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法草案說明會 11/7宜蘭交換意見
宜蘭縣有六個濕地屬於國家級的雙連埤、蘭陽溪口、無尾港、南澳及五十二甲濕地與地方級的竹安濕地。「濕地法草案」已經出爐,營建署城鄉發展分署委託辦理的巡迴說明會,總計十個場次,宜蘭縣將於十一月七日舉行,廣泛交換意見,俾使草案更加周延。
「濕地法草案」主要是為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維護生物多樣性,促進濕地的生態保育及明智利用,確保濕地天然滯洪功能而制定。草案中有四個重要的核心,濕地評選與範圍劃定、濕地的規畫與計畫、濕地保育利用的管理與維護、濕地生態效益補償。其授權法規命令及配套法案加上施行細則,主要有十個配套機制,實質內容均涉及非常多的專業及技術,且涉及多面向的議題。總計四十八條文。
縣府人員表示:濕地法草案說明會,擇定各縣市共計十個場次,以往只是跨部會研擬濕地法草案的公聽會,並未普遍,此次的巡迴說明會是到基層廣泛交換意見。
以目前的法律仍無直接針對「濕地」管理與保護加以規範,現行與濕地間接相關的法律,均另有規範對象,對濕地的管理頗有侷限,難以彰顯濕地的功能。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100.10.13)
寶貝台灣地景 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成立
由學術單位、地方縣市政府以及農委會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聯手打造的「台灣國家地質公園網絡」3日晚間於圓山飯店宣布成立,與會來賓除了來自全國各機關代表以及社區意見領袖,還有來自各國的嘉賓,現場並發表「地景保育台北宣言」宣示台灣保育珍貴地景的決心。
地質公園(Geopark)原由歐洲民間發起的虛擬概念,民眾將獨特、重要的地質地形劃出區域,推動保育行動,是一種由下而上的推動力量,包括自然景觀、歷史背景以及人文,最後更導向觀光的永續利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將世界地質公園定位為「地景保育」、「環境教育」、「社區發展」、「地景遊憩」等4大核心價值概念。台大地質系教授陳文山說,因各國民情不同,台灣仍需政府主導。
農委會林務局表示,「台灣國家地質公園網絡」是將台灣已登錄的地景保育景點串連成線,再建構成面的做法,藉由在地住民的參與及意見,規劃出澎湖海洋地質公園、雲林草嶺地質公園、高雄燕巢泥岩惡地地質公園及台東利吉泥岩惡地地質公園等4處地質公園示範區,後續更將組成台灣地質公園網絡,推展台灣的地質公園,來達到地景保育與資源永續利用及繁榮在地的最終目標。
澎湖縣政府是最積極推動國家地質公園的縣政府,由90多個島嶼組成的澎湖群島,除了花嶼,都是玄武岩形成的。如此珍貴的地質地形,更因知名的旅行出版社寂寞星球的推薦,聞名國際。縣長王乾發在會場揮舞國家地景公園的大旗,接受與會來賓熱烈掌聲肯定其保育決心。觀光局系統的北部海岸地質公園、馬祖地質公園也入列。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謝謂君表示,台灣尚非國際地景公園的會員,推動上很辛苦,透過國際友人的支持,期待將台灣地景之美推向國際。
林務局指出,台灣已登錄的珍貴地景保育景點多達300餘處,除了20處已依文化資產保存法指定為「自然保留區」加以保存外,仍有許多地景常常受大家忽略而承受破壞壓力,如台灣的高山大霸尖山、高山湖泊鴛鴦湖、陡降的東海岸、花蓮大理石峽谷等,唯有好好保護,才能達到永續利用。
為了借鏡國外地景保育經驗,並將台灣地景保育的努力推向世界,將於今(4)日起連續兩天,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2011地景保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探討地景保育、地質襲產、地質災害、地質旅遊、地景多樣性等主題。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100.10.4)
◎網路笑話—把船變哪兒去了?
一位魔術師在一艘郵輪上工作一兩年的時間了。每個晚上他都有一樣的秀場, 觀眾們都喜歡他。不過,因為觀眾群經常的更換。所以他也就不必要急著學新戲法了。
但是,坐在後排的鸚鵡經過長期的觀察,終於看出了魔術的破綻,開始當眾拆穿魔術師的把戲。例如:當魔術師把一束花變不見時,這隻鸚鵡會大叫說:『在他的後面!在他的後面!』這可弄得魔術師火冒三丈,可是他也束手無策。鸚鵡是船長的,他動不了牠一根寒毛。
有一天,這艘船撞到暗礁沉沒了。魔術師設法游到一塊飄在水面上的木板,然後抓住木板。這隻鸚鵡正站在木板的另一端。他們兩個一路大眼瞪小眼的不說一句話。就這樣在水上飄流三天。
就在第四天早晨,鸚鵡終於忍不住看著魔術師說:『算了,我投降了,你到底把船變到那裡去了!』
*以上內容如有侵權行為請主動告知,謝謝!
為什麼要有環境教育?
雖然與地球存在的時間相較之下,人類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非常短暫,但人類對於地球所提供的自然環境,已經造成了不可抹滅的衝擊。作為一位現代人,自我們出生開始,就活在目前世界的文明與秩序中,而我們也不難察覺,這個文明與秩序雖然重視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與社會環境,但其運作的結果也同時造成了環境品質的下降。自工業革命後,由於機器取代了人力與獸力,人類的活動因科技進步更為便利,但同時對於環境傷害的尺度也快速增加。時至今日,地球的環境已經被人類本身的各種活動破壞到幾乎不堪使用的地步,也因此近年來在經濟典範主導的文明中發展出了「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理念,並在1992年巴西里約地球高峰會後逐步轉化為國際、國內與地方行動,逐步落實可呼應永續發展的行動方案。2005年二月,規範溫室效應氣體排放的京都議定書戲劇性地生效,人類社會正式進入了受碳限制的新紀元,對於溫室效應可能帶來的全球氣候變遷及其象徵的「世界末日」意象,人類面對地球整體的環境問題,幾乎已經沒有逃避的空間。
事實上,近百年以來,隨著工業國家的環境遭受到明顯的破壞,以科技方式解決污染的問題,也已經成為一門成熟的學問。然而,在這經濟掛帥的文明中的經濟學家們也同時觀察到,環境問題的解決本身也是一種經濟活動,因此受限於諸多因素的限制。也就是說,就算科技再進步,若無良好且適當的法規制度的配合,環境問題的改善或生態環境的保育並不會自然發生。另一方面,以更宏觀的社會發展角度來看,環境科技的進步也不能夠改變人類面對環境時的態度與行為,若無適當而有效的教育方式可用以改變人類的行為模式,人類將無法避免繼續因為短期的利益而造成對於環境更長期且深遠的破壞。因此,傳統的環境工程或環境科學為主的環境研究,已無法單獨構成提昇環境品質的充分條件。為了促進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必須透過環境教育,由知識的傳遞、態度的培養與行動的養成等,設法改變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看法與日常行動,方能由根本解決環境品質劣化的問題。
在歷史的軌跡中,許多人認為環境教育緣起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保育與自然研究運動或戶外教育運動(outdoor education movement)。其約莫在十九世紀末葉就開始,到了二十世紀初期,美國成立了森林署,開始進行森林的保育。幾乎在同一時間,美國的自然研究學會也成立,開始提倡眾人對於大自然的瞭解與讚賞。初期的戶外教學似乎僅是教室課程的延伸,重點在利用大自然的環境進行知識的灌輸。一直到1960年代之後,戶外教育的教學目標開始由知識轉移到態度的培養上。這樣的轉變,也與我們一般環境研究界的學者與有識之士類似。一開始僅是對於自然界的動植物感到興趣,而後藉由社會的脈動與支持培養了對於環境的感情與熱情,並且發展出具體的行動保護環境。
(以上資料節錄自: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永續發展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