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照片

104-配合政府節水教育~安排學生至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進行水資源課程

日期:104年4月28日

對象:六年級

目標:

1. 認識「水」的物理特性與水土災害發生的原因。 2. 透過討論能說日常生活中的友善的水資源行為。 3. 建立學員對於水環境永續利用的敏感度。

進行方式:

1、透過遊戲進行與實驗操作的方式,瞭解水資源的循環。 2、操作「坡地模型」實驗,透過實驗的結果,思考我們對於土地的利用方式有沒有需要調整與注意的地方。 3、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分別扮演環境中不同使用水的職業或角色,思考各自的角色在水環境的保護上,可以如何盡一分力,一同闖關完成水的保護任務。

成果描述:

1、藉由遊戲及實驗操作,認識「水」的物理特性與水土災害發生的原因。 2、透過分組討論及角色扮演,學生們更能關切人類行為對環境的衝擊,進而建立環境友善的生活與消費觀念。

實施心得:

本次活動我們來到羅東自然教育中心針對六年級環境教育課程,一開始先聽取講師解說課程內容,可以感受到學生對此活動深感興趣。在活動進行過程中,學生都能非常投入,透過實作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更能加深本課程的內容的理解和建立對水資源永續利用的態度,剛好也配合現階段學校省水教育之推展。本課程內容完整、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學生來體驗看看!

學習者心得:

1、水資源對我們的環境影響很大,是我們最重要的自然資源,所以要懂得與它相處,並能永續的利用水資源。 2、以前常看電視新聞有土石流的報導,現在親手操作灑水器讓我了解水對泥土的作用情形,讓我真實地感受到水的搬運和堆積作用,所以我們要更重視水土保持。 3、感謝講師設計這個課程,讓我了解水的重要性,平常很容易浪費水資源,現在透過與同學的討論與分享,我會更珍惜和保護水資源。

成果照片:

PICPIC

 

 

PICPIC

 

PIC

PIC

學校環教特色, 教學與宣導活動, 活動照片

104_移動森林車及行動書庫到校推廣

一、日期:104/04/28、04/29

二、地點:本校小操場

三、實施對象:本校一、二年級各班

四、活動成果

本校向宜蘭縣政府農業處申請移動森林車到校推廣服務,移動森林車上有森林造景、綠色繪本書架、標本、DIY體驗器材等,處處可見文創昆蟲,如以鉛筆、透明片、鋁線條製成蝴蝶、蜻 蜓,以紅酒軟木塞製成蟬,以竹筷變身為竹節蟲、木製小夾子變甲蟲,棕刷變刺蝟等,車上還有望遠鏡,可以細觀小昆蟲與植物。

IMAG1999IMAG1997

IMAG1998IMAG2005

IMAG2007IMAG2014

故事媽媽幫忙解說

IMAG2009IMAG2011

製做草頭娃娃

IMAG2019IMAG2033

故事媽媽綠繪本講解,請小朋友上台如何做資源分類

IMAG2037IMAG2047

課後各班的行動宣言活動,可兌換禮物喔!

IMAG2056IMAG2057IMAG2328

五、成效分析

本次活動在學校進行兩天,藉由移動森林車、製做草頭娃娃、故事媽媽精采的環保繪本解說及課後行動宣言等活動,內容多元,讓本校學生獲益良多,意義非凡。

其他配合措施, 學校環教特色, 教學與宣導活動, 活動照片, 生態導覽

104_參訪宜蘭縣自然史教育館

一、日期:104/03/12

二、地點:宜蘭縣自然史教育館

三、實施對象:六年級

四、活動成果

宜蘭縣自然史教育館位於羅東國中校園內,有豐富的蝴蝶標本收藏,主要介紹宜蘭縣之自然人文與生態景觀的保存、研究。藉由此次參訪了解本縣自然生態狀況,學習到自然保育的重要性。

P1090530P1090534

P1090544P1090547

P1090564P1090556

活動照片

104_採節能減廢概念,建構或修善校園場所及設施

 

一、森林故事館

本校在94年間拆除舊大樓後,便採行節能減廢概念,建構且修繕校園場所與設施,營造在地多樣性校園生態空間,期間承蒙林管處幫本校建置好森林故事館。

clip_image002clip_image002[4]

clip_image002[6]clip_image002[8]

二、利用雨水收集系統,回收使用地下水利用於生態池及廁所用水

DSCI1287 DSCI1289

DSCI1152 DSCI1153

生態池進水口                                                              出水口

DSCI0995 DSCI0996

 

三、學校廢物利用情形

1、將廢棄之桌面裝上滾輪即可成為手推車

 

DSCI1221DSCI1223  

2、廢棄書桌成罝物櫃

DSCI1225 DSCI1226

 DSCI1227

3、收集回收物用於科學創作

DSCI1236 DSCI1237

DSCI1239 DSCI1240

4、幼兒園廢物利用創作的物品

DSCI0589 DSCI0590

DSCI0591 DSCI0592

其他配合措施, 活動照片

103_參與綠博放鰻苗活動

作伙來保鰻 宜蘭放流萬餘小鰻苗(NOW news新聞稿)

2014年 04月 01日  23:40

▲宜蘭放流萬餘尾鰻魚苗。〔圖/記者張淑玲攝〕

  • ▲宜蘭放流萬餘尾鰻魚苗。〔圖/記者張淑玲攝〕

記者張淑玲/宜蘭報導

宜蘭縣政府為了護育鰻魚資源,1日由縣長林聰賢帶領一群大小朋友在綠色博覽會武荖坑園區放流小鰻苗,連同冬山河總共放流了1萬7千尾,眾人看著一尾尾的鰻線,在清澈見底的水流中奮力地扭動身子,回歸大自然,內心充滿感動與喜悅,小朋友們也上了一堂學校所沒有的保育課程。

宜蘭縣政府指出,漁民於冬季鰻苗漁汛期間,以價格最高的日本鰻苗為主要漁獲對象,在捕獲鰻苗時,將其他種類的鰻苗棄置岸上,造成資源浪費,也截斷了魚類的命脈。

又指出,縣政府為鼓勵民眾珍惜漁業資源,並考量自然溪流中原生種的鰻魚生態,特於鰻苗漁汛期間向漁民收購鱸鰻鰻苗,並且進行3個月的育成工作,待透明的玻璃鰻成長為黑色細長的鰻線後,再放回溪流中讓牠們自然生長。

另外,為了保護鰻魚生活史的完整,縣府特於新城溪攔砂壩興建魚梯,以供魚類洄游繁殖,並首創全縣河川禁止捕撈體長8公分以上之鰻魚,加強保育措施,獲得行漁業署的大力支持,並提供日本鰻苗共同進行放流活動,以增育鰻魚資源。

這次的放流活動,在綠博園區的部份,由縣長林聰賢等人與羅東國小、力行國小的學童,在武荖溪放流7000尾鱸鰻與日本白鰻,另由縣府和漁業署人員在冬山河放流1萬尾日本白鰻,藉此宣導資源永續發展的觀念,並激發民眾對自然保育的熱忱與關懷

宜蘭綠博旅遊訊息請上http://www.greenexpo.e-land.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