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_公告:請學校於開學後持續加強校園衛教宣導及各項防疫整備工作

  • Post author:
  • Post category:公告

受文者:各國民中小學

主旨:為防範開學後可能造成H7N9流感、流感、腹瀉、腸病毒流行,請學校於開學後持續加強校園衛教宣導及各項防疫整備工作,請 查照。

 

內容:

說明:

一、依據教育部103年2月10日臺教綜(五)字第1030019693號書函及2月10日輿情會議主席裁示事項辦理。

二、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以下簡稱疾管署)本年2月9日新聞稿說明:

(一)目前H7N9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針對人類禽流感旅遊疫情建議除新增安徽省為旅遊疫情第二級外,大陸地區廣東省、浙江省、江西省、江蘇省、湖南省、上海市、北京市、福建省及廣西亦持續列為第二級:警示(Alert);大陸地區其餘各省市(不含港澳)列為第一級:注意(Watch)。

(二)大陸地區入秋後H7N9流感病例多集中於浙江省及廣東省,鄰近金門之福建廈門、泉州亦有數名病例發生,不排除大陸地區南方疫情有擴大趨勢,病例多數具活禽市場與禽鳥接觸史。目前H7N9流感主要為自禽類傳予人類,惟可能有有限的、非持續性的人傳人情形。

三、流感為急性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常引起發燒、頭痛、肌肉痛、疲倦、流鼻涕、喉嚨痛以及咳嗽等,但通常均在2~7天內會康復。臨床上所謂的感冒、喉炎、支氣管炎、病毒性肺炎以及無法區分之急性呼吸道疾患均有可能為感染流感病毒所引起。而估計每年流行時,約有10%受感染的人有噁心、嘔吐以及腹瀉等腸胃道症狀伴隨呼吸道症狀而來。

四、諾羅病毒感染是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常見原因,好發於冬季、傳染力強,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透過曾與病人接觸、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都可能造成感染,感染後1-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視個人健康狀況,症狀可能持續1-10天。主要症狀為水瀉、嘔吐,並可能伴隨頭痛、發燒、腹部痙攣、胃痛、噁心、肌肉酸痛等症狀,不可輕忽。

五、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的分泌物而受到感染。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疹性咽峽炎,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等。

六、疾管署本年第4週(1月19日至25日)通報腹瀉及上呼吸道感染各2例之疑似群聚疫情,請學校強化處理作為及防治措施,臚列如下:

(一)學校防疫小組應視疫情發展,每週或定期召開會議研商防疫事宜,持續完善各項減災、整備及應變作為。

(二)請教職員工生做好自主健康管理,隨時觀察學生健康狀況,如有類流感症狀,請即刻戴口罩及就醫。

(三)請掌握教職員工生至境外病例地區交流或旅遊之名單,落實追蹤自主健康管理紀錄。

(四)請持續整備與購置校內相關防疫物資(含口罩、體溫計、消毒劑等)。

(五)請定期清潔學生經常接觸的物品表面,如鍵盤、課桌椅、門把、公共區域的公共用品、教具等。

(六)持續提醒教職員工生應避免接觸禽鳥類,尤其切勿撿拾禽鳥屍體;食用雞、鴨、鵝及蛋類要熟食。

(七)請加強宣導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於日常生活應勤洗手、重衛生之衛教資訊。

(八)建議學生如有生病情形,不要勉強到校上課;請假在家休養時亦應記得戴口罩及勤洗手,以免傳染其他家人。

(九)注意學校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十)請指定專人隨時至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http://www.cdc.gov.tw)查閱旨揭傳染病最新疫情及衛教資訊及本部H7N9流感防疫專區網站(http://www.perdc.ntnu.edu.tw/anti-flu/)查閱相關資訊,或撥打免付費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洽詢。

七、請各級學校於開學後,加強教職員工生旨揭傳染病之衛教宣導,並確實依據「學校因應H7N9流感疫情整備情形檢核表」(如附件)逐項完成自主檢核及防疫整備工作。

附檔:學校因應H7N9流感疫情整備情形檢核表.pdf

lueggif

嗨!我是可魯老師,願你的每一天都充滿希望與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