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症狀,這種病毒會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並且依據不同的血清型病毒,分為Ⅰ、Ⅱ、Ⅲ、Ⅳ四種型別,而每一型都具有能感染致病的能力。登革病毒並不會直接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互動而傳染,而是透過病媒蚊(主要是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在叮吮了帶有登革病毒的人體血液後,當牠再叮吮其他人體之後,使得另一個健康的人也會受到登革熱的感染。
目前登革熱尚無有效的疫苗可以預防,而且又沒有特效藥,在此,請學校師生平時做好以下防治措施:
一、環境預防:清除不需要的容器,把不用的花瓶、容器等倒放,以避免蚊
蟲茲生;另平日至操場或戶外環境活動時,宜著淡色長袖衣物,並於皮
膚裸露處塗抹防蚊藥品,以避免遭受蚊蟲叮咬。
二、清除孳生源四大訣竅-澈底落實「巡、倒、清、刷」:
(一)「巡」─經常並且仔細巡檢居家室內、外可能積水的容器。
(二)「倒」─將積水倒掉,不要的器物予以分類或倒放。
(三)「清」─減少容器,留下的器具也都應該澈底清潔。
(四)「刷」─去除斑蚊蟲卵,收拾或倒置勿再積水養蚊。
三、疑似感染登革熱之師生,應通報地方衛生主管機關,宜請假暫勿上課,
接受治療並好好休息,以避免傳染其他學生。
針對登革熱防治,要求應定期檢查環境,徹底清除孳生源,張貼宣傳海報,利用朝會時間加強衛教宣導,並編排有關登革熱防治的活動或學習營,以協助推動積水容器減量及孳生源清除工作。
最後,提醒學校師生,若要前往東南亞等地旅遊、探親時,應落實個人防蚊措施,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若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感染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活動史等相關資訊,以利醫師診療及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