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_1-8獲各單位補助或結合社會資源推動環境教育經費

獲教育部補助經費與壯圍鄉後埤社區共同辦理海洋教育活動

 

宜蘭縣102年度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維運計畫

子計畫四:呼喚海洋、走讀漁村~海洋漁村遊學體驗課程活動

壹、依據:

一、教育部102年度補助國民中小學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維運計畫

二、宜蘭縣102年度海洋教育資源中心維運計畫

貳、計畫目標:

一、增進師生對海洋文化的認識,並培養保存、傳遞及創新的觀念。

二、提升學生對海洋相關問題的意識,養成主動觀察、問題解決的能力。

三、推展在地海洋教育戶外教學,促進師生接近海洋、了解海洋、關心海洋,並提升學

生海洋教育正確的態度與知能。

參、辦理單位:

一、指導單位:教育部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三、承辦單位:大福國小、壯圍國小、海洋教育國教輔導團

肆、辦理期程:102年5月至102年8月

伍、參與對象及人數:

一、本縣國中小教師、學生、家長,每梯次40人為限,共實施4梯次,計160人。

二、本活動方案建置於本縣海洋教育資源網站並結合本縣「系統觀校外教學課程路線

網頁」,提供學校規劃海洋教育校外教學活動之參考與辦理。

陸、辦理地點:壯圍鄉後埤社區

柒、辦理內容:


A-海洋遊學宣言

◎活動目標:引起學習動機,訂定契約,做出承諾。

◎操作:主持人引導學員發言,說出「我希望…」、「我願意做到…」,寫在大海報紙

上,海報上的宣言代表所有參與者同意遵守。

B-海洋生態小學堂

◎活動目標:潮間帶是觀察海洋生物最佳場域,棲息在潮間帶的生物身懷絕技,發

展不同的潮間帶生活模式。建議小朋友可以先閱讀相關海洋生態資訊,旅行時會

有意想不到的小發現喔!

◎操作:發給漁村生態探索筆記,由專業解說老師帶領小朋友捕文蛤、沙蟹、虱目

魚的漁村生活體驗,但領隊者可以在活動前引導學員觀察的角度,如何進行細膩的環境觀察。

C-漁村討海人的體驗~牽罟

◎活動目標: 體驗漁業生活,了解其背後的意義。

◎操作:安排一項體驗活動,可以是搭船、釣魚、挖蚵、牽罟等,視當地產業型態

以及天氣狀況而定。

*備註:必須讓學員了解活動的意義與目的,例如牽罟:「在過去沒有先進的設備之下,漁民出海捕漁的風險是很高的,捕不到魚是小事,常常連人帶船都給魚捕走了,只留下一家孤兒寡母,生活非常的辛苦。況且,整個漁村也不是每家都買得起漁船,於是「牽罟」這種小額經濟便應運而生。

會參與牽罟的多半不是身強力壯、有謀生能力的年輕人,反而是前述的那些很難過生活的孤兒寡母,因此能有機會參與牽罟,即便是「罟主」撈剩下來的「雜魚」,都可能是一家人必需依賴好一陣子的蛋白質來源呢!珍惜都來不及哪還有可能丟棄呢?能吃的吃掉,不能吃的煮成魚湯、製成魚露沾青菜配飯,或曬成魚乾以保存,連不能吃的河豚也可以做成標本拿到風景區去賣,完全充份利用資源,一點也不浪費。 反觀現在很夯的漁村生態旅遊,如果只是滿足一般遊客的好奇心,湊湊熱鬧的體驗「牽罟」的樂趣,而沒有將這種先民生活型態背後真正的精髓與感情引導給參與者的話,那是不折不扣的在「消費大自然」,並不值得鼓勵與推廣。但是如果事前有引導、事後能分享與探討,甚至能引起高度質疑這樣的捕法在這個時代合不合時宜,都是有價值的「必要之惡」。

D-海濱漂流木藝術DIY

◎活動目標:流木裝置藝術競賽,期望開創漂流木與資源再利用之思維,宣導永續自然

的美學觀念及價值,藉由『漂流木裝置藝術學習』鼓勵裝置藝術創作,提升裝置藝術

水準,並建立與示範漂流木的適當處理流程。

◎操作:以壯圍海灘的漂流木為素材,經由漂流木藝師的指導,同學們將漂流木製作成生活上、環境周遭的天然的寶物,透過漂流木的成份特色,製作成具有人文藝術上非常重要的關鍵能力。

E-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活動目標:與當地村民互動交流,讓學員了解漁民的想法,領導者也能將永續漁業的

理念與他們交換看法。

◎操作:邀請村民一起觀賞海洋紀錄片,一同發表看法,學員提出學習感想。

捌、活動行程

時間

活動 / 課程

內容

8:30-9:00

海洋遊學宣言─

迎向海洋的起點

l室內課程

l活動簡介

l社區簡介

l同學共同訂定提昇海洋環境永續發展的承諾

l生活領域、綜合領域等課程

9:00-10:30

海洋生態

小學堂

l實地走訪海洋漁村生活體驗。

l透過專業課程解說,佐以影片、標本或活體生物觀察,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引領學童認識海洋生物。

l體驗海洋生物棲息環境的變化與瞭解生物生活習性的觀察。

l自然科技領域、社會領域等課程

10:30-12:00

海洋生態

永續發展

l保護和加強海洋環境系統的生產與更新能力。

l合理開發及利用海洋資源,建立永續發展能力,以及保護海洋生態與環境。

l自然與科技領域課程

12:00-13:30

漁村飲食

文化體驗

l體驗漁村居民純樸具在地食材的飲食文化。

l生活領域、鄉土課程

13:30-15:00

海濱漂流木

藝術創作

l透過藝術創作、生態再生利用等多元方式,賦予漂流木活化契機,讓漂流木的風華再現。

l漂流木再生利用,提高了本身附加價值而成為藝術品。

l強化漂流木對於海洋生態保育之功能,建構常態性漂流木處理模式與設施。

l藝術與人文領域等課程

15:00~16:30

漁村討海人

的體驗~牽罟

l讓學童了解牽罟的方法外,也體驗漁家苦與樂。

l「罟」的漁具係由一囊兩翼及兩條長曳繩所構成,並以具長袖網為特徵。

l『牽罟』因為需要凝聚一群人的力量與團結合作的精神,才能捕魚維生,養續後代,因而形成聚落居民共同的記憶。

l社會領域、健體領域等課程

 

 

 

 

 

 

 

 

 

 

 

 

 

玖、預期效益:

一、透過海洋生物之蒐集、整理、製作與展示,有效提昇師生鄉土教學之內涵。

二、透過網站建置,達成海洋教育結合科技與資源共享之理想。

三、藉由海洋研習活動,增進教師海洋教育相關領域之知能,提昇教師海洋教學效能。

四、藉由海洋教育教學之推動,培養學生對海洋生物、文化、生態之認識與情感,進

而欣賞海洋之美,關懷與促進海洋之永續發展。

拾、本計畫經宜蘭縣政府核示,呈教育部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拾壹、承辦本計畫有功人員依規報請敘獎,以資鼓勵。

 

 

 

簽署愛護海洋宣言

學員們參與實作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