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單元學習活動
▓活動一:詩情畫意說校園
一、活動目標
1. 透過對校園景觀的觀察,進而認識環境與生活的關係,透過文字或繪畫培養個人對景物的描述與發表能力。
2. 能以詩歌改寫方式,學習如何運用類疊、排比、層遞、對偶…等各種修辭法描述美麗校園景觀,讓詩句更出色。
3. 能觀察校園新景觀並嘗試以點描畫方式,學習水彩調色、混色、配色的特性,繪製校園新風貌。
二、活動時間:語文領域40分鐘、藝術與人文領域80分鐘。
三、活動地點:教室、校園生態池。
四、準備事項:學習單、水彩、簡報、圖畫紙。
五、活動過程:
1. 透過簡報展示校園的新的景觀配置圖,師生進行校園景觀新風貌的觀察、討論,鼓勵學生以不同的觀察角度進行描述與發表。
2. 運用課文例句提示主要修辭法(類疊、排比、層遞、對偶、以及並列句)的定義與使用技巧,並引導學生進行句子改寫。
3. 學習單詩歌寫作,學生能依照範例進行語句的創作與改寫,適當運用各種修辭方法。
4. 教師介紹點描畫的特色,並以簡報呈現作品,並提示學生除了水彩之外,尚可運用其他材料進行點描畫的創作,呈現不同的創意表達方式。
5. 點描畫的創作,點描畫是利用藝術家秀拉所創的「點描派」畫法表現,學生藉水彩筆用『點』的方式進行著色,學生除了體驗點描法的創作歷程外,也可學習水彩調色、混色、配色的特性。
六、給老師的建議
1. 先以簡報展示校園的新的景觀配置圖,並介紹校園新的環境風貌,引導學生有效的觀察學習。
2. 修辭教學方面,可運用課文提示主要修辭法的定義與使用技巧,並引導學生進行改寫。
3. 除了水彩之外,尚可運用其他材料進行點描畫的創作(如豆類、鈕扣…等立體材料),呈現不同的創意表達方式,以增進學生學習樂趣。
七、參考資料
大湖童詩花園http://www.dhps.tp.edu.tw/peter/index_01.htm
雙溪童詩花園http://www.ssps.hcc.edu.tw/%B5%A3%B8%D6%AA%E1%B6%E9/gardanFrameset.htm
國小美勞教學網站 http://host.ymes.tyc.edu.tw/~ttd01031/product2_1_3_26.html
鉛筆點描畫 http://www.ntnu.edu.tw/art/tank/LessonPlans/plan035.htm
西捏克與秀拉的點描畫欣賞http://www.aerc.nhctc.edu.tw/4-0/newteach-1/%AEv%B8%EA%A4A%A7@%B7~/9096054/a/new_page_21.htm
八、學習單
| ![clip_image001[9] clip_image001[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81.gif) | 
  
         ___年      班      號姓名:                                家長簽名: 【                    】    
小朋友,請你觀察新的校園風貌,仿照「山」這首詩,描寫你心目中的美麗校園吧!
| ![clip_image006[9] clip_image006[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83.gif) ![clip_image007[9] clip_image007[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86.gif) | |||
| ![clip_image008[9] clip_image008[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88.gif) | |||
模組架構
| 活動名稱 | 活動目標 | 活動時間 | 結合領域 | 
| 綠的生命力 
 | 1. 學生能認識不同型態水生植物,體驗水生植物之美  
 | 配合綜合活動時間進行三節(120分) 課程教學 | 綜合 自然與科技 | 
| 融入能力 指標 | 自然與生活科技6-1-1-2-2,6-1-1-3-2,6-1-1-5-2, 
 | 
 | 
 | 
  
 
班級: 座號: 姓名:
| 名稱: | 特徵 | 
| 圖 | ◎ 花色: ◎ 葉形: ◎ 花朵:□浮水□沉水 □挺水 ◎ 葉片:□浮水□沉水 □挺水 ◎ 生態及細部特徵描述: 
 
 
 
 
 
 | 
| 謎面 | |
  
 
荒野保育協會邱錦和老師到校進行水生植物栽植解說教育
小朋友對老師的解深感興趣
校門口的生態池小朋友進行植栽
校門口的生態池小朋友進行植栽,教師分配小朋友工作
小朋友實際進行實作栽植活動|
邱錦和老師進行栽植方法解說,小朋友在旁學習
小朋友實際參與栽植情形
小朋友實際參與栽植情形
小朋友實際參與栽植情形
  
 
貳、學習領域分段能力指標
| 學習領域 | 分段能力指標 | 
| 自然與生活科技 | 1-3-4-1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1-3-5-1將資料用合適的圖表來表達。 2-3-4-3知道溫度高低不同,使水的存在形態改變,是形成霜、露、雲、雨、雪的原因。 2-3-4-4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 3-3-3-9發現運用科學知識來作推論,可推測一些事並獲得證實。 5-3-1-3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span lang | 

![clip_image010[16] clip_image010[16]](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90.gif)
![clip_image010[17] clip_image010[17]](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93.gif)
![clip_image011[9] clip_image011[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95.gif)
![clip_image013[9] clip_image013[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97.jpg)
![clip_image015[9] clip_image015[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499.jpg)
![clip_image017[9] clip_image017[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01.jpg)
![clip_image019[9] clip_image019[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03.jpg)
![clip_image021[9] clip_image021[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05.jpg)
![clip_image023[9] clip_image023[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07.jpg)
![clip_image025[9] clip_image025[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10.jpg)
![clip_image027[9] clip_image027[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12.jpg)
![clip_image029[9] clip_image029[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14.jpg)
![clip_image031[9] clip_image031[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16.jpg)
![clip_image033[9] clip_image033[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18.jpg)
![clip_image035[9] clip_image035[9]](https://2blog.ilc.edu.tw/wp-content/uploads/sites/2818/6529/6529-97852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