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2-2台北故宮博物院及順益博物館校外教學

東澳國小109學年度上學期「校外教學」高年級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校外教學-故宮文化輕旅行

辦理日期:109.10.22星期四

舉辦地點: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參加對象:全校師生、志工66人

活動說明:

透過校外教學活動,參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讓學生接觸美感場域,培養美感意識,期待在不同觀點中激發有趣的對話與想像;讓學生探索不同族群的文化,欣賞並接納不同族群文化的優點。

活動心得與紀錄:

兒童學藝中心:清明上河圖互動式遊戲。嬰兒枕:以前是硬枕頭,最近兩百年才有軟枕頭。

國寶聚焦:書法、圖畫,脆弱,要控制濕度、溫度、亮度,展期只有大約六個星期,過幾年再展出。

互動問答:導覽員解說明朝唐寅彩蓮圖;夏天採蓮子,船上有一位美女,是在夏天的初、中、後,哪一期?夏末(學生劭恩回答,他觀察到牌子上面有寫接近尾聲,以及從荷葉凋零發現)。

書法∼草書,上面有翻譯。乾隆皇帝也在上面題字∼後面落款。

宋 朱熹 易繫辭:要寫那麼大的字不容易,要懸腕。字很像三角形,朱熹字的特色,寫的是易經,認定是國寶,清高宗∼乾隆皇帝收藏的。

明 仇英 漢宮春曉圖 動畫搭配音樂:樓上有真跡只有三十公分寬,大約六米長,畫得很仔細。是宮女住的地方,她們在讀書、鬥草、餵孔雀、澆花、梳妝,裡面有男的,學生找出來,在畫宮女。

學生問,拿扇子的是誰?太監,幫下棋的人搧扇子。

以前沒有電熨斗,用銅鍋子把布燙平,木炭的屑屑不怕掉出來。

還發現到圖裡面有人在幫宮女畫畫像,解說員說,那是毛延壽在幫王昭君畫畫像。

宋高宗的皇后,臉上貼珍珠,身上衣服的鳥類是帝雉。

以前的皇后:宋元明三朝的帝后半身像。元朝喜歡一字眉;正面(明朝)比較不立體,側左邊(宋朝)最好看,側右邊(元朝)。

陶俑:女傭,胖胖的,頭髮梳高高的,嘴巴畫小小的,衣服寬鬆,穿尖頭鞋∼唐朝的傭人,有錢人埋葬時的陪葬品。唐三彩和仕女俑也是陪葬用的,臉用畫的,身上是用燒鈾彩保存較久,三不是指三種色彩,是指色彩多樣。

定窯:嬰兒枕,用兩個模子用的,腳上有直線就是合起來的痕跡,他是重要文物、明星展件,大量生產,不只有白色也有別的顏色。

覆燒:需要量大,碗盤,用扣燒可大量生產,但碗盤有芒口,用金屬鑲起來。

溫碗:隔水加熱溫酒用。

汝窯:冷卻後有裂紋,有芝麻釘的燒痕∼沒有辦法上色。

黑釉瓷:黑色的碗欣賞抹茶泡沫,日本從宋朝沿用至今。定窯以白色聞名,但也有黑色的。

轉心瓶:裡外都有瓶子,開口往裡面看,可以看到金魚,轉動時可以看到金魚在游泳,以前皇帝無聊時的玩物;四件組成轉心瓶。

西洋畫師畫的康熙皇帝,很像外國人。

翠玉白菜:螽斯的觸角比蝗蟲較長,很會繁衍後代,用此表示子孫綿延;是重要文物。

肉形石:一般文物。

毛公鼎:周宣王,任命毛公為宰相,製作鼎,寫了五百字的內容,希望他可以協助自己治理天下。半圓形,底下有三隻腳,在工藝上要不燒壞很困難。

宗周鐘:瓦片是扁的敲任何部位發出的聲音會不同,周幽王把戰功寫在上面,青銅會由金到青到黑色。

成果照片:

clip_image002[6]clip_image004[6]
行前交通安全教育須知影片欣賞學生安靜觀賞交通安全教育影片並繫上安全帶
clip_image006[6]clip_image008[6]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認識各族群分布地下一樓的木琴-學生跟著上面的譜一起敲奏
clip_image010[4]clip_image012[4]
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呢?學生說:這是趕鳥器學生說影片(薯榔染色)跟主題編織課有關聯
clip_image014[4]clip_image016[4]
達悟族的拼板漁舟-這是用21塊板子拼成的順益博物館外的公園學生發現泰雅勇士雕像
clip_image018clip_image020
兒童學藝中心:清明上河圖互動式遊戲這是讓視障者可觸摸的嬰兒枕學生也來摸摸看
clip_image022clip_image024
學生仔細觀賞明朝仇英的漢宮春曉圖學生欣賞翠玉白菜找一找裡頭的螽斯
clip_image026clip_image028
宋高宗的皇后臉上貼珍珠身上衣服圖案是帝雉轉心瓶:以前皇帝無聊時的玩物
clip_image030clip_image032
毛公鼎:周宣王任命毛公為宰相而製作鼎仕女俑是陪葬用的,臉用畫的身上用燒鈾彩

 

 

東澳國小109學年度上學期「校外教學」低年級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校外教學-故宮文化輕旅行

辦理日期:109.10.22(四)

舉辦地點:台北順益博物館、故宮博物院

參加對象:全校師生、志工66人

活動簡述說明:

一、 順益博物館:過程中,認識了各族的文化。看到了小米,想到美香老師之前上的內容,就充當了導覽員。

(一)小米功用:小米飯、小米酒、小米麻糬、小米吊飾…(小米種類不一樣:Lmyung 醃肉、Trakis 小米酒、Bilung 年糕、Bsinu 泰雅主食)~這邊是介紹飲酒文化。看到展示的器具,再加上自己的經驗,可以講出完整的飲酒文化。

(二)泰雅族的小米意涵:豐收、尊敬、新郎新娘合作經營家庭。

二、故宮博物館:這次參觀兩個博物館,其實有些擔心,因為孩子們較活潑,但是行前教育一直叮嚀,還算是順利。孩子的童言童語很可愛,看到了鼎就說─阿咪陀佛、拜拜的東西…而導覽員不斷的發問,我們的孩子也樂於回應,我想這次的博物館之旅,已開啟了他們的視野,相信日後再看到類似的文物,他們一定非常有感覺。

成果照片:

原住民飲酒文化

clip_image002

故宮影音互動

clip_image004

傳統住屋

clip_image006

真實馬的比例

clip_image008

看到翠玉白菜就值得了

clip_image010

心得分享

clip_image012

踴躍發問

clip_image014

心得分享

clip_image016

 

東澳國小109年度上學期「校外教學」中年級成果報告

學校名稱:宜蘭縣南澳鄉東澳國民小學

活動名稱:校外教學-故宮文化輕旅行

辦理日期:109.10.22星期四

舉辦地點:故宮博物館、原住民族博物館

參加對象:全校師生、志工66人

活動簡述說明:藉由校外教學參觀故宮博物館,已達增廣見聞,了結中國文化的特色及由來,也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一、導覽員細心的解說個年代不同的器物,學生都感到很新鮮ヽ很有趣。

二、孩子在順益博物館參觀過程中,認識了各族的文化ヽ服飾,以及也對樂器深感興趣。

三、這次參觀兩個博物館,班上的孩子都能遵守與老師的約定,守規矩有禮貌。

成果照片:

學生與自己喜愛的原民服飾合照

clip_image002[4]

學生認真聽導覽伯伯介紹

clip_image004[4]

學生發現有國父的雕像

clip_image006[4]

對木琴~樂器感興趣

clip_image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