班觀摩。 (十六)預習指導 1.指定下一課的預習範圍。 2.指示考查方法。
(第七節結束) | 30‘
15‘ | ||||||||||
105學年環境教育融入學校課程一覽表
法定重要教育 工作項目 | 辦理方式 | ||
正式課程 | 正式課程以外活動 | ||
領域課程(含融入課程) | 彈性學習節數 | ||
性別平等教育 | 七年級: 七上綜合1-1-1 友誼幸運草(1)實施3小時 七下綜合3-1-3 珍藏的愛(3)實施3小時 | 105上學期第五週、下學期第二週為性別平等教育週,分別實施專題演講2小時 | |
八年級: 八上綜合 3-1-1朋友你和我實施1小時,3-1-2我的交友觀實施2小時 八下綜合,3-1-2性別議題停看聽實施2小時 | 105上學期第五週、下學期第二週為性別平等教育週,分別實施專題演講各2小時 | ||
九年級: 九上綜合1-2-2天秤上的兩端 實施4小時 九下綜合2-3-1「友誼之橋」實施3小時 | 九上第五週班會課實施兩小時兩性相處探討課程。 九下第二週班會課實施兩小時兩性相處探討課程。 | ||
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 七年級: 七上綜合3-1-1 國中國小大不同(1)實施4小時 七下健體第三單元第3章 防暴你我他 3小時 | ||
八年級: 八上健體 第一單元第1 章彩繪兩性關係實施3小時 八下健體 第二單元 第3章網路交友停看聽 | |||
九年級: | 九上第六、七周班會性侵害議題影片欣賞實施2小時 九下第8、9兩周性侵害議題影片欣賞實施2小時 | ||
家庭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 | 七年級: 七上綜合4-3-2 生涯檔創「心」作3小時 七上綜合5-3-2 居家創意達人(2),4小時。 | 105上學期第一週班會課家庭教育影片宣導2小時 | 105上學期第三週實施親職議題演講2小時、班親會2小時 |
八年級: 八下健體 第2單元第2 章經營我的家庭關係實施3小時 | 105上學期第二週班會課家庭教育影片宣導2小時 下學期第十週家庭教育電影賞析 | ||
九年級: 九上綜合1-2-1守護家園實施3小時 | |||
家庭暴力防治課程 | 七年級: 七下綜合3-2-2 家庭事件簿 實施2小時 | 105 下學期第10週實施家庭教育議題親職講座3小時 | |
八年級: 八上健體第一單元第2章我的身體我作主實施4小時 | |||
九年級: 九上綜合1-1-3何處是我家 實施2小時 1-3-1 怎樣過生活實施2小時 | |||
全民國防教育 | 七上第十週班會議題1小時 八上第三周班會議題1小時 九上第十三週班會議題1小時 | ||
環境教育 | 七上本土教學1-3週「認識東北角」3小時、4-6週「宜蘭經驗」3小時 | ||
八年級: 八上健體第三單元第2章做個有型的地球人3小時;第五單元第1章 活力滿點—戶外活動實施3小時;第二章青山任我行—登山實施3小時 | |||
九年級: 九上健體第3 單元總體營造新環境第1~4章實施節能減碳課程4小時及環境教育課程4小時 | |||
法治教育 | 八年級: 八下公民全冊實施法律的基本概念、人民的權利與義務、民法、刑法、權利救濟及少年的法律常識等法治教育,全學期超過20小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