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回收暨垃圾減量實施要點
宜蘭縣大湖國民小學九十八學年度推行「資源回收暨垃圾減量」實施要點 一、 目的:為促使班級加強推動資源回收暨垃圾減量工作,並期能建立學生資源回收之觀念。 二、 實施方式: (一) 分類方式:分為可回收資源及一般廢棄物兩大類。 1、 可回收資源:存放於資源回收架。 (1)、一般紙類:應疊放整齊,小紙條可另存於紙箱中。 (2)、鐵罐類:罐內勿有其他雜物,並應清洗乾淨。 (3)、鋁罐類:罐內勿有其他雜物,並應清洗乾淨,且壓縮至最小體積。 (4)、塑膠瓶:請保持瓶內清潔,並去瓶蓋、將空瓶壓扁。 (5)、鋁箔包:請將吸管取出,並將空盒壓扁。 2、資源回收架上層及底部應保持整潔,上層勿置放雜物。 3、一般廢棄物:存放於一般加蓋垃圾桶,並每天清除垃圾、定期清洗空桶,保持垃圾桶清潔。資源垃圾不可投入垃圾桶內。 (二)一般垃圾清倒時間:7:50--8:00、12:30--12:45、15:00--15:20三時段。 (三)資源回收時間:訂於每週二下午三點至三點二十分。 (四)資源回收人員:每班派環保小尖兵負責班級資源回收架之資源回收,另由五忠五名環保義工,負責協助回收資源之整理。 三、 考評方式:由校內糾察隊每天負責資源回收架之評分,並列入整潔競賽之成績。 四、 回收資源之處理:洽請資源回收商定期回收。…
節能減碳執行計畫
宜蘭縣員山鄉大湖國小節能減碳執行計畫 壹、依據: 一、行政院98年12月16日院臺經字第0980077778號函核定修正「政府機關及學校全面節能減碳措施」。 貳、實施目的: 一、有效改善學校能源使用,確實執行節能減碳。 二、加強節能減碳教育宣導,達成節能減碳共識,全校師生共同落實推動永續校園。 三、藉由學校率先推動節約能源,示範引導全體親師生,落實全民節約能源行動。 參、計畫目標: 一、有效掌控學校用電、水與油量以不成長為原則並逐年檢討。 二、加強學校節能物理環境改善,提升學生節能與永續發展之理念。 三、結合學校家長與社區資源形成有環保節能之永續校園。 肆、實施原則: 一、全面推動,由個人、學校,進而推展到家庭。 二、有效運用,開源節流。 伍、實施方式: 一、成立節約能源推動小組執行。節能範疇包括省電及省水。 二、逐年改善或更新學校資源硬體設備。 三、融入相關領域課程設計及教學活動計畫,建立全校師生落實節能減碳措施正確理念。 四、加強推動各項學生教育宣導活動,引導全校師生落實各項節能減碳措施。 五、區分校園責任區域(空調場所、其他校舍、辦公處所、教室)能自主管理,推動節能減碳措施;並建立校園責任區域(空調場所、其他校舍)負責人名單,有效督導校園能源之使用。 陸、具體措施: 一、節約用電 (一)空調 1.室內溫度未超過28℃,不要開冷氣。使用冷氣時,務必將門窗緊閉,以免冷氣外洩或熱氣侵入,增加冷氣用電負擔。 2.室內悶熱時,請開窗或使用電風扇,風扇轉速則請設定在「弱」以降低電力消耗。 3.各辦公室儘量不開冷氣,以使用電風扇為宜。 (二)照明 1.採購相關燈具器材時,一律採購高效率照明燈具。 2.依國家標準(CNS)所訂定之照度標準,檢討各處所及教室環境照度是否適當,據以配置合理之照明開燈數量。 3.各班級教室配合學校作息開關燈光,下課時間除非必要,一律關閉燈光。…
96~98年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計畫
宜蘭縣大湖國小96~98年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一、計畫依據: (一)行政院81環字第36451號函核定「環境教育要項」。 (二)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9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加強宣導,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主辦單位: (一)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二)教育部 三、執行期間:96年1月1日至98年12月31日 四、計畫目標: (一)結合家長及社區資源,發展符合當地特色之永續學校。 (二)加強學校進行環境教學,培養具有環境素養的公民,提升環境責任感。 (三)落實推動校園生活環保工作,養成節約能源、惜福、愛物及減廢之生活方式。 (四)促進學生對環境與永續發展之理念,建立積極正面的價值觀與態度,產生環保行動。 五、項目、內容及方式: 項 目 內 容 進行方式 執行單位 一、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 四、普設環境教育設施 五、獎勵表揚 六、國際交流 (一)訂定(修訂)永續學校環境管理計畫 (二)執行永續學校環境管理 (三)發揮環境保護小組組織功能 (一)培育環境教育師資…
99~101年加強學校環境三年計畫
宜蘭縣大湖國小加強學校環境教育99~101三年實施計畫 一、計畫依據: (一)行政院環保署「加強學校環境教育三年實施計畫」 (二)落實執行環境基本法第9 條,普及環境保護優先及永續發展相關之教育及學習, 加強宣導 以提昇國民環境知識,建立環境保護觀念並落實於日常生活中。 二、執行期間:99年1月1日至101年12月31日 三、計畫目標: (一)透過教育歷程,培養學生保護及改善環境所需知識、態度、技術及價值觀。 (二)建立學生環境倫理觀念與參與環保的共識,促使學生產生環境思維與環境行動。 (三)美化綠化校園,變化學生氣質,陶冶高尚情操,提供教學需要,促進教育功能。 (四)改善環境,結合本地生態,營造與大地融合自然情境,讓校園成為生態探索的園地。 (五〉積極推動整潔教育、資源回收計劃、能源教育等校園環境教育計畫,並整合學校與社區資源,將環境保護的觀念,落實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 (六)倡導珍惜資源,確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互益互存的理念。貫徹資源 回收工作,保護生態環境,積極尋求環境污染問題解決之道,善盡惜 福愛物、關懷鄉土、美化環境之責任。 四、計畫項目、內容及方式: 項 目 內 容 進行方式 執行單位 一、推動學校環境管理 二、落實環境教學 三、推動校園生活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