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理或參加永續校園計畫說明。

教育部 永續校園推廣報告 

 

 

永續校園局部改造期末報告書

 

clip_image002

 

申請學校: 宜蘭縣四結國民小學        

申請案別:整合案

學校分類:大專    高中職   國中小

學校地址:宜蘭縣礁溪鄉育英路46

分區歸屬:南區    北區      主辦學校  整合學校

聯絡電話:03-9284751

專業技師:羅志鑑 建築師

得標廠商:佳恩營造實業有限公司

 

 

 

 

一、 計畫介紹

整合計畫名稱

宜蘭縣育才、深溝、七賢、四結四校策略聯盟整合案

主辦學校與整合學校之介紹(請依學校之地理位置、特色等說明)

本計畫學校分別位居礁溪鄉、宜蘭市及員山鄉。育才、深溝及七賢國小位居蘭陽溪畔,

而四結國小則鄰近東台灣最知名的溫泉地「礁溪」,因此四校之社區文化均與宜蘭地區豐沛的水資源有關。而各校環境教育亦呈多元化且兼具共通及互補性,說明如下:

1.    育才國小:

具農村田野生態、自然與人文教學特色。經多次永續校園的建設改造後,結合生態工法,落實教材園理念進行整體規劃,同時成功結合社區資源及發展生態體驗課程,校園人文、歷史、生態教學資源多元豐富,且課程教案均與校園環境相互融合。

2.    深溝國小:

擁有農村聚落生態,融合聚落社區與教育之空間氛圍,鄰近田園景觀優美,自然及水域生態教育資源豐富多樣,擁有開放式校園環境,乃為地區歷史人文、生態體驗及社區休憩之的特色平台。

3.    七賢國小:

擁有蘭陽溪河岸資源,調合自然生態與傳統技藝之校園景觀,與社區關係緊密良好,學校班級規模較小,校園開放、環境恬靜,發展昆蟲生態特色教育資源多年,為一所與社區融合的友善田園校園。

4.    四結國小:

位處社區聚落之內,兼具社區人文及鄰近之自然環境景觀,與社區地緣關係緊密,發展環境教育及課程成績斐然,為宜蘭縣內課程發展之領銜學校,鄰近礁溪等著名景區,環境與人文風采別具特色。

四所學校在區位上均擁有豐富人文與環境資源,而宜蘭大學、宜蘭縣政中心、文化中心、

縣史館等資源亦均在四校串聯之環境範圍內,而有利於移動分享教室的建置。

 

 

 

 

 

 

 

 

 

 

 

 

 

整合學校之關連性(請附圖說明其整合關係)

一、聯盟發展的特色與考量

我們希望透過聯盟平台的建置與營造,建立一套開放共享的模式,其內涵包括建構各校

不同特色的開放分享、學校硬體與教學軟體之共進、因地制宜強化學校環境特色、針對各校實際需求永續經營,以及師資、環境、教材合作共享等,綜合而言。我們的聯盟在發展上有以下的特色與考量。

(一)永續校園之經驗傳承

本案四所學校有三所具備永續校園改造計畫經驗,因此對於永續校園之計畫精神有較深

入之了解,能夠以穩定的腳步帶領新加入的學校進行永續校園的經驗傳承。

(二)以環境教育為特色課程的發展主軸

育才、深溝及七賢三所學校,由於位處鄉村,對於生態、環境教育,長期以來已發展為

學校特色課程,且皆有編輯適用於社區或學校之教材。而四結國小亦是宜蘭縣的課程發展績優學校,對於環境教育也有深入的研究與著力,因此四所學校對於環境教育已有一定的發展共識與經驗。

(三)長期與宜蘭大學進行教學合作

宜蘭大學為臨近四所學校的主要學術機關,長期以來無論在教學或專案計畫等,宜蘭大

學皆為四所學校的合作夥伴,例如教育部大學小學攜手計畫、創造力教育計畫及英語教學合作計畫等,四所學校皆有與宜蘭大學合作之經驗。

(四)策略聯盟合作關係

四所學校為策略聯盟關係,已有二年以上之操作經驗,在教學及行政支援上均已建立良

好之合作模式,各校並透過定期的行政會談及教學觀摩研討,分享經驗及互相支援,彼此已逐步建立起相互配合之深厚默契。

(五)不同的環境特色與資源分享

育才、深溝及七賢三所學校區位較屬於都會周邊之鄉村地區,且各具有不同的環境資源。

育才國小人文及校內生態資源豐沛、深溝國小水資源及社區資源具有特色,七賢國小學校班級規模較小,與社區聚落關係緊密,且具田園景緻,發展自然植物與昆蟲生態教育多年,而四結國小則身處都市計畫區內,與社區關係緊密,且鄰近重要的自然觀光地區。四所學校具有不同的環境教育,透過計畫的整合分享將達到相互支援觀摩,擴大學習資源及場域的效益。

 


clip_image004

各校依據教學與環境特色所建構之資源整合示意圖

 

二、整體規劃特色

(一)教學需求為核心:

以孩子的學習需求為導向,配合課程進行的需要,導引學習環境改造計畫。

(二)擴大參與機制:

教師、學生、社區、家長及專業顧問共同合作,透過對話,建立學校發展之共識。

(三)大學小學攜手合作:

結合國立宜蘭大學建築與永續規劃研究所的資源與專業力量,確保計畫品質。

(四)尊重各校差異:

各校依當地環境與教育發展特色擬定計畫,創造多元之永續學習環境,避免資源重複設置。

(五)長期及整體思考:

各校先擬定校園整體規劃,導引逐年發展,建立優先順序。

(六)學校與社區的融合:

結合地方資源與環境融入計畫,促進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發展。

(七)資源整合與分享:

強化各校軟、硬體的資源統合、校際間的合作、支援與分享。

(八)活化學習場域:

創造移動的學習空間,處處是教室,俯拾皆教材。同時結合學校內、外部資源,持續進行評估與修正回饋作業。

(九)永續校園經驗傳承

本案四所學校有三所具備永續校園改造計畫經驗,因此對於永續校園之計畫精神有深入之了解,能夠以穩定的腳步帶領新加入的學校進行永續校園的傳承。

 

預期成果

我們希望透過四所學校的共同合作,建立一套開放、共享的永續校園規劃模式,其內涵

包括尊重與強化各校不同的特色、開放分享教學與空間資源、校園設施硬體及教學軟體之相互搭配呼應、因地制宜的進行學校環境規劃、審慎考量經營維護需求、師資及課程教材與環境的合作共享、以及可永續經營的校園環境等。我們將會盡力的落實與合作,而相關的預期成果整理說明如下:

(一)營造具備進步、安全、衛生、健康、人性化的學習環境空間。

(二)創造出各校教學特色的教學教材。

(三)建立學校與社區、大學及社團合作之模式。

(四)建立開放共享的模式

1. 建構各校不同特色開放分享

2. 學校硬體、教學軟體之共進

3. 因地制宜強化學校環境特色

4. 針對各校實際需求永續經營

5. 師資、環境、教材合作共享

(五)持續擴大與延續永續校園之理念及精神

1. 參與辦理全縣之永續校園研討會,分享執行經驗與心得。

2. 協助新伙伴學校加入,擴大與承傳永續校園之發展理念與經驗。

3. 舉辦相關參訪研討活動,交流及分享永續校園發展內容與智慧。

(六)學習成長活動

1. 親師生主題學習活動

1)結合「荒野保護協會宜蘭分會」辦理跨校性親師生主題教學活動,諸如「小小解說員培訓」、「昆蟲復育學習營」、「水生植物認識活動」「昆蟲食草及蜜源植物栽植觀摩活動」等系列學習成長活動。

2)配合學校特色課程發展辦理親子生態學習營及環境教育課程,諸如「能源教育」、「水資源教育」等活動。

3)配合社區發展協會辦理林務局相關計畫,包括「社區林業計畫」、「擴大植樹節活動」等社區營造活動。

2. 教師成長活動

  1)辦理策略聯盟學校參訪活動

透過四所學校教師的參訪,了解各校的環境教育特色及校園改造規劃,增進各校永續校園推動委員會之功能及強化綠色校園的理念。

  2)辦理教案設計交流活動

透過教學設計研習活動,進行各校教學計畫檢討與分享,開放各校教學資源,增進教學活動的效益。

3)教學經驗分享活動

透過正式及非正式的聚會活動,各校將其教學活動經驗以書面或其他方式進行分享,同時將教學活動成果做展示,促進校際間教師的專業成長。

3. 建立策略聯盟交流平台

1)建立定期行政及教學交流平台

定期進行校長及主任會議(每月至少一次),溝通永續校園改造的進程及適時進行修正檢討,建立資源分享的基礎調查資料,包括教學設計、環境教育資源、學校設備等資源。

2)辦理四校聯合教學觀摩

年度結案前辦理四校永續校園改造計畫教學觀摩活動,透過觀摩學習,促進四校的聯盟關係發展、增進教師專業成長,提昇學習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