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環境教育融入教學-公共藝術

主題:公共藝術課的認知活動               報告人:陳淳貞

前言

台灣近年來的公共藝術在政府積極的推動下,在各地逐一展開設置,不僅為當地帶來新的環境美感,也賦予藝術文化環境新面貌;使公共藝術的作品設置與現代生活空間產生互動。

 公共藝術是指藝術家把藝術作品、群眾、公共空間環境如何結合在一起的生活藝術活動。讓觀者思考-我們的生活週遭有什麼正在改變?思索自己生存環境?公共藝術作品,有哪些主題、有哪些媒材製作、放置在什麼場域空間較宜?人與生活空間如何互動?

公共藝術的意義

公共藝術是將藝術家的藝術創作和群眾生活空間融合在一起的藝術活動。

廣義而言:設置在公共空間且能與周遭環境相互配合的各式各樣藝術創作。

狹義而言:運用建築物百分之一的經費或重大工程的部分經費在公共空間設置完 

         成的藝術品。

課程內容認知

從美國藝術家歐登柏格布魯根夫婦(作品名稱:1.湯匙橋與櫻桃、2.牙刷與牙膏),以大眾所熟悉的造形為表現主題;歐登柏格-(作品名稱:漢堡冰棒價格)把日常用品主題,以塑脂接合的大型軟雕塑媒材來表現,地標示的景觀藝術安置,賦予創造物的新意義;這些公共藝術皆能與環境產生良好的呼應。能將普普風格藝術(指通俗藝術、流行藝術)題材、媒材顛覆傳統,讓藝術家們發展出和人有關的事與物,並描寫日常生活或挪用既存的影像及現成物來完成藝術品,而受到大家的肯定。

藝術家席格爾(作品名稱:電影院1963),將真人翻模製成白色石膏人物,作成日常慣有的動作,再搭配現成物構成一個場境,讓作品圍繞在觀著的週圍去體驗,也受到大家的肯定。

藝術家布朗布西常利用石、銅、木、合金等媒材(作品名稱:空中之鳥),讓作品簡化到最原始、用抽象造型作扼要呈現,透過非屬於幾何形發展出一種微妙的象徵意義,表面不加修飾,更能展現原始的生命力。

日本94年度愛知博覽會-各國展覽館的建築及展出作品的獨特性,將後現代主義是「反」現代主義的諸多觀念,加上科技及視覺美學的視覺性,不斷的超越過去,強烈去表現時代性;至於地上的雕塑、空間的物體、平面、立體的組成作品、都形成一股新「文化藝術」,從中可發展出一些創造公共藝術的主題。

日本飛驒高山村日本街景、博物館、商家招牌的景觀設計,營造特殊藝術風,也彰顯公共藝術之意味。

台灣東部有一些經營民宿、餐飲業者,利用漂流木創作,將作品裝置於室內、外環境,讓漂流木的媒材被賦予新生命,又與大自然的山、海、石頭、漂流木等相互輝映;從環境建設去追尋親切的感覺,提昇“人”生活心靈饗宴。

花蓮石雕塑展中-國內、外雕刻家所展現的石雕藝術作品,也都可以安置室內、外公共場所。

台灣戶外公共藝術作品欣賞舉隅

    台灣光復後公共藝術在台灣生根,早期藝術家顏水龍(代表作品:水牛圖)以壁畫鑲嵌手法表現,作品位於台北市的圓山。

    台灣藝術家楊英風(作品:鳳凰來儀),作品位於台北市的中山北路;朱銘(作品太極系列),作品位於台北縣金山雕塑公園;及一些中青代的藝術家們的立體公共藝術作品,把台灣公共場所改頭換面,使公共空間增加藝術氣息。徐秀美(作品:花園中的公園),作品位於台北市的仁愛路,以普普藝術風為主題、媒材顛覆傳統藝術,可從各家作品中體會公共藝術與人和環境的互動。

結語

公共藝術給環境開闢一條新路,給大眾文化產生洗禮。

公民對於美學文化意識之自覺性,重視社會生活藝術環境的責任與義務;而不是單方面享受欣賞權利,應該是提昇個人文化美學素養,能維護週遭藝術視覺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