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
991018我們要怎麼在教室蓋房子
我們想要在教室蓋泰雅的家,可是發現好像有困難,怎麼辦?
9拿樓上的娃娃家就好了(提出替代方案)
3可以在美勞角做做看吸管的房子,先做一個家再用黏膠黏(實驗試行)
5可以用木板做家裡(假裝有木板,請問你要怎麼蓋?阿迪用紙板四邊圍起來,眾人驚喜) 1用積木角的數塊,用陀螺的數塊蓋上去(替代材料)
7可以用竹子做,(門)先不要擋,其他的用(蓋出三角屋頂)
9用鐵蓋房子(平屋頂似貨櫃屋)(不同材質;部落中有貨櫃屋)
14先用三角形再用正方形合體就是房子了(說明形狀)
3去山上找木頭在我們學校去蓋房子(尋找材料來源)
7去爺爺樹那裡去找樹嘛(尋找材料)
23拿釘子打家裡(提供方法)
3用櫃子拿釘子打(提供材料與方法)
4先把竹子用成一片一片的再釘起來就可以了(不同材質) 1用水泥蓋房子(不同材質) 3先用木頭釘四角,再用塑膠袋包起來就好了啊(木框塑膠袋牆)
6用紙箱做(替代方案)
5紙箱不行下雨了怎麼辦(提出可能問題)
5可以用石頭做成家裡(另一個解決辦法)
1先把它用一個長方形再用一個三角形
3先用一個正方形再用一個尖尖(三角形)再把石頭黏在旁邊(整合所說,加入新原素)
6你找一個箱子房再放在裡面,旁邊再開一個門(為前面所說加入新原素)
4蓋鐵皮屋(替代方案)
1問15的爸爸嘛(尋求協助)
14拿鐵槌拿木板還有那個敲敲敲給它打(整合前面所說)
從幼兒的討論中可發現,幼兒對立體構型具有基礎概念,已有正方體、三角體的概念,理解到兩者組合,即可成為房子,並可發現有具有批判思考的能力,如6號提出用紙箱做,5號針對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提出「紙箱不行下雨了怎麼辦?」,並提出解決策略:「可以用石頭做成家裡」,還可看出幼兒會受同儕鷹架的影響,整合其他人意見,提出自己的見解,展現聚斂性思考能力,可以發現一個現象,在真實性問題下,幼兒因有需求動機,且在無壓力下的氛圍討論下,最能激發出幼兒的思考能力,再次印證Amabile 的「成分模式」理論,並可發現幼兒談到許多材質,理解到多種材質的運用,在方法上,則是先運用簡易材料製作模型,以嘗試、實驗的精神來進行試試看。
|
|
|
|
紙板模擬
| 竹筷架構建構
| 竹筷線成面建構
| 紙箱模擬
|
(三)收集資訊
在之前已有介紹泰雅傳統竹屋ppt的資料,分享中幼兒有提出,他家隔壁是用木頭蓋的房子,於是我們決定去找一找部落中還有那些木造房屋,它是怎麼蓋的。進行觀察社區傳統建築的活動。
|
|
|
(四)製作竹屋
接著就進入我們的蓋房子活動,先讓幼兒繪製他們希望的房子,在繪製過程中發現幼兒可運用實物建構3D立方體,但在2D的紙上尚無法繪製出3D立方體,以下為竹屋的建構歷程。
|
|
|
1.計劃
| 2.鋸子與鐵鎚使用方法、安全規則與示範
| 3.工具練習–協助操作
|
|
|
|
4.以比一比方式複製一單位
| 5.數量計算
| 6. 基礎完成
|
問題:正方體構造基礎完成,我們總共用掉12支木頭,可是問題是–接下來怎麼辦?教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請我們最聰明的幼兒來想想辦法:
991103我們的房子接下來要怎麼做(此次討論有些需以圖形輔助,才易瞭解幼兒的想法)
討論後製作成脈絡地圖,發現幼兒討論到架構、材質、接合方法及門的設計,充份表現出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其中屋頂架構設計有7種可行性方法,窗戶架構設計有3種可行性方法,牆壁設計有2種可行性方法,門雖然只有3號提出一種方法,但這是蓋鐵皮屋最常用的方法,令教師思索她是如何想到的,還是她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這些方法都將是後續製作的依據,我們將繼續蓋我們的泰雅房子。
10.組合操作
| 11.窗戶架構製作
| 12.架構完成
|
| ||
|
|
| |||
接著我們要進行牆壁的製作,但我們需要竹子的材料,10號幼兒提到他家旁邊有許多竹子,在經過家長同意後,我們與房子角的幼兒前往採集竹子。採集回來的竹子需經處理後方可成為可用壁材,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壁材所需長度,而當初房子高度是隨意量出成為一單位,此時則帶入公分概念,介紹工程用捲尺,量出是152公分,並以此做為我們切鋸標準。
13.採竹趣
| 14.捲尺測量
| 15剖竹拉竹
| |
|
|
| |
152公分長的壁板竹片完成了,幼兒開始要鎖上竹片,從鎖木頭的舊經驗來看,教師認為會進行非常順利,因為教師添購了適合幼兒使用的小電鑽,但事實上卻遭遇更大的問題,竹片皮太滑太硬了,每一次都會滑掉,沒辦法鎖上,幼兒發揮其探究與實驗精神,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其方式就是不斷嘗試,先用電鑽的十字起子挖洞,再鎖螺絲,發現比較不會滑掉且容易成功,但竹皮還是太硬要挖很久,於是幼兒發展第二策略,是將竹子背面用螺絲鎖洞,再翻過來,從正面鎖螺絲,教師發現後,隔天提供鑽木頭的電鑽頭,幼兒嘗試用第三種策略,將竹子背面鑽洞再鎖螺絲,但發現還是會有問題–洞的位置會挖錯,於是進行第四種策略,先劃線再挖洞再鎖螺絲,終於成功解決此問題。
16問題:竹片皮太滑太硬
嘗試改善策略1:挖小洞再鎖螺絲
嘗試改善策略2:背面挖小洞再鎖螺絲
嘗試改善策略3:背面用鑽木頭的電鑽頭挖洞再鎖螺絲,最後是標上記號
在竹材牆壁完成後遇到一個問題,屋頂太高了要怎麼鎖?幼兒建議要爬上去鎖,但教師認為太危險,因此詢問幼兒該怎麼辦?由於織布角亦正進行織布活動,展示了許多本村耆老羅老師的織布,幼兒提出用大塊織布來做屋頂,因此我們竹屋終於初步完成。
五、 織布領域學習
織布對泰雅族的女性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從小母親就會帶領學習織布的技能,在傳統上,必須織布技能達到一定程度,才能進行紋面,據幼兒恩慧奶奶的敘述,在她小時候就必需強制學習織布,織不好會被母親用棍子打,所以她練出一身織布好手藝,現在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想作織布(兒子們禁止她做,因為一旦開始做,就會不眠不休地做,擔心她的身體受不了),現在的年輕人,已很少願意花時間在學織布,因此,許多幼兒的媽媽,並不會做織布,技藝已逐漸流失,幼兒願意發展織布主題活動,令教師非常的高興,但如何發展,卻是一大問題,因為教師也不會織布,無法教幼兒織布,因此先詢問幼兒「編織是什麼?」以了解幼兒的舊經驗基模,前面號碼為座號。
(一)編織是什麼?
991112什麼叫編織
6用織布機做頭帶與綁腿
1我們松羅泰雅生活館有
2我奶奶也有
19泰雅會織布
6用線做的
|
7編織就是織布
1拿一個棍子、推織布的地方
7編織可以做祖靈眼精的圖案放在桌子上
10可以做泰雅的衣服
16用織布機
|
從討論中,發現幼兒對織布的概念,比教師是還好,理解到織布的功能、用什麼織、用什麼材料、有誰會、那裡可以看到等,可見得在生活中幼兒有看過長輩在織布,並且理解什麼是織布,於是我們問了第二個問題「為什麼要學編織?」想要知道,是否理解為什麼要學織布。
(二)為什麼要學編織?
6我們才會變成泰雅的美女
19不會編織不能去彩虹橋
15沒有織布的人會下地獄
1如果不會編織的人就不能做衣服給小朋友穿
| 5如果衣服破掉會織布的人就可以修理
6不會織布人家會說你懶惰
9因為她們想要紋面
|
從討論中可發現,幼兒理解為什麼要織布的原因,也知道傳統上會織布的人才是美女;才能去彩虹橋;才不會下地獄;才能做衣服;才能紋面;才不會說你懶惰,把正負面原因,都說清楚了。隨後於角落時間發展製作頭帶遊戲,開始為織布活動,展開序幕。
(三)問題一:我們不會編織怎麼辦?
9我姑姑會
11我哥哥會
5恩慧的奶奶會,叫她教我們
1你用美勞角的線用兩種顏色藍色或黃色用兩種顏色都可以
3拿紙把它折一折
| 5用棍子壓扁用別的顏色
1可以去南澳看泰雅的編織
7我的奶奶會做打包帶籃子
3我的姨婆會做皮包
23我的奶奶會做
24用織布機叫老闆買
6你可以買織布機用推的
|
從討論中,可歸納出幼兒提供四種方法來解決這問題,1. 找會織布的人來教2.去有織布的地方看3.買織布的機器來織 4.自己試試看,這四個方案構成後續課程的發展。
(四)解決策略
在「找會的人教」的策略上,我們詢問23的奶奶–羅老師,入園協助我們,羅老師是一位地方耆老,是部落中的托兒所退休老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織布更是他的專長,曾經獲得南澳鄉織布競賽首獎,在我們邀請下,她非常高興的答應了,她覺得能為泰雅技藝的傳承盡一點心力,是很棒的事情。
2.去有織布的地方看
在「去有織布的地方看」這個策略上,我們選擇去恩慧家跟奶奶對談,看看奶奶的織布機、織布的作品。恩慧家就在學校附近,於是我們就以走路的方式前往她家,進去時,奶奶正在做勾針編織製作圍巾,家中的棉被、椅墊、桌巾,都是奶奶親手製作出來,奶奶很熱情地招待我們,並把他的作品都搬出來,並跟我們分享小時候學織布的經驗,帶領我們去看它的大型織布機,幼兒也詢問了許多的問題,這次的探索之旅,滿載而歸。
3.買機器
幼兒第三個策略是要買機器來做織布,在教師四處詢問後,發現有賣玩具織布機,於是購回讓幼兒使用,並自製織帶機讓幼兒使用,由於織布機非常簡單,幼兒很快就學會了。
4. <span st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