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 100年環境行動研究—水溝滿江紅

水溝滿江紅

壹、研究動機

    學校附近有個養豬場,無論上放學時都會經過,但由於圍牆太高,我們始終看不到裡面的樣子。對於這個鄰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的臭味。尤其是遇到風向吹北風時,養豬場的臭味就會飄散到學校裡。雖然它是我們的鄰居,但我們對這位鄰居卻是相當的陌生。有時騎腳踏車從豬場旁邊的排水溝經過時,也會發現水溝裡居然是一片的紅色,既然水溝裡沒有養水生植物「滿江紅」,又為什麼會呈現一片的紅色呢?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好奇。於是,我們向老師表明了研究的興趣,也請老師帶我們一起去拜訪這位神祕的鄰居,並且共同找出滿江紅的真正原因!

    (本研究與教材相關性為:三下自然  第三單元  認識動物  翰林出版社;四上自然  第二單元  水中生物  翰林出版社)

 

貳、研究目的

一、了解豬舍廢水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二、觀察紅蟲及其運動方式。

三、探討紅蟲的生存環境特徵。

四、探討野外環境中影響紅蟲數量的原因。

 

參、研究設備及器材

    錄音機、相機、溫度計、取水瓶、量杯、滴管、廣用指示劑、水質檢測筆、顯微鏡、培養皿、迴紋針、玻璃瓶、各種水質、透明水箱、空氣幫浦、三接細塑膠管、氣泡石、皮尺、100公分鐵尺、碼表。

 

肆、研究過程或方法

一、研究一:了解豬舍廢水的來源及處理方法。

        訪談:透過訪談方式認識養豬場廢水的處理流程。

 

       ()、實驗器材:錄音機、相機。

       ()、訪談內容:

            日期:98217

          1.請問豬廠的污水處理流程是怎麼做的?

            A:污水→從豬舍流進「沉砂池」→固液分離機(將固體【無法消化的有機質】與液體分開)→分離後的固體到堆肥室進行3~6個月的堆肥→成為有機肥。

 

            固液分離機 →液體流到「調節池」→酸化池(調整其PH值由鹼性到中性水質)→厭氣池(隔絕3~5天,可讓其中的有機質或細菌死掉)→曝氣池(機器二十四小時打氧氣,以活性污泥細菌吃掉大部分的有機物質。生化需氧量【BOD】在 80 ppm 以下)→沉澱池(有機物質分解之後呈現清澈的咖啡色【玉米的顏色】)→放流口流出(回收的汙水也可拿來沖洗豬圈)。

2.現場雖有味道,但不會很臭,是因為空氣中加了芳香劑嗎?

 A:是的。空氣中噴灑添加了類似樟腦成分的除臭劑,可將味道去除。而且現場也看不到蒼蠅、蚊子,表示現場的環境衛生工作維持得相當不錯。

          3.什麼是豬舍廢水?

            A:指的是豬的尿尿或大便等排泄物、喝過的水或是牠的洗澡水。

          4.豬糞可否拿來再利用?

            A:主要的利用法是,固體部份拿來當堆肥,可當有機肥料。之前沒有汙水處理廠設備時,養豬戶會將水排到大水池裡養吳郭魚,養出來的吳郭魚很肥,但會有土味。

          5.廢水為什麼要經過處理才能排放到水溝?

            A:因為如果廢水未處理,它的PH值太高、有機污染物太多,會嚴重影響水質,魚蝦及微生物因含氧量不足而無法生存,造成有機物無法分解。所以必須經過一連串的污水處理,才不會影響水溝生態。

          6.一般豬舍排放污水的標準是什麼?

            A:這部份環保署有明確的規定:

               (1)生化需養量(BOD)在 80 ppm 以下。(ppm指的是:一公升水中                   有一毫克物質的濃度叫做1 ppm,即百萬分之一)。

                   (2)化學需養量(COD)在 600 ppm 以下。

                   (3)懸浮固體量(S.S)在 150 ppm 以下。

                   (4)氫離子濃度(PH值)在 69 之間。

          7.人的排泄物有化糞池處理,為什麼卻沒有屬於豬的化糞池?

            A:因為人的排泄物數量不多,一家僅有幾口人而已。但養豬場的豬隻數量比人多了很多倍,它必須要有一個設備去做處理。而我們目前在使用的汙水處理設備,其實是比化糞池先進許多。如果自家只養一兩頭豬,那當然也是可以用化糞池處理就好。

 

養豬場旁的水溝片佈紅蟲

 

 

 

學生開始資料採集

 

 

養豬場人員細心介紹及講解

 

 

糞水的處理流程

 

 

採集水溝中的紅蟲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