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美術班團隊教師及學生參與『宜蘭城百工系列展』在楊士芳紀念林園展出
台灣早期傳統民間生活或宗教慶典中的金屬製品,均為手工精心打造,隨著社會轉型,這些日常生活的銅、錫工藝,已逐漸被機器大量生產的製品所取代。為了保存這些傳統作品供民眾了解其典故,由宜蘭市鄂王社區舉辦的『宜蘭城百工系列展』,9月3日起在宜蘭市楊士芳紀念林園舉行,展示共規劃了「傳統工藝」及「匠心創意」兩個主題,預計展出至12月底免費參觀,現場並有志工作解說服務歡迎前往。
百工系列展「傳統工藝」是以介紹舊生活當中,銅、錫工藝應用在日常生活或宗教慶典中的製品,展出的工藝品有舊時代的手電筒—磺火,以及農曆七月晚上點給好兄弟的—照明燈,還有以煤油為燃料的多樣燈具等。「匠心創意」則是匠師結合技藝與美感,打造出巧奪天工的銅、錫工藝品,展出的工藝品有以銅片打造的蘭花、牡丹花、卡通圖案、海底世界及以銅鑼做為發想製作的機器人。其中,展場中有一件工藝品更是以一千五百餘片「墊圈」焊接成球體並鑲嵌彩色玻璃,形成充滿藝術性的現代藝術品。
鄂王社區林銘信里長指出;金屬工藝的出現,對於文明的發展是個重要的指標,這樣的特質,到現代生活當中,縱使出現了許多新興材質的用品,金屬製作的器具,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保有它難以取代的特質。這次展覽主要介紹「林午鐵工廠」、「李弘仁錫藝」、「利豐板金行」這三家頗具歷史的銅、錫工藝。這些店舖都還保有傳統工藝技術,其中「林午鐵工廠」以製作銅鑼聞名,其製作的銅鑼除臺灣傳統樂團愛用外,現代打擊樂團、舞蹈團等也來訂製,同時也製作「十六音階」編鑼,運用在現代樂團的演奏,因品質工法優良,並積極研發銅鑼音域,極受好評。「林午鐵工廠」的銅鑼作品,除行銷臺灣各縣市外,甚至遠達東南亞及其他國家,深受國際歡迎,並登上有全世界最大家具展之稱的米蘭設計展,使宜蘭銅鑼的好聲音備受國際肯定。
宜蘭市長江聰淵表示,舊時代的生活中手作的銅、錫工藝與日常生活的密切相關,隨著社會轉型,這些日常生活的銅、錫工藝,已逐漸被機器大量生產的製品所取代,匠師的技藝也就必須隨之轉型。在這次展覽當中,我們也見到了舊城匠師的巧藝創新,開發銅、錫工藝新境界,感謝鄂王社區發展協會跟匠師們的用心以創新的思維與手法讓它發揚光大,而市公所明年舊宜蘭縣議會整裝後,也將規劃出舊城百工技藝的展示區,讓百工匠師文化有更好的展演空間。
鄂王社區楊士芳紀念林園
林銘信
里長 0919-903957地址(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