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日誌
授課時間  | 105年3月17日(星期四)10時30分 ~12時00分  | 授課地點  | 澳花國小  | ||
授課科目  | 家鄉的族群-早期的澳花/今日的澳花  | 授課班級  | 三年級  | ||
授課主題  | 認識家鄉的族群與族群遷徙的過程。  | ||||
教學者  | 主 教 學  | 協 同 教 學  | |||
羅老師  | 郭亭君  | ||||
授課活動內容  | 1.藉由powerpoint介紹泰雅族群遷徙路線。 2講述泰雅族群各分支名稱。 3講述澳花社區各鄰族群。  | ||||
︵課程之檢討與建議︶協同教學教師教學心得與反思  | 
 
  | ||||
活動照片(每一節最少四張照片)
   | 
  | 
說明:介紹澳花。  | 說明:介紹澳花。  | 
  | 
  | 
說明:藉由簡報和孩子分享昔日與今日澳花。  | 說明:藉由簡報和孩子分享昔日與今日澳花。  | 
教學日誌
授課時間  | 104年3月10日(星期四)14時20分 ~15時55分  | 授課地點  | 澳花國小  | ||
授課科目  | 家鄉的風俗-習俗  | 授課班級  | 三年級  | ||
授課主題  | 認識澳花村的風俗。  | ||||
教學者  | 主 教 學  | 協 同 教 學  | |||
許春明  | 郭亭君  | ||||
授課活動內容  | 
  | ||||
︵課程之檢討與建議︶協同教學教師教學心得與反思  | 
 
  | ||||
活動照片(每一節最少四張照片)
  | 
  | 
說明:一一和孩子討論家鄉習俗。  | 說明:讓孩子分組討論。  | 
  | 
  | 
說明:一一和孩子討論家鄉習俗。  | 說明:統整孩子說的資訊。  | 
教學日誌
授課時間  | 104年5月5日(星期四)14時20分 ~15時55分 104年5月12日(星期四)14時20分 ~15時55分 104年6月7日(星期四)9時10分 ~10時30分  | 授課地點  | 澳花國小/澳花村  | ||
授課科目  | 家鄉新舊地名的探討  | 授課班級  | 三年級  | ||
授課主題  | 
  | ||||
教學者  | 主 教 學  | 協 同 教 學  | |||
石玉凰  | 郭亭君  | ||||
授課活動內容  | 
 1.藉由部落耆老到校介紹澳花古地名,讓學生更認識澳花新舊地名之不同。  | ||||
︵課程之檢討與建議︶協同教學教師教學心得與反思  | 1.藉由石老師到校介紹澳花古地名,讓孩子更能認識自己部落。 2.課程進行中除了簡報介紹部落地名對照,並與孩子討論,最後再到部落走走逛逛,更能讓孩子深入了解自己的家鄉。 3.藉由走部落的過程,孩子主動撿起垃圾,表達自己愛家鄉的一份心。  | ||||
活動照片(每一節最少四張照片)
  | 
  | 
說明:期初先和孩子託明現在的澳花。  | 說明:藉由powerpoint介紹澳花村舊地名。  | 
  | 
  | 
說明:藉由powerpoint介紹澳花村新舊地名。  | 說明:和孩子講解漢本也是澳花村的一部分。  | 
  | 
  | 
說明:走進部落,藉由石老師的解說,讓孩子更加了解其中。  | 說明:走進部落,認真地看看澳花地圖。  | 
  | 
  | 
說明:走進部落,石老師藉機介紹澳花的植物。  | 說明:走進部落,藉由石老師的解說,讓孩子更加了解其中。  | 
  | 
  | 
說明:讓孩子與我們分享自己知道的澳花故事。  | 說明:讓孩子與我們分享自己知道的澳花故事。  | 
  | 
  | 
說明:讓孩子與我們分享自己知道的澳花故事。  | 說明:讓孩子親自幫忙撿垃圾,愛護我們的村子。  | 
教學日誌
授課時間  | 104年5月19日(星期四)14時20分 ~15時55分  | 授課地點  | 澳花國小  | ||
授課科目  | 家鄉-澳花部落  | 授課班級  | 三年級  | ||
授課主題  | 澳花部落地圖。  | ||||
教學者  | 主 教 學  | 協 同 教 學  | |||
石玉凰  | 郭亭君  | ||||
授課活動內容  | 
 1.請孩子說說家鄉現在的地理位置。 2.畫出部落地圖。 
  | ||||
︵課程之檢討與建議︶協同教學教師教學心得與反思  | 
 
 
  | ||||
活動照片(每一節最少四張照片)
  | 
  | 
說明:和孩子討論家鄉建築位置  | 說明:引導孩子畫出部落地圖  | 
  | 
  | 
說明:孩子試著自己畫畫看  | 說明:老師引導孩子  | 























