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教學與宣導活動 1.員山花草暨生態之旅

宜蘭縣104年度國中小校外教學網路平台利用與推廣

子計畫三:學校運用資源整合成果進行校外教學申請表

計畫名稱

員山花草暨生態之旅

申請學校

宜蘭縣武塔國小一六年級

計畫類別

學校運用資源整合成果進行校外教學

計畫

計畫目標

一、讓學生超越課本,跨出學,擴展學習空間,提高學習興趣。

二、藉由參觀活動提供多元文化教學,擴展學習空間,充實生活內涵。

三、認識鄉土文化及風土民情,陶冶學生愛鄉情操。

 

計畫要點

一、參訪路線:香草菲菲120分→ 雙連埤120

二、辦理時間:10447日星期二

三、實施對象:一二三四五六年級全體師生志工

四、參與人數:約三十人

五、任務分工:

(一)教務組:協助行程的規劃及教學資料的整理提供。

(二)學務組:提供人力資源分配及租車保險等事宜。

(三)導師:課程統籌規劃及學習手冊教學及印製。

實施內容

一、教學簡要流程:

  (一)香草菲菲120分:

    1.能經過解說後認識香草植物的基本分類與生長環境。

      2.能認識香草植物的基本構造。

    3.讓學童瞭解香草植物與生活息息相關。

    4.DIY教學。

  (二)雙連埤120

    1.能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2.能體認人與生態共存之重要。

3.讓學童瞭解台灣濕地生態系中資源的豐富及森林資源保育的重要

      性。

課程架構:

  活動1自然觀察─讓小朋友了解雙連埤濕地生態的重要,能體認人與

        生態共存之重要。 

  活動2自然觀察─利用身體的感官觀察香草植物的分類、生長環境、

        構造。

  活動3自我導向學習─藉由活動設計過程能自我學習討論問題及解決

        問題.

  活動4情境體驗─透過身體體驗濕地生態來拉近和大自然的關係,並

        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一)準備活動:利用教學組所提供的資料,設計學校的植物生態的分布,也先讓小朋友熟悉活動的方式

(二)發展活動:

    香草菲菲:

    1.能經過解說後認識香草植物的基本分類與生長環境。

      2.能認識香草植物的基本構造。

    3.讓學童瞭解香草植物與生活息息相關。

    4.DIY教學。

    雙連埤:

    1.能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

    2.能體認人與生態共存之重要。

3.讓學童瞭解台灣濕地生態系中資源的豐富及森林資源保育的重要

      性。

(三)回饋與反思

進行課後的心得或學習單完成來進行綜合活動。

預期成效

一、深化本土與人文教學內涵,提昇校外教學及文化休閒旅遊品質,落實「生活文化,文化生活化」之目標。

二、拓展學生胸襟,促進良好人際關係,培養優質鑑賞能力,進而激發愛護本土的情懷。

三、充分利用校館資源,提昇藝文場館經濟效益,帶動藝文產業發展,豐富學生學習內涵。

四、透過文化場域的情境體驗、自然觀察及人文探索,以培養學生自我導向的學習能力,及建立學習歷程檔案能力。

五、透過課程的延伸,增加學生多元能力的學習,充分展現課程在地化、生活化,發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學習策略。

 

宜蘭縣武塔國小104年參觀香草菲菲、太陽埤、員山公園度生態教學之旅

活動名稱:參觀香草菲菲、太陽埤、員山公園度生態教學之旅

辦理日期:104.4.7

舉辦地點:香草菲菲、太陽埤、員山公園

宜參加對象:全校師生

活動說明:全校到環境認證場所進行校外教學

clip_image002_thumb[1] clip_image004_thumb[1] 

clip_image006_thumb[2]  clip_image008_thumb[1]

clip_image010_thumb[2]  clip_image012_thumb[1]

clip_image014_thumb[1] clip_image016_thumb[3]

clip_image018_thumb[3]  clip_image002[5]_thum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