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 見證礁溪盪鞦韆百年歷史

   與會的多位地方耆老表示,中秋月圓盪鞦韆,是礁溪民眾的休閒盛事;除鄉民踴躍參賽外,動土及比賽場地還會設置神位,迎請協天廟關聖帝君坐鎮。搭建鞦韆架逾半世紀經驗的老師傅表示,鞦韆架主體巨杉重逾百斤,超過60年樹齡,使用老藤古法綁製,完全不用一根釘子,在鞦韆架前,會豎立帶有青葉的竹篙,篙頂掛著銅鈴,選手站在鞦韆板上盪到 5 公尺高後,還要伸足踢響高懸的鈴鐺,是考驗膽識、腰力、平衡感、施力點的競賽。

  這項傳統競技,在太平洋戰爭後期因物資貧乏而停辦數年。民國80至86年間,鄉公所也曾在礁溪國小辦理;86年後停辦10年,直到民國97年,由礁溪後備憲兵協會於礁溪國小復辦,自99年起鄉公所為延續這項百餘年的地方傳統民俗,擴大主辦,受到熱烈迴響。(資料來源:礁溪鄉公所)

 DSCF9745 DSCF9747 DSCF9753  DSCF9781DSCF9780  DSCF9757  

 

 

 

 

 

 

 

 

照片 451  照片 377 照片 443  照片 449

安排小朋友們參與地方傳承盛事,見證在地綠建材之運用及認識在地植物,大家才知道原來大自然是最棒的課本,老祖宗的智慧要被保存下來。

ihen

為強化本縣文化與教育之聯繫,故建置本縣藝術教育通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