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8-2 參加環境管理協會辦理環保小學堂活動

環保小學堂教學活動說明:

為集中環保小學堂辦理資源,使中技社能於地方進行環境教育的深耕,長期關注經營,創造環境教育推廣的典範企業,本計畫設定以宜蘭縣各鄉鎮地區的小學為目標,徵詢校方的意願後挑選6所小學作為環保小學堂辦理對象。

本計畫挑選「節約用水」作為環保小學堂辦理主題,並已依據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中的環境教育議題,針對「2-3-1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3-3-1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進而建立環境友善的生活與消費觀念」及「5-3-2執行日常生活中進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等三項主要能力指標進行教案設計及擬訂,教學內容包含水循環、水資源含量與使用量、安全飲用水與節水;此外,為提升學童學習興趣,並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將指導學童親自動手製作雨水撲滿,期望能加深學童學習成效。教案詳細內容如附件一。

活動照片:

SANY0042 - 複製SANY0049 - 複製SANY0050 - 複製SANY0073 - 複製SANY0078 - 複製SANY0088 - 複製SANY0116 - 複製SANY0128

環保小學堂教學活動設計

環境教育

設計者

尤奕涵

單元名稱

節約用水

教學時間

90分鐘

適用年級

高年級(5-6年級)

學生人數

課程名稱

課程設計理念

水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資源,然而台灣每到夏天就屢傳缺水危機,顯示人們在日常生活的節水仍有努力空間。希望藉由日常生活用水習慣的反思,提升學童對於節約用水重要性的警覺;並以省水小方法、省水設備及雨水回收系統的介紹,讓學童能自小建立正確的節水觀念並能於日常生活中落實節水行為。

主要能力指標

2-3-1瞭解基本的生態原則,以及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關係。

3-3-1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進而建立環境友善的生活與消費觀念。

5-3-2執行日常生活中進行對環境友善的行動。

教學目標

1. 認知

1-1能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環及日常生活用水來源。

1-2能了解安全飲用水之重要性

1-3能認識目前市面上的省水設備及其原理。

1-4能辨別何為省水標章。

1-5能認識雨水回收系統及其應用原理。

2. 情意

2-1能主動參與討論並熱烈回答問題。

2-2能分享個人的用水經驗。

2-3能體會無水可用的不便利性,進而了解水資源保育的重要性。

3. 技能

3-1能在日常生活中落實節水行為。

教學方法

講述法、思考教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