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金洋特色學校計畫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未分類

宜蘭縣南澳鄉金洋、武塔國民小學

102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營造空間美學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

葛雷扇(klesan)-金武原境南溪秘地

壹、計畫名稱與依據:

一、主題名稱:葛雷扇(klesan)-金武原境南溪秘地─兩校校際策略聯盟整合方案

武塔國小─武塔戀戀南風澳美

金洋國小─金洋清清南情溪澈

二、依據:

1.教育部101年12月6日臺國(一)字第1010227511號函辦理。

2.宜蘭縣政府101年12月11日府教課字第1010193536號函辦理。

貳、理念目的:

一、計畫概說:

「南澳南溪」

南澳鄉位於宜蘭縣東南境,是一個原住民鄉,東以省道台九線與蘇澳鎮的東澳里、南強里、朝陽里為界,面臨太平洋;南以和平溪(大濁水溪)與花蓮縣秀林鄉為界;北與蘇澳鎮、冬山鄉相鄰;西臨南湖大山,與大同鄉接界。「南澳」因位在蘇澳的南邊,長久以來,大家就這麼習慣的稱呼它。它是由東澳溪、大南澳溪、和平溪(大濁水溪)及大元山(海拔1,489公尺)、十六分山(海拔1,817公尺)、三星山(海拔 2,551公尺)、南湖北山(海拔 3,535公尺)、南湖大山(海拔3,740公尺)等溪流與高山的組合。

從住民的領域與地形來劃分,東澳溪、大南澳溪、和平溪(大濁水溪)等河川中上游山地,為南澳群泰雅族人的原居地;東澳溪、大南澳溪、和平溪(大濁水溪)等河川下游及出海口處所沖積而成的三角洲平原,則為泰雅族人的移住地,與漢人、噶瑪蘭、平埔族人分別建立聚落的所在代表更多的族群,對南澳的憧憬;南澳鄉為宜蘭縣內面積最大(740.65 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最小(平均每平方公里 8 人)的鄉鎮,自然資源最豐富,最有開發潛力,景緻渾然天成,其擁有獨特的人文與自然資源,,是最具發展潛力之校外教學場域。本縣國中小學充份運用此地的文化產業特色,結合自然的山水景觀、社區的人文史蹟、環境的多元生態等資源,規劃出各鄉鎮的特色課程及遊學路線,充份展現九年一貫本位課程的精神,也呼應教育部推動的校外教學整合資源的理念。

近年來由於少子化影響甚鉅,鄉內學生人數有逐年下降的趨勢,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策略聯

盟兩校校長有鑒於此,與社區再生計畫以及鄉內人文自然資源做產官學合作並建立夥伴關係,

希望以各校為起點並結合在地文化特色及資源,如:武塔戀戀南風澳美klesan及金洋躍動泰雅

生態學園,充分運用彼此校園特色豐富並整合教學。

配合兩校之本位課程與特色教學,充分運用到各社區並發展當地文化及多元發展,共同分

享偏遠學校之「創意教學-體驗學習」,轉型為特色學校校外教學課程的經營模式,以開創新的

視野和行動,提高學校經營的附加價值。

clip_image001
clip_image002
clip_image003

二、理念發展與價值:

策略聯盟二校用心規劃系列性的特色教學課程路線,發展在地性的特色學校,表達具體性的宣示。但是,對於教育的具體意義和實務操作,仍需仰賴執行技術的逐步落實,才能產出真實的教育價值。所以,各校校本課程帶動「旅遊新概念;學習新主張」,以一步一腳印的方式逐步建構南澳遊學圈並勾勒出校本課程遊學化的創意教學新概念。

二校校長將學校的概念擴大、把學習的場所拉到戶外,所以利用各部落的特色環境或場域發展出不同的學習課程,統整出一套系統性的泰雅課程,並利用真實的生活經驗,讓小朋友能透過親身的嘗試與探索,從自身成長的部落為起點,重新認識學習在地文化特色,藉由了解族群文化,而懂得欣賞自我文化,更能在生活中實踐優良傳統文化,進而有自信的傳達

給不同的族群,這是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的教育目標。希望藉此聯盟操作能充實教師教學的資源並能作為推展遊學教育的一個資源教材中心,提供各單位作為推展遊學教育的利器及成為校外教學遊學特色景點之一。

clip_image004clip_image005clip_image006

clip_image008

參、資源應用

一、金武原境南溪秘地學校及週邊社區特色

1.武塔國小

武塔村是原住民泰雅族聚集孳息的部落,部落村民個個純樸敦厚,務農及推行傳統編織化

為主,過著纅天知命的日子,南澳南溪流經此村,水質潔淨如翠玉,水流輕揚如浮雲,隨處可見魚蝦悠遊其間;每年四、五月盛產青毛蟹,近年來又飼放香魚繁殖,更增添南溪豐富生態。

位於蘇花公路及北迴鐵路旁,為一盆地的南澳鄉武塔國小,為泰雅族原住民小學,校內

極力保存泰雅文化及推廣,學校環境幽美,紅瓦白屋亮眼建築,挺直行道樹,綠草如茵。校

內的風雨集合場可說是鄉內環境最優美的露營場所。校旁為大型葉家香名產店,部落設有日

治時期〝莎韻之鐘〞在地原住民文化紀念碑,校後上方為武塔火車站,火車引洞下可通通往

金洋部落,沿溪道路進入南澳南溪,沿途也是最佳的營地。明年度將試辦遊學活動是鼓勵學

生跨出教室,分享本校在地文化生態等資源,讓學生親山林、愛溪流,探討文化、欣賞大自

然生態之美,自體驗自然界的神祕力量,故精心打造了「戀戀南風澳美klesan知性之旅的各

項主題,並配合特色體驗DIY,生態教學等各項活動clip_image010

2.金洋國小

金洋國小位於南澳南溪上游,學區居民多數為太雅原住民,校地面積9129平方公尺,處於沖積扇形面上,成東西走向,係山地保留地。

金洋村位於南澳南溪旁,由兩個泰雅聚落(分別是金洋路、博愛路)組成的一個村莊部落。這裡的基督長老教會、真耶穌教會是村民精神寄託的中心。這裡有所金洋國小,就學小孩約五十名,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教學上不輸平地學校。

金洋村早期種植地瓜及小米謀生,到了六O年代香菇經濟價值高,村民改種香菇。近年來又以種植生薑為主,部分有重山蘇、鳳梨…等。金洋的村民是非常刻苦耐勞。長年深居山區,也養成村民強悍保衛家園的精神。

南澳鄉的好山好水,是大地給予我們最好的寶藏,在溪裡中,還有小魚悠游著,記得環境的乾淨,留給下一位遊客對此的好印象,注意此地也是禁止補獵野

「神秘湖」又稱鬼湖,位於金洋村重山之內,從金洋村部落出發,車程需1.5小時以上,沿產業道路爬坡前至登山口,道路崎嶇蜿蜒、風景別具原始。
神秘湖海拔 1000 公尺,湖長200公尺、湖寬 100 公尺,湖面水質清澈可見水鴨、螃蟹等及豐富的水生植物。

海拔約1000公尺,屬於高山封閉湖泊之一。也是珍貴的湖泊濕生演替觀測站。湖岸四處蔓生原始闊葉林,不少候鳥棲息期間,計鳥類六十餘種、蝶類約兩百餘種。

金洋公園後方,伊沙默溪至後山,長約1000公尺,由台電電機房延伊沙默溪至南溪主流,架設步道,並在主流平坦外設賞魚平台,俾利遊客賞魚。

金洋後山架設誘蟲燈組,觀查夜行性昆蟲種類,夜晚可看見滿天的星斗,甚至可以看到美麗的螢火蟲,回憶一下童年的生活。

金洋村東至武塔西至大同鄉四季村,南至澳花村,北至金岳村;本村位於北迴鐵路武塔站以南約5.6公里的地方,在大南澳南溪右岸,御恩山北方,為一北向的傾斜地,缺少平坦地,海拔約120公尺。
民國七十年左右,若要從南澳到金洋村,需搭乘崩崩車(鐵牛車)從蘇花公路到武塔村,轉入大南澳南溪的河床邊的河床道路,經過數個檢查哨,將近二個小時才可到達;若遇到天候不良,溪水暴漲,那就所謂的交通斷絕難以通行。
現今,要到金洋村,交通可就方便多了;很多人喜歡到金洋部落宿營, 無不對這世外的桃園,讚不絕口,一來再來。
青山綠水,山巒層層,楓香飄逸林間、蜿蜒流水,時而湍急,時而平緩,魚蟹悠遊其中。金洋村,是個世外桃源的好地方,也是神祕湖的入口。
土地面積:1542.799公頃
鄰數:7
戶數:197
人口數─總數:640
人口數─男性:343
人口數─女性:297
(99 年 03 月 人口統計)

二、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環境特色資源

南澳鄉是泰雅族南勢群的世居之地,最先來到太平洋岸的南澳地區的泰雅先民,有感於南澳的富庶與美麗,稱呼南澳為「葛蕾扇」──意思就是「美麗富庶」。這個安靜而美麗的港灣,南向太平洋,因此漢人將它稱為南澳──意思是南邊的港灣。

原境巡禮天然勝地座落於宜蘭縣南澳鄉,瀕臨太平洋位於蘇花公路中段的大自然勝地,因居住著原住民泰雅族群及貼近大自然,擁有濃厚的人文色彩及豐富的自然資源,是發揮森林教學、社區教室、閱讀大自然等教育理念之快樂園地。

配合地方特殊人文與地理,結合「文化洗禮」、「生活經驗」、「休閒娛樂」功能,發展「活潑樂趣」、「知情知性」、「深耕文化」之特色課程、體驗教學、遊學行程,不但有助於民眾之旅遊規畫與生活經驗的增長,更達到身心健康及休閒娛樂的功能。

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環境與課程推展關係如下表:

教學活動資源

領域別

可供推展課程教學方向

特殊地質地形

社會

大南澳造山運動

自然

斷層、溫泉、岩礦、水文

健體

登山、溯溪教學、野外求生

南澳古道

語文

原生動植物、地名、俗諺

社會

認識古道、地形特色、傳說故事、交通

自然

認識生態、各類植物、環境保護

健體

步道健行、體適能、安全教育

南澳南溪

自然

蛙類、蝶類、蛇類、臺灣藍鵲、大冠鷲、環境保護

健體

登山教學、體適能、安全教育

藝文

建築與環境、漂流木藝術、魚拓

社會

河床地形、傳統聚落、傳統產業

莎韻之鐘及紀念碑

自然

南溪漁類、南溪生物、環境永續、地球暖化

社會

莎韻少女的精神、古老傳說的意義、莎韻之鐘的由來

藝術

莎韻之鐘歌詞詞意、建築之美

莎韻橋

自然

莎韻橋建造過程

社會

橋的功用

南澳農場

社會

防風林農場踏查

自然

有機農作、可愛的動物

藝文

畫我農場

文化設施

社會

歷史文化

藝文

認識裝置藝術

舞動組韻

社會

傳統文化

健體

舞蹈技能

藝文

傳統樂器、歌謠教唱

藤編編織

社會

生活文化

藝文

裝置藝術

綜合

編織技能

高冷有機蔬果

社會

農場踏查

自然

有機農作、可愛的動物

藝文

畫我農事

香菇段木

社會

生長環境

自然

樹種、採取、烘乾

藝文

畫我農事

伊沙默橋

社會

傳說的意義、由來

自然

莎韻橋建造過程、功用

神秘湖

自然

稀有植物、環境保護

健體

登山教學、安全教育

社會

地形特色、傳說故事、交通

泰雅美食

社會

生活文化、在地農作產物

綜合

烹煮技能

肆、空間整合:

武塔國小

空間整合地點照片

整合空間作法

預期目的

原住民資源教室

clip_image012

建構泰雅人文及傳統技能教學掛圖,陳列泰雅傳統作品。

原住民資源教室之使用頻率日益增多,配合本校假日遊學方案,其室內空間的整體

修繕,能實質提升其服務品質。

營地盥洗室

clip_image014

改善盥洗室水電設施(感應式電燈等)並增設簡易晾衣空間,以符合節能省電及遊客營宿品質之需求。

實踐節能減碳精神並提供宿營遊客或學校遊學推展時之更佳盥洗清潔場地。

營地露營區

clip_image016

增設營地露營區之露營板,提供更

多露營場地。(現有四人四座、二人九座)

營地露營區假日使用頻率高,配合本校假日遊學方案,提供更多露營場地,提高服務範圍。

營地風雨教室

clip_image018

於戶外主牆面進行泰雅傳說彩繪,並於露營區辦公室及廁所的空間改造,活化營地風雨活動場。

營地風雨活動場為遊學活動主要場地,若能透過泰雅傳說彩繪,讓遊客一窺原民文化,並透過其空間的活化,讓其融入整體的學習環境中

營地烤肉區

clip_image020

搭建簡易泰雅傳統建築及烹調區,學習傳統升火及傳統美食烹調技能讓空間與使用上更活化

重現泰雅傳統建築、升火及烹調的景象,讓早期的泰雅傳統生活禁忌也能在校園的教學中體驗到。

金洋國小

空間整合地點照片

整合空間作法

預期目的

藝文教學教室

clip_image022

建構原音(合唱、器樂)主題教室,增加學生原音學習場所。

規劃原音教學環境,並讓教室裡的學生能有一處進行教學之場所。

泰雅工藝教室

clip_image024

建構泰雅工藝(編織、串珠、藤編)教室,陳列泰雅傳統工藝作品。建構織布與舞蹈教室,陳列泰雅傳統編織及舞蹈服飾作品。

營造一系列的工藝教學,並讓教室裡的學生能有一處進行教學之場所。營造一系列的織布與舞蹈教學,讓教室裡的學生有一處進行教學之場所。

生態教學綠廊

clip_image026

以現有校園植物及栽種原生種植物,做生態教學步道,並施以景觀造景

以現有校園植物及栽種原生種植物,綠化美化校園環境之外亦能進行自然領域教學。

原住民族教室

clip_image028

宜蘭冬季多雨,提供雨天學習的空間。建構泰雅族神話故事導覽區,以利教學進行。建構狩獵、陷阱器具、射箭教學區,陳列泰雅傳統作品。

提供東澳國小的孩子、遊學的朋友,學習的最佳場所。有系統的泰雅族神話故事教學,使學生能夠更了解泰雅傳統故事歷史。狩獵一系列教學環境,提升學生有效的教學環境。

瞭望台

clip_image030

操場旁整修,以達空間之有效利用。

學習族人過去捍衛家園的辛苦,尤其假日參訪遊客也越來越多,其空間的整體修繕,能實質提升其服務品質

伍、課程規劃與創新教學:以南澳南溪為主軸

在學習成長的歷程中,傳統的校園學習教育環境和學生密不可分,基於教學與情境相互影響的學習原理和整合創意教學空間的理念下,金武原境南溪秘地聯盟學校打破固有學校的疆域,擴大學校的範圍,將整個大南澳地區視為各校的教學場域,連結各校與大南澳地區豐富自然生態步道、原民部落人文特色以及地方產業,做為「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依據。

把握環境融入教學歷程的一部份,使學生的學習發展和生活情境環環相扣,透過課程統整,實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發展,培養學生帶得走的能力。金武原境南溪秘地學校團隊除充分利用校內外環境的整合及教學的創新,更籌組課程推動小組來帶動聯盟學校間教師教學討論、對話並營造出觀摩學習的空間,整合金武原境南溪秘地聯盟學校團隊的組織學習,有效的提升教學效能。

課程推動小組更以學校為軸心,延伸至大南澳區域,拓展學習的生活版圖,從各校周邊資源及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獨特的環境規劃出以下的景點教學活動,再將景點的特色連結到各學習領域並形塑成特色課程內容。

學校從事創新經營已是時代發展的必要行為,是具挑戰性的任務。故在傳統原住民教育與創新銜接之改變歷程與文化形塑上,無論心態、觀念都得有求新求變的體認。而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策略聯盟學校的整合空間資源與發展特色學校計畫就是要打破制式僵化之傳統教學,從打破固有學校僵化的空間概念,將金武原境南溪秘地形塑成一所大自然學校做為起點,再讓教師以創意的思考擺脫既有教科書的桎梏,一起向大自然學知識並整合教學歷程。所以在本計畫中所發展的創意教學包含以下意涵:

一、透過聯盟方式的結合,促進二校特色學校的原住民資源教室、生態教育農場、文化場館、

文史工作室、自然環境學習中心、紀念碑(莎韻之鐘及紀念碑)等提供戶外遊學之單位,彼此相互觀摩,提升學校創意遊學之教育品質。

二、轉換原有的教學與旅遊模式,而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學習,並期盼建構出二校學生的原住民

文化學習與表達能力,開拓其眼界與胸襟,培養對多元社會的理解與關懷。

三、教育的平台需要更多繽紛的場域和創意,鼓勵孩子學習教科書知識之外,也有機會徜徉在

海洋、農場、山林、溪流、步道、田園,閱讀大地學知識,懂得與自然互動,學習社會關

懷與人群服務,進一步提升生活能力和自我價值認同。

四、策略聯盟二校教師群經課程檢討評估後,希望藉由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機制,強調在教學實施上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為重心,讓學校發展具有特色的課程,除了提升教師的課程發展與實作能力外,配合課程發展及持續深耕的需要。

五、擴大三校學習空間效益,結合本地區性特色環境,產業文化、山川海洋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遺產等資源,提供優質化、多元化、豐富化的課程發展素材,逐步發展成各具特色,資源共享的聯盟特色學校。

柒、夥辦結盟

一、結盟架構圖

理念結盟

clip_image031clip_image032clip_image033clip_image034clip_image035clip_image036clip_image037clip_image038

課程規劃

計劃執行

策略聯盟

夥伴資源

二、校外聯盟夥伴與資源

夥伴資源

姓名

任職單位

備註(師資)

本地社區

游約翰

武塔村長

1.提供人文訪查專業知識

2.提供動植物生態認識

3.提供登山、溯溪、泡溫泉之 體驗

4.在地農作物之解說與認識

5.提供人文背景、生活經驗諮詢及藤編編織師資

吳儀

武塔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范守臣

金洋村長

葉勝雄

艮樣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民間單位

楊錦秀

宜蘭社區大學講師

1.提供人力、物力、經費

2.協助活動企劃與執行

3.專業諮詢顧問

安春榮

南澳鄉泰雅文物館館長

范守臣

八戒部落專業導覽

江明清

四季教會牧師

魏如惠

武塔教會牧師

悠瑪斯

瓦歷斯

金洋教會牧師

中央機關

林務局南澳工作站主任

1.提供人力、物力、經費

2.協助活動企劃與執行

3.專業諮詢顧問

李瑞崎

林務局南澳工作站測量員

林憲銘

林務局南澳工作站測量員

學者專家

須文宏

國立宜蘭大學教授

1提供特色學校經營發展教育專業知識

2.指導與協助生態調查、資料彙整、資料庫建置

3.建構優質遊學學習場域規模

李思根

國立東華大學兼任教授

余嚴尊

國立宜蘭大學教授

江協堂

宜蘭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曹天瑞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專業團隊

施智文

宜蘭縣縣大福國小校長

100教育部特色學校特優學校

1.特色主題創意整合運用

2.結合社區特色資源發揮功能

3.協助特色課程有效教學

簡信斌

宜蘭縣縣北成國小校長

100教育部特色學校特優學校

廖英傑

宜蘭縣縣史館館長

三、課程規劃小組

編號

姓名

職稱

學校電話

手機電話

E-mail

1

曹天民

武塔國小校長

03-9981632

0931800600

hayun@ilc.edu.tw

2

古春玉

武塔國小主任

03-9981632

0911820951

ipai@ilc.edu.tw

3

張仁民

武塔國小主任

03-9981632

0930542967

satan@ilc.edu.tw

4

 

武塔國小組長

03-9981632

0977358885

Wilang22@ilc.edu.tw

5

 

武塔國小組長

   

6

李勝雄

金洋國小校長

03-9981486

0912591033

leesha@ilc.edu.tw

7

謝筱菱

金洋國小主任

03-9981486

0911820453

5813@ilc.edu.tw

8

王興義

金洋國小主任

03-9981486

0912590901

loby@ilc.edu.tw

9

曹煜哲

金洋國小組長

03-9981486

0963096399

1296@ilc.edu.tw

10

蕭嘉興

金洋國小組長

03-9981486

0912274532

kyestw@ilc.edu.tw

捌、實施內容

特色學校的教育目的其實在於創造差異與多元,學校的特色在於同中求異創造不同。特

色學校提供探索體驗學習的機會,擴展學生另類學習的經驗,啟發孩子心靈視窗,也增進親師生之間的關係。換言之,特色學校就是學校本位課程的具體實踐,其實踐的理念又與多元智慧的概念密不可分。如此,不只豐富學校學習的內容,發揮學校經營的創意,更能帶來校外教學的需求,活絡地方生計。以下圖來說明金武原境南溪秘地環境資源、二校聯盟與九年一貫課程之間的關係:

課程資源整合與運用說明

*人文系列課程

學習課程主題

學習領域

課程主題內涵

連結領域

南澳古道

4-6年級

認識古道、古道的歷史、部落遷徙與發展

社會、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莎韻之鐘及紀念碑

3-6年級

莎韻傳奇、不一樣的月光、莎韻之歌

社會、藝術與人文

莎韻橋

1-6年級

交通與地方發展、畫我莎韻、葉家香特產之旅

社會、綜合、藝術與人文

伊沙漠橋

1-6年級

認識伊沙漠在金洋歷史上的代表意義

社會、綜合、藝術與人文

南澳南溪

4-6年級

地理位置、河川復育、魚類生態

社會、綜合、自然與生活科技

泰雅獵人系列課程

學習課程主題

學習領域

課程主題內涵

連結領域

傳統生活用具

3年級

傳統生活器具、傳統藝術

社會、藝術與人文

食用藥用植物

4年級

泰雅人的植物食、譜認識有

毒的植物

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健康與體育、語文、藝術與人文

部落農產

5-6年級

小米酒的意義、小米酒釀造

的方法、泰雅的gaga

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舊部落尋根

5-6年級

部落先民遷徙史、泰雅紋面

的文化、珍惜家鄉自然資源

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泰武雅織

5-6年級

陷阱製作、萬物共生共存、

團隊合作

健康與體育、語文、綜合及藝術與人文

泰雅文化藝術系列系列課程

學習課程主題

學習領域

課程主題內涵

連結領域

舞蹈

3-6年級

傳統歌謠、本土語、歷史、傳統舞蹈

語文、社會、藝術與人文

木琴

1-2年級

傳統歌謠、木琴敲奏

社會、藝術與人文

織布

1-3年級

平織、手環、中型頭帶製作

社會、數學、藝術與人文

籐編

4-6年級

筆筒、手提籃製作

健體、數學、社會、藝術與人文

射箭

5-6年級

歷史、射箭製作、射靶練習

健體、數學、社會、藝術與人文

狩獵

5-6年級

禁忌、歷史、工具、陷阱製作

健體、數學、社會

生態探索系列課程

學習課程主題

學習領域

課程主題內涵

連結領域

神秘湖

5-6年級

海拔1200公尺高山型湖泊,觀賞自然生態,研究水生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原生樹木園區

1-6年級

生態步道體驗、林業館、生態館

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自然田

3-6年級

水稻耕作體驗、原生作物耕作體驗

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

東澳林道

1-6年級

蝴蝶食草、蜜源、蝸牛、鍬形蟲、獨角仙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休閒生態

3-4年級

鄉間小路、產業觀光體驗路線

健康與體育、綜合領域、藝術與人文

文旦專業區

3-6年級

經濟作物、原住民植物

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產業今昔

1-6年級

香菇、金線蓮、觀光果園、WTO

社會、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趣味採柚

1-3年級

輕鬆採柚、柚子的營養、戴「柚」帽

健體、自然與生活科技、藝文、數學

古道探索系列課程

學習課程主題

學習領域

課程主題內涵

連結領域

蛇山步道

1-6年級

認識步道、步道的歷史

社會、語文、自然與生活科技、藝術與人文

朝安宮

1-6年級

宗教信仰、廟宇建築

社會、藝術與人文

東澳隧道

1-6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