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年度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精進國中小教學品質計畫
宜蘭縣馬賽國民小學精進教學之學習社群成果報告
學習社群 | 自然鄉土領域社群–生態考察團 | |||
實施名稱 | 大自然的水–雲、霧、露、霜的形成與實驗 | |||
實施日期 | 108.9.20 | 實施地點 | 自然科教室 | |
實施方式 | □議課 ■公開授課 □其他( ) | |||
參與人員 | 本校教師 | |||
實施內容 | ||||
一、介紹六年級自然課程: 第一單元:大氣中的水 1. 模擬雲和霧的形成 2. 模擬露和霜的形成 二、授課流程: 1. 回顧舊經驗:印象中的雲的高度?夏天與冬天的差別?雲如何形成的? 探討雲的高度與地面溫度的差異。 探討雲的來源。 理解大氣中的水蒸氣的概念。 2. 發展課程: (1) 瞭解雲和霧的組成:都是液態的小水滴跟固態的冰晶,形成方式一樣,只是出現的地點不同而已。 (2) 動手做實驗: 器材:廣口燒杯、熱水、鐵托盤、冰塊 方式:將廣口燒杯裝一半熱水,再將冰塊放在鐵托盤上,先觀察燒杯內的白色水汽在燒杯內側凝結呈水珠,再將托盤放在燒杯上方,觀察白色水汽上升後遇到冷的托盤直接在托盤下方凝結呈小水珠,直到水珠越來越大調下來就是雨水的產生。 觀念澄清:白色水汽–液態水;水汽上升遇到冷會凝結呈水珠;燒杯內的水珠是來自於白色水汽。 (3) 瞭解霜跟露的組成:都是溫度的變化產生的結果。 (4) 動手做實驗: 器材:燒杯、冷水、溫度計、冰塊、鹽 方式:將燒杯裝入100cc的冷水,利用溫度計測量一分鐘後瞭解冷水的溫度;再將冰塊倒入燒杯中,利用溫度計測量一分鐘後瞭解冰塊+冷水的溫度,並觀察燒杯外側開始凝結成小水珠;再將鹽倒入燒杯中,利用溫度計輕輕攪拌直到鹽溶解,利用溫度計測量一分鐘發現溫度降低,觀察燒杯外側開始凝結成霜。 觀念澄清:冰塊+冷水後燒杯外側凝結成水珠,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變冷的燒杯造成。加了鹽巴後,燒杯外側凝結成霜,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凝結成水珠後,因鹽巴吸收的燒杯內的熱降低溫度,使得燒杯降到-10度C以下,因此露珠凝結成霜。 3. 結語:大自然中水的型態十分多元,但大多數的人不會去探討成因與結果,因此藉由操作實驗讓老師體會國小自然課程的流程與內容,並從提問的方式逐漸釐清問題所在,進一步可以印證在生活中。
| ||||
實施照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